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企業負債融資財務風險淺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負債融資,在企業融資的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關系到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正確的運用負債融資可以幫助企業盈利,同時促進企業發展。因此,如何最合理的運用負債融資也成為企業非常關心的問題之一。首先,介紹了負債融資,對其研究現狀進行闡述。然后,介紹負債融資的形式及成因。最后,給出解決負債融資務風險的對策。
關鍵詞:負債融資財務風險建議
一、引言
融資是現代企業通過各種渠道進行籌集資金的一種行為。企業主要融資渠道分為兩種;一種為負債融資,另一種為股權融資。伴隨著我國市場化進程的進一步加快,在企業籌集資金過程中,負債融資扮演著尤為關鍵的角色。負債融資是指企業通過向債權人借入資金,兩者成為一種委托關系,從而進行融資的方式。其通常的形式表現為:向銀行借款、發行債券、商業信用和融資租賃等。當債權人把錢借給企業時,通常是有一定風險的,這種風險即為負債融資過程中存在的財務風險。這種財務風險不是不可避免的。通過具體分析風險的成因,可以快速有效地幫助企業做出合理的判斷,防止財務風險的發生。
二、負債融資理論綜述
國外一些學者認為,通過負債融資會使企業有更好的發展。首先,通過負債融資幫助企業取得了所需的資金。再者,MichaelC.Jenson指出,當公司募集資金過多的來源于股東時,股東和債權人之間就會出現利益沖突,股東們便會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而破壞債權人的利益,同時也減損公司的利益。并且使用負債融資,也不會過多分散股東手中的控制權。因此,負債融資,可以適當的減少股東的權利的同時維護債權人的利益,推動企業發展。與負債融資產生的正面效應來比,一些國外學者認為負債融資則起到負面作用。S.Titman認為,負面融資使得企業負債比例增加,籌資風險隨之增加,并且債權人可能要求支付較高的利息費用,從而企業存在較大的財務風險。除了上述兩種觀點,還有一些學者認為負債融資對企業發展的影響不是很大。與此同時,負債融資帶來的不確定性風險如同一把雙刃劍也成為學者熱議的焦點。汪輝認為,通過負債融資,企業可以繳納較少的所得稅費用,達到抵稅的目的。而且,企業通過向銀行貸款或者向公眾發行債券方式籌集資金更加快捷,成本更低。海信集團是通過負債融資使企業規模擴大非常成功的案例。海信集團在大規模使用負債融資經營籌集資金的同時可以有效地控制資產負債率保持較低水平,成功的規避了財務風險,使公司利益最大化。但另外一些學者認為,負債融資帶來的負面影響遠遠超出其優勢。邱鵬冰在債務融資對房地產公司的影響分析中得出結論:負債融資對我國房地產行業為負面影響。某些房地產公司的負債比例過大,過多資金來源由短期負債和長期負債提供,導致企業資金周轉出現危機,瀕臨破產。負債融資需要企業用較多的資金來償付債權人的利息,因此,企業可能將沒有多余的資金進行投資或者開發新產品,這樣會使企業難以長期持續的發展下去。
三、負債融資形式及成因
(一)負債融資形式
目前,大多數企業通過舉債和發行股票來籌集資金。在通過負債融資的過程中,就需要考慮負債結構,查看負債融資占融資總額的比例是否恰當,融資方式是否合理,融資途徑是否安全等因素。如果企業過多的運用舉債進行融資,就很可能給企業帶來一定的財務風險,損害公司利益。負債融資的主要形式有以下種:向銀行貸款、企業發行債券和利用商業信用籌集資金。銀行貸款,是企業普遍使用的融資方式。這種方式籌資速度很快,需要支付的利息率也相對較低。但由于銀行需要對不確定性的風險承擔責任,所以,當但企業向銀行借款時,銀行會對企業的規模大小,信譽等級和經營狀況等方面做出評估,判斷是否可以貸款給該企業。這對于小型企業來說,限制性條件較多。因此這種方式對上市公司或者大型企業比較適用。相比銀行借款,企業發行債券就沒有那么多限制。企業可以公開的在市場上發行債券,公眾通過這種方式把資金借給企業。但這種融資方式的速度不會太快。當負債融資來源僅為銀行借款和利用商業信用,并沒有利用發行債券進行融資。這樣會使企業負債融資結構單一,不利于資源配置。這是由于發行債券的成本較高,限制條件較多,并且籌資速度慢所引起的。同時,企業流動負債比例高,非流動負債占負債總額的比例一直下降,這樣會引起企業依賴流動負債,引起負債結構的不穩定,帶來財務風險。在發行債券進行融資的交易中,如果債權人要求較高的利息,企業的現金流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使企業遭遇財務風險,阻礙公司的發展。但如果股東把債權人的錢肆意的進行毫無目的的投資就會直接損害債權人的利益。假設投資失敗,就會引發財務危機,很可能面臨破產的局面。
(二)負債融資成因
1、客觀原因
由于我國仍處于社會主義發展的初級階段,市場經濟體制并不完善,法律法規不太健全和市場不夠公開透明等方面就會影響企業進行負債融資,導致一定的財務風險。有些法規的制定存在一定的不足。我國《企業所得稅條例》中指出,企業經營生產過程中產生的負債所需支付的利息費用,在以后繳納所得稅費用中可以進行抵扣。然而,一些企業為了少繳納所得稅費用而過度舉債融資,從而企業需要大量資金給債權人支付利息,影響資金流動,引發財務風險。
2、主觀原因
首先,有些企業在資金和內部管理上存在很大的漏洞。管理權與控制權沒有真正的分離。股東們有較大的權利,可以肆意的使用債權人的資金投資他們認為收益高的項目,但這種投資可能存在較高的不確定性風險,傷害債權人的利益,甚至導致企業資不抵債。海信集團是在負債融資管理中成功的例子。企業利用零庫存的管理方式,使存貨周轉率提高,避免了負債融資的負面影響。然后,還有一些企業為了極力擴張,過度負債,使企業償債能力降低,形成了一定不給扭轉的財務風險。
四、負債融資財務風險的建議
(一)優化負債融資結構,運用多樣化的融資方式
企業應該優化負債結構,不能過多的負債集中在短期負債,應該適當調整長期負債比例。同時,企業應該設置適當的的總體負債水平,不能過度負債,防止由于負債融資而引發的財務不穩定。企業除向銀行借款、利用商業信用以外,也應該使用發行債券、租賃和混合融資等多樣化的方式進行籌資。在我國,由于限制條件較多,融資門檻高,發行債券方式進行融資的比較少。政府應該增加融資渠道,多鼓勵企業運用多樣化的融資方式,減少負債融資引起的財務風險。不要肆意加大企業負債負擔。
(二)企業加強資金管理和內部控制
企業應該加強資金管理,對資金流向的各個環節進行監督控制,防止企業把資金過度用于舉債融資和股權融資,導致企業經營活動現金流無法償還債務。在經營決策融資時,制定有關的決策機制,協助該公司科學正確決策。法律法規只是起到監督控制的輔助作用,企業必須分析自身存在的問題,內部完善管理制度,必須經營管理權與股東控制權相分離,防止股東為了自身利益去投資高風險的項目。與此同時,企業應該加強產品研發支出,這樣有利于企業可持續發展。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討論了負債融資存在的財務風險并一些建議來解決。根據我國的現狀,企業負債融資還有很大的探索空間。由于其處于不成熟的階段,所以企業需要根據政治經濟環境結合自身的情況,合理的進行負債融資,對其存在的財務風險進行合理的規避。當企業管理制度、內控機制等方面完善時,可以減少企業管理者通過負債融資濫用權力,給企業帶來財務風險。當負債結構合理,企業資金償債能力、盈利能力和發展能力就會變強,使其持續穩定的發展下去。
參考文獻:
[1]邱冰鵬.房地產上市企業債務融資結構對公司績效影響的實證分析[D].暨南大學,2014
[2]岑文靜.上市公司負債融資結構與財務風險分析[J].財會通訊.2014(11)
[3]曾崇榮,宋成.企業負債融資問題的探討[J].審計與理財.2014(8)
[4]佟愛琴,洪棉棉.產權性質、負債融資與公司投資行為[N].南京審計學院學報.2015(1)
作者:趙清 單位:河南大學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