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目前教育體制中,更多強調學生們在校理論知識的學習,而實踐能力的培養卻正是新時展的需要,純粹的理論知識并不足以支撐學生們步入社會的工作需要,只有在不斷的實踐中才能充分掌握國際經濟與貿易的知識。
一、關于實踐能力的認知
每個人對實踐能力都有不同的理解,有的人認為實踐能力是知識的轉化;有的人認為實踐能力是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有的人認為實踐能力是運用自身技能解決問題時所具備的生理和心理的特征。雖然不盡相同,但是實踐能力強調的還是運用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實踐能力包含方方面面,主要體現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交際溝通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解決和分析問題能力。
(一)實踐能力是綜合素質的體現
隨著全球經濟快速化的發展,國與國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最主要的競爭就是人才競爭。而對人才的要求主要體現在學習能力、實踐能力、綜合素質等方面,其中,實踐能力是解決實際問題的根本要求。無論自身素質還是能力,最終都需要通過實踐能力去檢驗,如此,才能成為21世紀優秀的人才。目前教育部門也多次在各大高校強調對學生們實踐能力的培養,實踐能力的培養是我國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
(二)實踐能力是客觀要求
國際經濟與貿易作為一門應用廣泛的專業,主要是為了培養應用型專業人才,即能將所學的專業知識應用于實際社會需求中。應用人才主要是綜合能力和專業能力較強的一類人才,培養模式為培養專業性較強的人才為任務。國際經濟與貿易的學生在校不僅要學習基礎的經濟學理論知識,還要注重德智體的全面發展,培養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提高社會實踐能力是國際貿易與經濟專業學生的客觀要求。(三)實踐能力是客觀需要過去,大學生畢業后通常由學校統一分配到各單位實習,就業壓力較小,實習期間的理論知識往往能達到專業目標,但動手實踐能力卻非常弱,與企業所期望的有很大差距。現如今,如果沒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很難找到合適的崗位。作為國際貿易與經濟的學生,想要找到合適的工作就必須提前適應市場的就業形勢,培養自身實踐能力,增強求職中的市場競爭優勢,入職后能夠快速適應本職工作。
三、培養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途徑
(一)實行教學改革,加強社會實踐
首先要從教學上實行改革,教師不能只重視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課堂理論知識的教學,而忽視社會實踐的重要性,應增加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社會實踐課程,培養學生們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建立完善的教學實驗室,對各個不同專業的學生開放使用,增加學生們的動手能力,提高學生們對課程的興趣,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能再以分數來評判一個學生的優劣,忽視學生的在其他社交和社會活動中的能力,應多關注學生們綜合能力的培養及考核。
(二)增加實習機會
參與實習工作是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過程,是培養綜合性人才的基礎。學校安排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學生實習,增加學生實踐能力是實踐教學的重點之一。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實習通過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操作,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實踐能力,調動了主動積極的工作熱情,增加了今后步入社會的就業基礎,增加了學生的額外收入,還減少了學校對實踐課程的教學成本,這正是學生們所喜愛的實踐方式。
(三)積極展開社團活動
目前各大高校開展了以學生為載體的社團活動,學生們可通過多種多樣的社團活動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和技能。例如,學生們可通過校園歌唱、演講、科技創新比賽等方式展示個人魅力,增加自信心。由于社團經過學校批準,由學生自愿組織活動,往往經費較低,無法長期運行,學校應積極支持和幫助。教師也應積極指導學生們的社團活動,增強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學生們的組織能力、創新能力、社會實踐能力。
四、結語
總之,增強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不僅是學好課本的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工作中的能力,學生們除了從自身出發,積極地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學校也要積極組織和幫助學生們完善社會實踐活動。對于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學生,應積極地了解社會經濟動態,參與社會經濟活動,從實踐中增加自身綜合能力,為步入社會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龐輝 單位:沈陽大學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