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科學發展觀企業財務管理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企業財務管理目標受環境的影響,必須適應環境的變化。有關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爭論頗多,例如產值最大化、利潤最大化、凈現金流量最大化等。本文旨在探討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背景下,建立在科學發展觀基礎上的企業財務管理目標。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類社會是一個從低級到高級、寫作碩士論文從片面發展到全面發展的客觀過程。所謂科學發展觀,就是用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來看待和解決為什么要發展、為誰發展、怎樣發展的問題。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第一次明確指出: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改變了我們傳統的單純追求經濟增長的發展思路。事實上,從科學發展觀的角度來看,單純的經濟增長并不等于社會的發展。社會的發展是多方位的,并不只是量的增長,還需有質的提高。任何管理活動都是有目的的行為,財務管理亦不例外,財務管理目標就是財務管理活動所要達到的目的。財務管理活動是關于資源配置的活動,科學發展觀賦予了資源配置以新的內涵,因此財務管理目標需要融入新的元素,以科學發展觀來指導。利潤最大化、股東財富最大化等傳統財務管理目標已不能體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思路,財務管理目標必須從單純強調經濟增長的老路上解放出來,必須體現經濟、政治、文化、自然與人的協調發展。
經濟發展是社會發展的前提和基礎,也是社會發展的根本保證;社會發展是經濟發展的目的,也為經濟發展提供精神動力、智力支持和必要條件。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必然要求企業在追求自身經濟利益的同時,把履行社會責任提高到企業目標結構中的更高地位。在工業經濟時代,由于物質資源的稀缺性和使用上的排他性等原因,使得企業目標結構中的社會目標和經營目標之間總是表現出一定的此消彼長的關系。而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資源與物質資源之間的一個明顯差別是知識具有非磨損性、可重復性、共享性和增值性等特點,它使得企業和社會的聯系更加廣泛而深入,企業對知識的要求和應用將更加取決于社會對知識形成和發展所做出的貢獻,從而也就要求企業要更加重視其社會責任。在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必須兼顧各方面的利益,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并以此為基礎,追求企業長期穩定發展和企業價值的不斷提高。維護社會公眾利益、保護生態平衡、防止公害污染、支持發展社區的福利事業以及贊助社區的慈善事業等是企業應擔負的社會責任。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企業,既有助于實現其經營目標,也有助于在社會公眾中樹立良好的形象。如果一個企業單純追求利潤最大化而置公眾利益于不顧,勢必不能長久,無法保持持續的發展。可見,企業價值最大化與其社會責任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的企業會得到相應的回報。
堅持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以人為本在財務中的體現是:在資源的籌集、投放、分配中強調人的作用。這就必然要求在企業財務管理目標中突出人力資本的作用,強調他們的利益。自!"世紀#"年代以來,知識與經濟之間的相互滲透越來越強勁,使得全球經濟發生了根本的變化,表現為:一方面,知識因素更高程度地融入經濟活動;另一方面,在以提高競爭力為目的的經濟活動中,知識取向不斷增強,產品與服務的知識含量不斷提高。當今,經濟增長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依賴于知識的生產、擴散和應用,人類社會由此步入了知識經濟時代。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將知識經濟的內涵概括為:知識經濟是建立在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經濟。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和技術已成為生產經營的主要生產要素,創造社會財富的主要源泉不再是資本、勞動力、土地、原材料等資源,而是科學技術;知識和技術不像資本、勞動力那樣在生產勞動過程中被消耗掉,它是唯一打破收益遞減規律且取之不竭的資源。因此,在資源的籌集中,應該重視籌“智”,而非單純地籌“資”。推而廣之,在資源的投放時,也應“資”與“智”并重。特別是對于高新技術企業,知識等無形資產對企業的發展尤為重要。
經濟學家認為,現代企業是“一個人力資本與非人力資本的特別合約”,其產權應由人力資本所有者與權益資本所有者共同擁有。“人力資本是稀缺性人力資源”(楊有紅)。“企業作為一個人力資本和非人力資本的特別合約,從合約當事人都是平等的產權主體這一邏輯起點出發,他們都有資格和可能擁有企業所有權”(楊瑞龍和周業安)。既然人力資本所有者有權參與企業剩余收益的分配,他就不能只獲得工資薪金所得。十六大提出確立勞動、資本、技術和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分配的原則,因此還需將企業利潤按知識對企業的貢獻進行分配,這將成為企業利潤分配的一個主要方面。在企業提取了盈余公積金和公益金后,可以先按經過風險調整的資金報酬率向企業權益資本所有者分配利潤,余下部分可根據知識資本所占比例向知識資本所有者(經營者、創新者、生產者)進行分配,以體現按知識資本分配的原則。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知識經濟時代的企業財務管理目標必須綜合考慮各相關者的利益,這是權益資本所有者、知識資本所有者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因此,企業財務管理的總目標要演進為:基于權益資本、知識資本和社會資本之上的企業價值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