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消費者對食品安全信息知情權分析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消費者對食品安全信息知情權分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消費者對食品安全信息知情權分析

      編者按:本論文按消費者對食品生產渠道及安全性的關注。分析了生產渠道和安全經營的標準:食品生產經營者提供信息,應當提供充分的信息,應當提供明確的信息,政府有關部門提供信息。消費者獲取食品安全信息的基本渠道:食品生產經營者提供信息、大眾傳媒提供信息、消費者協會提供信息、政府有關部門提供信息.

      論文關鍵詞:消費者食品安全信息基本渠道

      論文摘要:食品生產經營者提供真實、充分、明確的食品安全信息;大眾傳媒客觀、全面的宣傳報道食品安全信息;消費者協會切實履行提供消費信息和咨詢服務的法定職能;政府以主動公開為主體、被動公開為補充,準確、及時、客觀的公布食品安全信息,是消費者獲取食品安全信息的四條基本渠道。本文指出只有在政府的主導下,建立起統一、完善的食品安全信息收集、、反饋機制,才能真正實現消費者的食品安全知情權

      “民以食為天”,食品是最重要的生活資料,是人類生存、發展的基礎。為保障公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須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然而,我國當前的食品安全形勢卻不容樂觀,消費者甚至不同程度的陷入了食品安全恐慌中:吃牛肉恐懼“瘋牛病”,吃豬肉害怕“注水肉”,吃雞、鴨、甲魚怕含激素太多,吃水發海鮮怕用甲醛泡過,吃蔬菜瓜果擔心“殘留農藥”,吃大米怕拌了工業油,吃面粉怕摻了增白劑,喝牛奶擔心受三聚氰胺污染……要消除消費者的恐慌,一方面要加強對食品生產經營的監督管理,保證食品的安全性;另一方面要明確相關主體的食品安全信息提供義務,使消費者可以通過不同渠道獲取必要的食品安全信息,保障消費者食品安全知情權的實現。筆者認為,消費者獲取食品安全信息有以下四條基本渠道:

      一、食品生產經營者提供信息

      從食品生產經營者處獲取食品安全信息,這是消費者實現食品安全知情權最主要的途徑,也是最直接、最常見的途徑。筆者認為,消費者的食品安全知情權能否通過這種途徑實現,主要取決于食品生產經營者是否依法履行其信息提供義務,即是否向消費者提供了有關食品的真實、充分、明確的信息。經營者提供食品安全信息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應當提供真實的信息。經營者通過標簽、說明書、包裝、樣品、各種形式的廣告(電視、廣播、報紙、雜志等)以及直接的口頭介紹等方式對食品的宣傳必須與真實情況相符,不得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所謂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就是可能誤導消費者讓消費者信以為真的不實宣傳。真實性是經營者信息提供義務的首要標準,我國《食品安全法》第48條第1款規定:“食品和食品添加劑的標簽、說明書,不得含有虛假、夸大的內容……”,第54條第1款規定:“食品廣告的內容應當真實合法,不得含有虛假、夸大的內容……”,這些規定都是真實性要求的具體體現。不真實的信息對消費者來說不僅無益,甚至還有害,經營者必須保證其提供的食品信息的真實性。當然,對于經營者宣傳食品時所作的明顯的藝術化的夸張,因為不會使消費者產生誤解,法律無須加以禁止。

      第二,應當提供充分的信息。食品生產經營者所提供的有關食品的信息,不僅應當真實,而且應當充分。對于可能影響消費者正確判斷、選擇、消費的信息,經營者都應如實提供,不能“報喜不報憂”。《食品安全法》第42條規定預包裝食品的包裝上應當有標簽,并明確了標簽應當標明的具體事項。該規定確立了食品信息充分性的最低標準。為保證信息的充分性,食品生產經營者實際提供的信息應以此為基礎并作適當擴展,而且這種提供充分信息的義務不以消費者的詢問為前提。需要注意的是,提供充分信息并不是說要求經營者提供與食品有關的一切信息,如對于食品的具體配方,經營者一般無須告知消費者。來源于/

      第三,應當提供明確的信息。經營者提供的信息除了要求真實、充分外,還要求明確,即明白確切。明白,要求經營者提供信息所采用的語言、文字應淺顯易懂,盡量不使用晦澀難懂的詞句,以使一般消費者能夠理解;確切,這是使消費者明白的前提和基礎,它要求經營者提供信息在表達方面應清晰準確,不會產生歧義。對此,《食品安全法》也有明確的規定,如該法第48條第2款規定:“食品和食品添加劑的標簽、說明書應當清楚、明顯,容易辨識。”

      根據以上分析,可將食品生產經營者的信息提供義務的基本要求概括為:真實性、充分性和明確性。真實性保證所提供食品安全信息的“質”,充分性保證所提供食品安全信息的“量”,明確性保證所提供食品安全信息的“效”,三者缺一不可,從質、量、效三個方面確立了食品生產經營者信息提供義務的一般標準。

      二、大眾傳媒提供信息

      大眾傳媒,一般指的是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等為大眾提供信息的傳播媒介。這里所稱的大眾傳媒提供信息,限于大眾傳媒基于社會公益向消費者披露有關食品安全信息的行為,不包括食品類商業廣告等以營利為目的的信息傳播行為。大眾傳媒對經營者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進行揭露、批評,有利于打擊制裁違法經營者,也有利于提高消費者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質量萬里行”、“百城萬店無假貨”等的成功實踐表明,大眾傳媒的輿論監督對消費者知情權的實現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大眾傳媒在加強食品安全知識的宣傳和輿論監督中應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對經營者違法行為的揭露、批評應建立在可靠的事實和充足的證據基礎之上,以免誤傷合法的食品生產經營者,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大眾傳媒對食品安全所作的宣傳報道,不但應當客觀,而且應當全面,既要報道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問題,也要宣傳政府在食品監管中所取得的成效,盡量避免因報道的片面性而使消費者產生認識上的偏差,更不能一味追求轟動效應而作夸張不實的報道,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三、消費者協會提供信息

      消費者協會是依法成立的對商品和服務進行社會監督的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社會團體。向消費者提供包括食品安全信息在內的消費信息和咨詢服務,是消費者協會的法定職能。為保證其宗旨的實現,消費者協會應切實履行職能,尤其要增強為消費者提供食品安全信息和咨詢服務的主動性,將向消費者提供食品安全信息作為日常工作的重要內容,通過各種途徑如設立咨詢電話、舉辦講座、設立宣傳櫥窗、開辦培訓班等向廣大消費者提供食品安全信息。關于消費者協會向消費者提供信息能否推薦食品的問題,一直存在不同的意見,《食品安全法》(下轉第221頁)(上接第219頁)第54條第2款對此已作出了明確的規定:“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或者承擔食品檢驗職責的機構、食品行業協會、消費者協會不得以廣告或者其他形式向消費者推薦食品”。這是對特定主體推薦食品行為所作的禁止性規定。根據該規定,不論出于何種目的,也不論采用何種形式,消費者協會均不得向消費者推薦食品。依筆者之見,禁止性規定是為了避免被禁止行為可能產生的不利后果,《食品安全法》之所以作出這樣的規定,一是為了避免推薦行為可能帶來的對消費者協會的形象造成損害的后果;二是為了避免推薦行為可能帶來的對消費者利益造成損害的后果;三是為了避免推薦行為可能帶來的對其他未被推薦的食品生產經營者造成損害的后果。由大眾傳媒、消費者協會為消費者提供食品安全信息,體現了對消費者的社會保護。“消費者的社會保護,是指消費者組織、社會輿論等通過一定的形式,所采取的對消費者權益施以保護的活動。”對消費者知情權的保護,需要社會力量的支持。基于大眾傳媒的巨大影響力(傳播速度快、覆蓋范圍廣、受眾人數多)和消費者協會的宗旨(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加強對消費者知情權的社會保護應以大眾傳媒和消費者協會為龍頭。

      四、政府有關部門提供信息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經營者為了自身的發展,會主動或被動的向消費者提供一定的食品安全信息。“但是,市場機制提供消費信息存在兩個嚴重的問題:第一,市場機制提供的消費信息良莠不齊、真假難辨,缺乏公信力;第二,對經營者不利的消費信息往往被掩蓋。政府向消費者提供信息的最大優勢在于政府能夠運用國家權力獲取被經營者掩蓋的真實信息,并向社會公布。”政府具有強大的公權力和發達的信息系統,可以比消費者更有效率的獲取食品安全信息。可見,由政府向消費者提供食品安全信息,既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而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并沒有明確政府有關部門向消費者提供消費信息的職責,這與其作為保護消費者的基本法的地位是不相稱的。我國《食品安全法》第4條明確規定了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食品安全信息公布的職責,該法第82條還規定:“國家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統一公布制度……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公布信息,應當做到準確、及時、客觀”。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我國《食品安全法》的先進性。

      政府向消費者公布食品安全信息有兩種基本方式:一種是政府主動公開食品安全信息(主動公開),另一種是政府依申請進行信息公開(被動公開)。為保障消費者食品安全知情權的實現,政府應拋棄“重管理、輕服務”的舊觀念,切實履行公共服務職能,以主動公開為主體、被動公開為補充,向消費者提供準確、及時、客觀的食品安全信息。

      食品生產經營者提供信息、大眾傳媒提供信息、消費者協會提供信息、政府有關部門提供信息,這是消費者獲取食品安全信息的基本渠道,也是消費者實現食品安全知情權的主要途徑。“權利來源于社會現實,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則是社會事實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關系并非是單緯度的,而是各種關系之間縱橫交錯成網狀結構相互聯系”。消費者食品安全知情權是來源于社會現實的法律權利,是消費者知情權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所涉及的社會關系也不是單緯度的,因而其實現途徑即消費者獲取食品安全信息的渠道必然也不是單一的。僅靠某一方主體的努力,或者說僅通過某種單一的渠道或途徑,都無法真正實現消費者的食品安全知情權。從整體上(而不是局限于某個消費者、某項交易)來看,只有交錯成網狀結構的各種社會關系的主體協同努力,在政府的主導下,建立起統一、完善的食品安全信息收集、、反饋機制,才能真正實現消費者的食品安全知情權。

      參考文獻:

      [1]余衛明,梁小尹.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例說.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

      [2]胡小紅.消費者知情權的法律保障.中國工商管理研究.2003(8).

      [3]孫笑俠.法的現象與觀念.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1.

      日韩亚洲精品福利|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 大胆亚洲人体视频| 小说区亚洲自拍另类|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乱码| 亚洲日韩国产二区无码| 亚洲婷婷第一狠人综合精品| 亚洲伊人色一综合网| 亚洲中字慕日产2020| 亚洲精品伊人久久久久|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精品福利你懂|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无码| 中文无码亚洲精品字幕|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仑|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清高APP| MM1313亚洲精品无码久久| 国产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小说专区|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亚洲国产婷婷香蕉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一级无码鲁丝片| a级亚洲片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黑人大战亚洲人精品一区| 亚洲女同成av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观看91在线|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a毛片| 亚洲精品日韩专区silk|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小综合| 亚洲人成综合网站7777香蕉|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尤物| 韩国亚洲伊人久久综合影院|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青草 | 亚洲色图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91在线|亚洲| 亚洲国产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五月天高清| 91麻豆国产自产在线观看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