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財務管理管好農村財務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農村財務是我國農村建設的重要方面。本文針對目前農村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從財務基礎工作、制度、收入和規范化等四個方面探討了加強農村財務管理的措施。
【關鍵詞】農村;財務;管理
農村財務管理工作是農村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農村財務混亂影響農村經濟的發展,而且影響干群關系、黨群關系。多年來各地在農村財務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由于種種原因,一些地方農村財務管理仍然不盡人意,不少地方依然存在著會計隊伍不穩定、財務管理人員素質差、財務檔案保管不善,財務制度不健全、落實不到位,集體收入不能全部按時入賬,貪、占、挪時有發生,支出監督不嚴,非生產性開支嚴重,民主監督走過場,財務公開不到位等現象。如何改變這種狀況,把農村財務真正規范起來?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四個方面加強農村財務管理。
(一)穩定農村會計隊伍
穩定的會計隊伍有利于會計人員的政策水平、業務素質和工作責任心。在實際工作中,不少地方村會計的任免由主要干部說了算,存在著一屆村干部一任村會計、一屆村干部多任村會計的現象;存在著一些堅持原則敢于抵制不正之風的會計被撤換,不服從領導意圖的會計被免職,與領導無“緣”(親緣)而被取代,或因其他原因而變動的現象。會計的頻繁變動造成了會計人心不穩,責任心不強,不少會計工作馬虎、敷衍,不敢堅持原則,不能執行制度,造成了會計素質下降,經濟糾紛多;出現了訓不完的新手,查不清的賬目,浪費人力、物力、財力。因此加強農村財務管理首先要穩定農村會計隊伍。對村級會計的任免權收到上級主管部門;對農村會計的任免、調換等必須履行考核報批手續,堅持任人唯賢。任用會計時,由村合作經濟推薦一些思想品德好,有一定文化素質的農村青年,經鄉鎮經管站考核,報鄉鎮人民政府批準后再任用。村級會計有違法、違紀或嚴重失職行為需要撤換時,由村合作經濟組織提出書面報告,鄉鎮農經站審計,做出結論,報鄉鎮人民政府批準后方可解聘。不履行報批手續,任何組織和個人無權隨意撤換在任期內的村會計,保持村會計的相對穩定,使他們能安心做事、踏實做人。
(二)提高農村財會隊伍素質
一是要提高農村財會人員的業務素質。有些新上任的會計業務不熟,雖然工作多年,但財務管理水平還達不到要求,農經主管部門要有針對性的加強對農村財會人員的專業培訓和工作指導,利用集中辦班、分散指導、學刊用刊、賽賬等多種形式,不斷充實、更新財務管理知識,提高農村財會人員業務素質。二是要提高農村財會人員的思想素質。一些財會人員不履行會計職責,有章不循、放松財務監督,對一些村干部違法亂紀聽之任之,個別地方農村財會人員,利用經手集體錢財的機會貪、挪、占集體財務。因此要在提高財會人員業務素質的同時,廣泛開展農村財會人員思想品德教育、職業道德教育、職業紀律教育、法律法規教育,使農村財會人員樹立高度的責任感,愛崗敬業,敢于照章辦事,教育他們不但要記好賬、更要做好人。三是要堅持獎懲制度。對堅持原則、按章辦事的會計人員要維護其合法權益,對不堅持財務制度、違背財經紀律、不適合在會計崗位上的人員要堅決清除出會計隊伍,保持會計隊伍的純潔,促進會計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
(三)加強財務檔案的統一保管
完整的財務檔案是保持財務資料連續性和可查找的一項基礎措施。在審計中發現,不少地方財務檔案由會計自己保管,一任會計一包賬,幾任下來找不到賬的現象依然存在,加上新官不理舊賬的陳舊觀念作祟,使農村財務檔案保管不全,散失嚴重。在農村財務清理時,部分年度的財務資料難以獲得,清理無法進行,群眾意見很大。
(四)加強農村財務檔案統一保管
一是要以鄉鎮統一設置檔案室,年底把各村的賬、表、據,登記造冊,以鄉鎮集中統一保管,按村分類放置。二是要做好財務檔案的交接工作。會計移交時要做好交接手續,會計檔案要隨錢物一同移交給下任會計。三是要做好財務檔案的安全、防蟲、防害工作,從而保證財務資料的完整性、連續性,隨時可以對群眾提出的財務問題進行調閱檢查。
二、健全各項制度,為管好農村財務提供保證
(一)健全農村財務管理制度
健全的制度是管好農村財務的根本保證。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一些新情況、新問題的出現,對農村財務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制度規定比較籠統,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難以把握一個合適的度,各地要根據本地實際,制訂一些切實可行的細則,如集體資產管理制度,財務人員崗位責任制度,民主理財、監督制度,非生產性開支管理制度,預決算制度等來進行完善、補充、細化,使財務制度在執行過程中更加具體化,改變過去籠統要求,無具體標準,有制度難執行的狀況。
(二)要把各項制度真正落實到位
一是領導要重視。各級領導特別是鄉鎮領導要把加強農村財務管理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定期聽取農經站關于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匯報,研究解決農村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制訂完善對策,帶頭執行、率先垂范,檢查督促鄉村干部嚴格按章辦事,確保各項制度落到實處。二是要完善獎懲措施,加重處罰力度,嚴格做到照章辦事。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者必須嚴肅處理,決不姑息遷就;對堅持原則照章辦事的人員要給予表彰獎勵,保證財務制度在執行過程中不走樣,為財務管理制度化、規范化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管好各項收入,監督各項支出,管住農村財務混亂的源頭(一)管好各項收入
管好各項收入的關鍵是要加強收據的統一管理。一是村收款必須使用農經主管部門統一印制的收款收據。不但要在收取兩稅及附加上使用統一的收款收據,而且要在收取其他款項及往來結算時也要使用統一的收款收據,以保證收入全部入賬。二是實行領用登記、報賬銷號制度。改變過去村干部個個手中都有票據,人人手中都有錢的不正常現象。三是把收據的管和用分開。在不少地方,村會計和出納都是一人兼任,收據的管理和使用都是一個人,缺乏有效的監督,經常發生收款遲遲不入賬的現象。要加強“村賬鄉管”的進程,健全會計崗位,把收據的管和用公開,保證收入按時入賬。四是要加強收據存根的審查監督。報結銷號時,收據管理人員要對收據存根進行檢查,看是否缺號,是否有金額不符,該收的錢是否全部入賬,加強收入監督。五是要加強收據存根的保管,年度終了要把使用過的收據存根整理登記并和單據賬表一同歸檔保管,以備查對。
(二)監督各項支出
第一,堅持一支筆審批監督。對村的各項支出嚴格實行一支筆審批。村級支出單據必須經村會計審核,村主任審批,并經村民理財小組組長簽章,嚴禁不審批或多頭審批。改變一部分地方村干部人人做主,個個亂花錢的現象。對支出單據必須具備“三章一用途”,完善各項手續,加強自身監督。
第二,加強鄉鎮農經站的監督。實行“村賬鄉管”的地方要把好報賬關,村報賬時,農經站要審查支出單據是否具備“三章一用途”,對不具備的單據不予接收;審查支出單據是否經理財小組審理,并對照有關制度、規定,逐張審核,對違規、違紀的支出單據,蓋上“不予入賬”戳記。在未實行“村賬鄉管”的地方,農經站要定期對村收支單據進行審計,對審計出的問題要按有關制度規定,及時嚴肅處理,決不姑息。
第三,加強民主理財監督。農經站對各項支出單據監督只能依據合理性、合法性來進行,對支出單據的真實性無法判斷;村一支筆審批監督由于審批人自身的素質,在客觀上很難對每一條財務管理制度和每一筆經濟支出業務都掌握的很清楚,難以避免其在審批監督中的某些失誤。只有充分發揮民主監督的作用,推選一批敢監督、會監督的理財人員,不僅能把住支出單據的真實性關,也能加強合理性、合法性的監督。由于目前理財人員普遍存在業務水平低,在監督時,往往只停留在賬務的表層,直觀地看看單據,了解大致收支情況,對一些支出是否合理,單據真偽識別,及賬務內在關系等掌握不準,難以發現賬務中存在的較為復雜的問題,不少地方民主理財流于形式。如何充分發揮民主理財監督作用?首先,民主推選理財人員。由群眾民主推選一些有一定文化素質和財務知識,敢于說話,對群眾負責的黨員群眾組成民主理財小組,建立民主理財制度。其次,鄉鎮農經部門要定期對理財人員進行業務培訓,逐步提高理財人員的業務水平和監督能力。再次,及時處理理財意見。民主理財時,理財小組要及時對違規違紀情況進行登記,對違規違紀問題拿出處理意見。
四、推進財務公開,加強群眾監督,促進農村財務規范化
(一)必須全過程推行公開
首先,實行年初收支計劃公開。年初,村集體經濟組織要根據本村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收支計劃,交村民代表大會討論,對重大支出項目,由村民代表大會討論決定,對決定后的收支計劃向全體村民公開。其次,實行計劃執行過程公開。每月或每季度,要把本期的收支實際情況對照年初各項計劃數字進行公布,改變過去公布不及時、不對照,村干部平時對收支心中無數,有錢也花,沒錢借錢也花,大部分村超支嚴重,加重了農民負擔的狀況。
(二)推行“一覽表”到戶公開
一覽表到戶公開可以克服口頭公布記不清,上墻公布保存不住等缺點。推行刻表到戶公開可以不受時間和場地的限制,隨時可以進行監督,而且資料群眾可以保存,便于計劃與結果相對照,收支項目與實際情況相核對,便于群眾對全年收支完整性的了解、監督。
(三)公開要簡潔明了
收入不可匯總公開,要把發包收入,工副業承包上交收入,集體統一經營收入,罰沒收入等容易隱瞞的項目逐項公開。對各項支出要逐筆進行公開,切忌隱瞞收入與支出,做到摘要明白,用工清楚,往來項目明細,使群眾對每項收支都明白,便于群眾監督。
(四)及時處理群眾提出的問題
農經主觀部門要設立群眾監督舉報箱,舉報電話等,廣泛搜集群眾監督意見,對群眾提出的問題要及時組織人員調查,做到事事有交待,件件有落實,通過上下努力,齊抓共管來共同管好農村財務。
【參考文獻】
[1]李小民.農村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農村經濟與科技,2007,(9):94-95.
[2]苗宏.農村財務管理規范化的思路和對策.中國集體經濟,2007,(3):87-88.
[3]李豪等.農村財務管理問題的思考.河南農業,2007,(3):51.
[4]傅銘新等.推進農村財務規范化建設.江蘇農村經濟,2007,(2):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