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談黑格爾精神哲學下的婚姻倫理觀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談黑格爾精神哲學下的婚姻倫理觀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談黑格爾精神哲學下的婚姻倫理觀

      黑格爾認為,倫理是一種本性上普遍的東西,考察倫理時應從實體性出發,否則是沒有精神的。家庭是精神的自然、直接實體性的表現,以情感、愛為其規定,但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不是相互之間的情感關系或愛的關系,而是個別的家庭成員對其作為實體的家庭整體之間的關系,實質上是倫理關系。而婚姻作為家庭建構的起點和基礎,是以兩性自然結合為直接實存形式的一種實體性關系,“實質上是倫理關系”。黑格爾指出:“婚姻的主觀出發點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是締結這種關系的當事人雙方的特殊愛慕,或者出于父母的事先考慮和安排等等;”“婚姻的客觀出發點則是當事人雙方自愿同意組成為一個人,同意為那個統一體而拋棄自己自然的和單個的人格?!薄霸谶@一意義上,這種統一乃是作繭自縛,其實這正是他們的解放,因為他們在其中獲得了自己實體性的自我意識?!盵1](177)無論是主觀方面還是客觀方面都排除了財產、門第、政治目的等其他外在因素對婚姻本身的干擾,也無論是先愛后婚還是先婚后愛,婚姻都要以愛為規定、為基礎組成一個統一體,“同意為那個統一體而拋棄自己自然的和單個的人格”,并在其中獲得自己實體性的自我意識。因此,在考察婚姻倫理時也必須從其實體性出發,認識到婚姻倫理關系不是夫妻雙方單純個體之間性、任意契約和抽象的主觀愛的關系,而是婚姻個體與婚姻倫理實體之間的“單一物和普遍物的統一”?;橐霎斒氯穗p方意識到婚姻是倫理實體,自己與對方的人格統一是實體性的目的,并在精神層面認同與堅守婚姻倫理實體的普遍本性,不是作為個體而行動,而是以婚姻倫理實體為目的和歸宿,揚棄個體“單一物”行為的任性、沖動和偶然性,實現個體“單一物”與婚姻實體“普遍物”相統一的倫理關系。它以倫理性的愛為本質規定,體現了一種倫理性的情感,且離不開法的確認、約束,“是具有法的意義的倫理性的愛”[1](177)。黑格爾考察婚姻倫理時堅持“從實體性出發”,反對“原子式地進行探討”,反對以男女個體與個體之間的自然與民事契約為婚姻的基礎,也不贊成將婚姻僅僅理解為一種男女個體與個體之間的抽象的、主觀愛的關系,而是將婚姻的實質規定為具有精神的倫理關系。在《法哲學原理》中,黑格爾基于“婚姻實質上是倫理關系”的理解,批駁了關于婚姻的三種謬論。

      雖然,自然性關系是婚姻的一個必要環節,沒有這一環節,婚姻就不完整、不完美。但是,單純的自然性關系就如同只有地基而不是房子一樣,還是極不健全的婚姻,而且是近乎動物式的結合,是沒有愛情的動物式的欲求,而不是真正的人的婚姻[4](260)。黑格爾批駁道:“以前,特別是大多數關于自然法的著述,只是從肉體方面,從婚姻的自然屬性方面來看待婚姻,因此,它只被看成一種性的關系,而通向婚姻的其他規定的每一條路,一直都被阻塞著?!盵1](177)這種僅從人與其它哺乳動物共有的自然屬性來考察婚姻,以婚姻只是純粹的男女個體與個體之間的自然肉體關系、性關系的婚姻觀,把人降格為動物,把婚姻中人的兩性關系降格為動物式的性本能沖動,而沒有從人的社會屬性來認識性關系與婚姻,是非常淺薄的,必然導致婚姻偶然、任意與不穩定、不牢固。黑格爾認為,盡管婚姻是兩性的結合,以兩性關系為生理基礎,但人在這種兩性的自然結合中,各自否定自身而成為一個統一體,并同意為那個統一體而拋棄自己自然的和單個的人格,賦予其內在的愛的規定性,使兩性關系超越了動物的自然沖動而升華為具有倫理精神本性的屬人的愛情。

      民事契約是婚姻作為實體性存在的必要環節,它以法的形式對婚姻關系予以實體性確認,并明示雙方一定的獨立意志與所有權的放棄,同時承擔相應的婚姻責任與義務,使婚姻成為現實。但不能把婚姻僅僅理解為一種無精神的民事契約。黑格爾指出:“至于把婚姻理解為僅僅是民事契約,這種在康德那里也能看到的觀念,同樣是粗魯的,因為根據這種觀念,雙方彼此任意地以個人為訂約的對象,婚姻也就降格為按照契約而互相利用的形式。”[1](177)“就其實質基礎而言,婚姻不是契約關系,因為婚姻恰恰是這樣的東西,即它從契約的觀點、從當事人在他們單一性中是獨立的人格這一觀點出發來揚棄這個觀點。由于雙方人格的同一化,家庭成為一個人,而其成員則成為偶性?!盵1](179)婚姻作為一種實體性存在,雖需要契約形式的介入,但黑格爾認為,婚姻不能歸結為民事契約。因為民事契約是建立在個體當事人“單一物”的任意、經濟理性基礎之上的,出于雙方各自的功利考量,相互利用,有利則隨意約定,無利則任意解除;而不是從倫理關系、婚姻家庭義務出發,沒有了倫理的內容和愛的精神內核,使婚姻成為“原子式”“沒有精神”的“集合并列”,無法建構起倫理性、實體性的婚姻。因而,婚姻的實質不在于外部契約,而在于內在的精神、愛情?;橐龅幕A是愛,愛的本質就是你在對方身上看到了自己或自己的理想,渴望與其合為一體。黑格爾認為,所謂“愛”,“一般來說,就是意識到我和別一個人的統一,使我不專為自己而孤立起來;相反地,我只有拋棄我獨立的存在,并且知道自己是同別一個人以及別一個人同自己之間的統一,才獲得我的自我意識”?!皭凼蔷駥ψ陨斫y一的感覺”。[1](175)“愛”的本質規定就是自我與別一個人的統一,就是“不獨立”,就是對各自“單一性”的“獨立人格”加以揚棄,就是在自我與別一個人的統一中獲得和確證自己。愛揚棄個別性,造就統一性、實體性。但“愛”所建立的統一性,是通過感覺,通過情緒完成的,是自然的。

      盡管愛是締造倫理和倫理實體的基礎,卻是有局限性的,必須對其進行揚棄超越。[5](344346)黑格爾將締結婚姻關系的當事人雙方的特殊愛慕看得尤為重要,反對將財產、門第、政治目的等外在因素納入婚姻選擇視閾,反對使婚姻成為圖謀其他目的的手段。但黑格爾對主觀愛的肯定并不是絕對的,反對將婚姻僅僅建立在愛的基礎上,注重愛的合理性限度。他批駁道:“認為婚姻僅僅建立在愛的基礎上。愛既是感覺,所以在一切方面都容許偶然性,而這正是倫理性的東西所不應采取的形態。”[1](177)因此,“婚姻當事人的愛情關系,是婚姻關系的內核。但是,又不能僅僅把愛作為婚姻關系的全部內涵,至少在人們的文化教養與倫理水準還不足以單獨維持這種兩性關系的時候。愛本身是一種感覺,具有一定的偶然性與任意性?!盵6](106)這種任意的、偶然性的、純主觀的愛若不能以統一為目的,與婚姻家庭義務相結合;若沒有其倫理性的規定,沒有得到理性的法的確認和約束,具有法的意義,就不具有客觀性,就不能揚棄個別性,無法建構起倫理性、實體性、精神性、普遍性的婚姻。在黑格爾的法哲學體系下,作為直接的、實體性倫理關系的婚姻不僅僅單純指兩性的自然屬性方面的關系,不僅僅單純指任性的、赤裸裸的民事契約關系,也不僅僅是一種抽象的主觀愛,而是“具有法的意義的倫理性的愛”,“這樣就可以消除愛中一切倏忽即逝的、反復無常的和赤裸裸主觀的因素”。[1](177)這是總結了歷史上婚姻觀的片面性所做出的比較全面的規定。

      一、婚姻倫理的確認及神圣性的彰顯

      婚姻倫理要通過莊嚴神圣的婚禮儀式進行確認并彰顯其神圣性,婚禮儀式是婚姻倫理精神的定在,是男女雙方完成婚姻的重要一環,只有經過這一莊嚴神圣的時刻,明確意識并公開承諾擺脫愛的任性、偶然性、個別性,獲得親朋好友及相關團體的普遍認可,把夫婦的結合確認為倫理性的東西,方才構成正式結婚和婚姻實體性的現實。黑格爾說:“只有舉行了這種儀式之后,夫婦的結合在倫理上才告成立,因為在舉行儀式時所使用的符號,即語言,是精神的東西中最富于精神的定在,從而使實體性的東西得以完成?!盵1](180)“締結婚姻本身即婚禮把這種結合的本質明示和確認為一種倫理性的東西,凌駕于感覺和特殊傾向等偶然的東西之上。”[1](181)通過婚禮,男女雙方“共同建立一個新的倫理實體,兩個獨立的個體合二為一,不獨立不孤立,成為‘整個的個體’。借助婚禮,婚姻雙方獲得社會倫理秩序的接納和認可,獲得親朋好友的祝福和認同”?!敖柚槎Y,婚姻雙方完成社會倫理角色和倫理關系的轉換,賦予雙方新的婚姻倫理責任;借助婚禮,強化婚姻倫理法則,彰顯婚姻倫理秩序,在婚姻雙方內心深處烙下深刻的倫理印記,增強婚姻倫理的實體感、敬重感和敬畏感,接受婚姻倫理的制約,個體行為升華為倫理行為,個人成為家庭成員,構建和諧的婚姻倫理實體”。[7]因此,盡管婚禮儀式本身只是一種社會文化符號,但它賦予婚姻以神圣性和莊重感,承載著重要內容。且“往往有著深刻的倫理價值:它們既是獲得世俗合法化的方式,更是以一種嚴肅、莊重、隆重的方式表明一種倫理關系及其相應責任的確立,表明當事人對此的莊重承諾”。[8](411)

      二、婚姻倫理以一夫一妻制為絕對原則

      婚姻以愛為基礎,愛的本質規定就是自我與別一個人的統一,就是“不獨立”,就是對各自“單一性”的“獨立人格”加以揚棄,就是在自我與別一個人的統一中獲得和確證自己。在此統一體中,“人格具有排他性,你把對方當作自己,在對方身上看到自己,你只能是在一個人身上,而不能同時在好幾個人身上看到自己,這是具有排他性的。”[9](217)因而婚姻不可能出于雙方愛慕之外的其他某種考慮而委身于其他異性,應嚴格遵循婚姻雙方相互愛慕、人格平等的道德要求,全身心地、排他性地相互委身?!皰仐壸约鹤匀坏暮蛦蝹€的人格”而投入到那個“我不是我”的婚姻統一體中,享有各自的權利,履行各自的義務,絕對排斥其他異性的參與,使婚姻具有排他性、單一性和神圣性。并且,通過莊嚴神圣的婚禮儀式以彰顯婚姻倫理的排他性、單一性和神圣性。黑格爾指出,“大家都理會到必須等待,以俟時機的到來,并且每個人只能把他的愛情用在一個特定人身上。”[1](178)“婚姻本質上是一夫一妻制,因為置身在這個關系中并委身于這個關系的,乃是人格,是直接的排他的單一性。因此,只有從這種人格全心全意的相互委身中,才能產生婚姻關系的真理性和真摯性。”[1](183)而蓄妾與婚姻不同,它主要是滿足男人單方面的性需求,違背了婚姻雙方性生活的平等原則,也違背了雙方人格平等的道德要求,不能產生婚姻關系的“真理性和真摯性”。黑格爾強調:“婚姻和蓄妾不同。蓄妾主要是滿足自然沖動,而這在婚姻卻是次要的。因此,在婚姻中提到性的事件,不會臉紅害臊,而在非婚姻關系中就會引起羞怯。”[1](179)因此,“婚姻的真諦不在自然沖動的滿足,而在婚姻倫理精神的認同與回歸。一夫一妻制婚姻是婚姻倫理精神的理想范型,為婚姻倫理精神的實現提供制度保障。”[7](5559)

      三、婚姻不應該離異并且應使離異難以實現

      婚姻以一夫一妻制為絕對原則,以愛為規定,從實質上說,它是排他的、單一性的、神圣的和不可離異的。但由于婚姻以愛為基礎,而愛是感覺和感情的東西,具有偶然性,婚姻便包含著離異的可能性。但經過神圣的婚禮儀式確認和彰顯的神圣的婚姻以義務、責任和理性為精神紐帶,承載著重要的倫理內容,有著深刻的倫理價值。因而它不應該離異并且應使之難以實現,也就是說,不能因婚姻具有離異的可能而放任離異,而聽憑任性,婚姻的離異只能通過倫理性的權威來決定,立法者應審慎地對待離婚問題。黑格爾指出:“婚姻本身應視為不能離異的,因為婚姻的目的是倫理性的,它是那樣的崇高,以致其他一切都對它顯得無能為力,而且受它支配。”[1](179180)“因為婚姻所依存的只是主觀的、偶然性的感覺,所以它是可以離異的。又因為婚姻是倫理性的東西,所以離婚不能聽憑任性來決定,而只能通過倫理性的權威來決定,不論是教堂或法院都好?!盵1](190)

      四、黑格爾婚姻倫理觀的當代啟示

      盡管黑格爾的婚姻倫理觀中存在一些消極落后因素,諸如對婦女地位一定程度的貶低,對父母安排子女婚姻大事合理性的絕對肯定,以及把婚姻看作是完全排斥經濟基礎的純精神的、倫理的體現,這是其客觀唯心主義世界觀在婚姻倫理觀上的必然體現,是對剝削階級社會婚姻關系的一種粉飾。這些婚姻倫理觀中的消極落后因素具有一定的時代、階級局限性,但黑格爾婚姻倫理觀中的合理內核對樹立正確的婚姻倫理觀,解決當前婚姻領域中出現的種種問題,建構和諧的婚姻家庭仍有著積極的啟示。

      其一,對解決當前愛與婚姻相分離問題有積極啟示。當前,尚不完善的市場經濟和非全面發展的現代化所帶來的消極影響不可避免地侵入了婚戀關系這塊神圣的領地,引起人們婚戀行為和婚戀觀念的變化。在一部分人的心目中,無論是有愛無婚姻還是無愛有婚姻都不違背婚姻道德。他們認為愛并非一定要指向婚姻,以婚姻為歸宿;愛也不再是婚姻天經地義的基礎,愛與婚姻可以分離。許多人以物欲享受、世俗功利作為他們締結婚姻的首要考慮,物質代替了精神,功利代替了倫理。他們以所謂的“白、富、美”或“高、富、帥”的擇偶標準為時尚,這種實用、功利、淺薄的婚姻觀念和行為把婚姻的大廈建立在松軟的沙灘上,不僅有悖于婚姻道德,也是極不牢靠的,極其危險的,不可能獲得真正的幸福。一些人奉行“只求曾經擁有,不求天長地久”的人生信條,相愛不以婚姻為目的和歸宿,這本無可厚非,但其中也有人借此搞“婚外情”,理應受到道德的譴責甚至是法律的追究。黑格爾將締結婚姻關系的當事人雙方的特殊愛慕看得尤為重要,反對將財產、門第、政治目的等外在因素納入婚姻選擇視閾,反對使婚姻成為圖謀其他目的的手段;并將愛統一于、服從于婚姻家庭整體、實體,以婚姻家庭整體、實體為目的,實現愛與婚姻的統一。這對我們當今思考愛與婚姻的關系,解決愛與婚姻相分離問題有積極啟示。

      其二,對解決當前性與愛相分離問題有積極啟示。當今,一些人為了尋求感官刺激,滿足本能的性欲望;或為了從中獲取不義之財,鼓吹性自由、性解放,造成性與愛相分離。他們不以兩情相悅、兩性相愛為條件,僅為了滿足一己之性欲、物欲,,搞所謂的“一夜情”;或者在戀愛的初級階段提前品嘗性滋味,這都造成了人的性關系動物化。盡管性是婚姻的自然、生理基礎,但有人將其絕對化,把婚姻僅僅看成是自然的性關系,性與愛相分離。黑格爾反對這種僅從人與其它哺乳動物共有的自然屬性來考察婚姻,以婚姻只是純粹的自然肉體關系、性關系的婚姻觀,把人降格為動物,把婚姻中人的兩性關系降格為動物式的性本能沖動,而沒有從人的社會屬性來認識性關系與婚姻,是非常淺薄的,必然導致婚姻偶然、任意與不穩定。黑格爾認為,盡管婚姻是兩性的結合,以兩性關系為生理基礎,但人在這種兩性的自然結合中,各自否定自身而成為一個統一體,并同意為那個統一體而拋棄自己自然的和單個的人格,賦予其內在的愛的規定性,使兩性關系超越了動物的自然沖動而升華為具有倫理精神本性的屬人的愛情。這一性與愛相統一的觀點對于糾正性、愛分離的觀念,消除性、愛分離的現象、問題具有積極啟示。

      其三,對解決當前婚姻神圣性的喪失有積極啟示?;橐鍪巧袷サ?,其神圣性體現在締結婚姻的審慎性和婚禮儀式的莊重性;體現在維持婚姻的責任性和對于離婚的謹慎性。然而,當今許多人視“閃婚”“網婚”“試婚”為時尚,實質上是視婚姻為兒戲。從表面看,也許“試婚”正是對締結婚姻持審慎態度的表現,試驗效果不好可以不結婚。但“試婚”含有游戲的成份,不受法的約束和保護,“試婚”期間,雙方容易因權責不明而產生糾紛,給一方或雙方造成傷害?;橐鍪巧袷サ?,一旦締結就應該精心呵護,容不得背叛和第三者插足,具有專一性和排他性。朝秦暮楚、朝三暮四、喜新厭舊、見異思遷是對愛情婚姻的褻瀆。然而一些人以性格不合、愛的感覺消失、缺少激情和浪漫為由,隨意轉移愛的對象,搞“婚外情”,還大言不慚地吹噓“家里紅旗不倒,外面紅旗飄飄”,對婚姻采取輕率放蕩和不負責任的態度。還有人隨著身份地位的變化、名利欲望的膨脹,借口婚姻自由和追求高質量婚姻的權利,置對方、子女感受、家庭責任、婚姻道德于不顧,輕率離婚,造成婚姻家庭破裂。黑格爾強調婚姻的神圣性,認為婚姻倫理的神圣要通過莊嚴神圣的婚禮儀式進行確認和彰顯,只有經過婚禮這一莊嚴神圣的時刻,明確意識并公開承諾擺脫愛的任性、偶然性、個別性,獲得親朋好友及相關團體的普遍認可,把夫婦的結合確認為倫理性的東西,方才構成正式結婚和婚姻實體性的現實。由于通過婚禮儀式得以確認、彰顯的婚姻是神圣的,因而需要雙方盡心盡責,精心養護。并且認為,不能因婚姻具有離異的可能而放任離異。這一強調婚姻神圣性的觀念對于維護婚姻的神圣性和穩定性,對于建構和諧的婚姻家庭關系具有重要意義和積極啟示。

      其四,對解決當前婚姻關系倫理性的喪失有積極啟示?!艾F代婚姻關系之所以不穩定,離婚率呈上升趨勢,一個道德哲學上的重要原因在于:現代人往往只是將婚姻關系看成男女兩個個體性存在之間的原子式關系,或者是兩個單子之間的‘情感或愛的關系’,而不是看成婚姻中的個體性存在與婚姻所構成的家庭實體之間的關系。于是,離婚便成為兩個單子之間的私事,其中任何一個單子都可以對婚姻行使否決權,甚至在此過程中可以不考慮婚姻關系中的第三相關者如子女的利益和命運,從而使婚姻關系逐漸喪失其倫理性?;橐鰝惱碛^念中實體性意識的喪失,是現代家庭關系日趨脆弱的道德哲學根源?!盵10]黑格爾關于婚姻家庭是一個倫理性的實體,婚姻關系是倫理關系的觀點對于婚姻家庭責任心、義務心的強化,人們找回失落的倫理精神家園,建構和諧的婚姻家庭關系無疑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和積極啟示。

      作者:駱毅單位:東南大學人文學院

      文檔上傳者
      亚洲av日韩片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中文|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麻豆|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电影| 黑人大战亚洲人精品一区 |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 亚洲第一香蕉视频| 亚洲成年人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电影| 亚洲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精选在线观看| 91大神亚洲影视在线| 亚洲精品电影在线| 亚洲国产中文在线二区三区免| 亚洲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亚洲春色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一级毛片中文字幕| 亚洲va久久久久| 亚洲hairy多毛pics大全| 欧洲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专一区二区三区| 大胆亚洲人体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伊人久久无码| 亚洲人成色777777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成人片国内 | 亚洲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 久热综合在线亚洲精品| 久久青青成人亚洲精品|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地址| xxx毛茸茸的亚洲| 亚洲成av人片天堂网无码】| 日韩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无码专区一va亚洲v专区在线|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影院久久久久久| 亚洲情A成黄在线观看动漫软件|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专区久久| 亚洲精品国精品久久99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