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依托現金流量財務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在資本市場日益完善的條件下,現金流量信息是公司極為重要的不可替代的理財資源,也是投資者決策必須依托的信息資源
現金流量作為企業經營活動首要的制約和決策核心,已越來越成為經營者、投資者和債權人關注的焦點。而科學分析和充分利用現金流量表信息,是會計報表使用者進行正確決策的前提之一。本文擬就對現金流量表進行財務分析及應注意的幾個問題進行探討。
一、現金流量表財務分析的含義
現金流量表集中反映了企業在某個時期從事各種業務活動或發生其他事件而形成的現金流入和流出情況,以及現金變動結果,專門揭示企業利用各種經濟資源產生收入和發生費用與現金流量之間的內在關系。現金流量表的財務分析,就是對反映現金流入、流出和結存情況的財務報表——現金流量表進行財務分析的活動。具體來講,就是指對現金流量表的有關數據進行比較、分析和研究,從而了解企業的財務狀況及經營成果,發現企業在財務方面存在的問題,預測企業未來的現金流量情況,揭示企業的支付能力,為報表使用者進行科學決策提供依據。
二、現金流量結構分析
對現金流量進行結構分析應從流入結構、流出結構和流入流出比三方面進行,建立三個分析指標。
一是現金流入比重:
現金流入比重=經營(投資、籌資)活動現金流入額/企業現金流入總額×100%該指標主要用來反映企業現金流入的來源結構。若企業處于建設期或擴張期,籌資活動現金流入比重較大,在投資回收期投資活動現金流入比重較大,一個正常經營的企業經營現金流入應占主導地位。
二是現金流出比重:
現金流出比重=經營(投資、籌資)活動現金流出額/企業現金流出總額×100%該指標主要用來反映企業現金流出的去向結構。若企業處于建設或擴張期,投資活動現金流出比重較大,投資完成進入正常經營后,經營現金流出占主導地位,當前期借款進入還本付息期后,籌資活動現金流出比重會隨之上升。
三是流入流出比:
流入流出比=經營(投資、籌資)活動現金流入額/經營(投資、籌資)活動現金流出額
對于一個健康的正在成長的企業來說,經營活動流入流出比應大于1,且比值越大越好。比值越大,表明企業一元的經營流出換回的經營流入越多,經營狀態良好;若比值小于1,表明企業經營過程現金流入不能滿足流出需要,經營活動出現資金周轉困難,未來必須通過籌資來彌補經營現金的不足。
三、現金流量表趨勢分析分析會計報表的關鍵在于將過去的數據轉變成未來的有用信息。這就要求在閱讀和分析會計報表時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對會計報表數據進行相應加工,其中趨勢分析的方法是比較重要的一種。現金流量表趨勢分析要求對不同時期(2年或2年以上)的現金流量表進行比較分析,其主要步驟是:
第一,計算變動差額。
變動差額=本期金額-上期金額第二,計算變動百分比。
變動百分比=變動差額/上期金額×100%第三,將各項目進行逐一比較,借以查明什么項目變化了,什么事項造成了這種變化,這些變化對企業未來的影響。例如:一個企業要擴大生產規模,長期資產必須增加,反映在現金流量表中即投資活動中的現金流出量就會大幅度提高。對內投資的現金流出量大幅度提高,往往意味著該企業面臨一個新的投資機會;對外投資的現金流出量大幅度提高,則說明該企業在通過對外投資來尋找新的獲利機會和發展機遇。
四、收益質量分析
收益質量是指財務報表收益與公司實際業績之間的相關性。如果報告收益能如實反映公司業績,則認為收益質量好;反之則認為收益質量較差。決定收益質量的因素很多,大體上可以分為兩個方面:第一,會計政策的選擇。企業管理當局在選擇可接受的會計政策時,有一定的自主權。賦予企業管理當局一定的自主權,是任何國家的會計規范都存在的,只不過程度有區別。企業管理當局在選擇會計政策時,可以傾向于穩健,也可以傾向于樂觀。采取穩健的會計政策,通常認為比采取樂觀的會計政策收益質量高。穩健主義減少了高估收益的可能性,例如存貨的后進先出法和加速折舊等,都是穩健主義的選擇。從企業管理當局的會計政策選擇中,可以看出其傾向和態度。
第二,收益與經營風險的關系。經營風險的高低與環境有關,也與管理當局的管理戰略有關。經營風險大、收益不穩定,會降低收益的質量。影響經營風險的因素包括經營周期的長短、收益水平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敏感程度、收益的穩定性、收益的可變性、收益來源的構成等。
收益質量分析涉及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是個非常復雜的問題。
反映收益質量的指標主要有兩個:第一,凈收益營運指數。
凈收益營運指數=經營活動凈收益/企業凈收益
其中:經營活動凈收益=企業凈收益-非經營收益
非經營收益主要是指“現金流量表補充資料”列示的處置固定資產收益、固定資產報廢損失、財務費用、投資收益等項目。通過凈收益營運指數的歷史比較和行業比較,可以評價一個企業的收益質量。非經營收益雖然也是收益,但不能代表企業的收益能力,如果一個企業總收益中非經營收益比重逐年加大,說明收益質量越來越差。
第二,現金營運指數。
現金營運指數=經營現金凈流量/經營所得現金
其中:經營所得現金=經營活動凈收益+非付現費用
非付現費用包括:提取折舊、計提壞賬準備、無形資產攤銷等。這些沒有支付現金的費用若少計,收益會增加卻不增加現金流入,會造成收益質量下降。該指標若小于1(即實得現金<應得現金),說明一部分收益尚未取得現金,停留在實物或債權形態,而實物或債權資產的風險大于現金,應收賬款能否足額變現是有疑問的,存貨也有貶值的可能,所以未收現的收益質量低于已收現的收益質量。
五、企業財務彈性分析
財務彈性是指企業適應經濟環境變化和利用投資機會的能力,這種能力來源于現金流入量與現金支付需要的比較。現金流入超過需要,有剩余現金,企業適應性就強。支付需要是指投資需求、承諾支付等。反映財務彈性的分析指標主要有兩個:
第一,現金滿足投資比率。
現金滿足投資比率=近5年經營活動現金凈流入之和/近5年資本支出、存貨增加、現金股利之和
該比率越大,說明企業資金自給率越高。指標值等于1時,說明企業可用經營獲取的現金滿足擴充所需資金;若小于1,則說明企業要靠外部籌資來滿足資金需要,外部資金供應狀況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發展前景。
第二,現金股利保障倍數。
現金股利保障倍數=每股經營現金凈流入/每股現金股利
企業現金股利的支付從根本上說,來自于企業經營活動現金流入,所以,該指標值越大,說明企業支付現金股利的能力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