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省域玉米種子產業優勢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科研育種優勢
經過多年探索與實踐,山西省培養出一批杰出的農業科技工作者,選育出一批優質高產多抗玉米新品種,種子繁育推廣體系較健全。建國以來,全省選育并通過省級以上品種審定委員會審認定玉米新品種300多個,為山西省7次玉米品種更新提供了新品種。近年來,選育推廣的晉單42號、大豐5號、大豐16號、大豐26號、強盛16號、強盛42號、強盛51號、潞玉6號、潞玉13號等新品種已成為全省玉米生產上的主干品種,為玉米新品種的第7次更新和全省玉米生產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與此同時,山西省先后建成了國家級區試站6個、部級種子質量檢測與認證中心1個、省級質量檢測分中心6個、國家級原種場1個、國家級救災種子儲備庫2個、農資科研機構10家,這些種子基礎設施的建成,為玉米種子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僅2010年,全省共引進玉米品種100多個,審定玉米品種22個,并組織安排了37個農作物品種、746個試驗點的區試工作。
生產技術優勢
經過長期的生產實踐,山西省農民群眾取得了大量的制種實踐經驗,培養了大批農民制種能手,農業專業技術人員也在這個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種植經驗,成功研發了很多增產保質抗災害的技術,多項技術處于全國乃至世界領先地位。玉米地膜覆蓋栽培技術是山西省玉米生產上一項必不可少的重要支撐技術。該技術于1978年由日本引入,山西省隨即選用玉米作為首批作物研究應用。地膜覆蓋后,太陽熱輻射得到更好的吸收和貯存,地溫得到有效提高。另外,地膜覆蓋技術通過隔離土壤和太陽光,降低土壤中的水分無效流失,最大程度地利用水資源。經過1年的試驗,地膜覆蓋技術在山西取得成功,隨即推廣。由于采用了地膜覆蓋技術,有效地提高了溫度,一方面有利于由于溫度不夠出現晚熟現象的品種的推廣,另一方面也將玉米適宜種植區向較為寒冷的北方推進了2~3個緯度,增加了山西省玉米種植面積。山西省玉米生產的另一項重大支撐技術是整秸稈覆蓋技術。山西地區較為干旱,整秸稈覆蓋技術可有效阻擋土壤水分的蒸發,減少水土流失,增加土壤水分。整秸稈覆蓋技術可以將自然降水循環起來,通過自然還田提高土壤肥力,對旱地具有顯著的增肥、改土、保墑、調溫、壓草等作用,集節水農業、有機農業、覆蓋農業和生態農業于一體。整秸稈覆蓋技術投資少、見效快且技術簡單,因而容易實現。該技術的試驗成功和推廣推動了全國農業技術的發展。此外,經過不斷創新和研究,山西省摸索出一套以早播、增密、平衡施肥為特點的玉米高產栽培技術,形成了獨特的玉米高產栽培技術體系。
企業發展優勢
經過多年的發展,山西省培養了一批實力較強、成長性較好的大型玉米種子龍頭企業。在2007年全國第五屆全國種子信息交流暨產品交易會“中國種業50強企業”的評選中,山西省共有3家企業入選,分別為山西屯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強盛種業有限公司和山西天元種業有限公司,分別列第6位、第32位和第36位。山西“屯玉”品牌也成為全國種子品牌“中國馳名商標”和“中國名牌產品”。與此同時,山西屯玉等種業公司也成立了企業科研育種機構,選育出了一批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品種,企業成長性好,發展后勁大,成為山西省育種、繁殖、銷售一體化大型龍頭企業。
行政管理優勢
隨著國辦發[2006]40號文件的全面貫徹落實,到2010年,山西省共健全完善種子管理站123個,包括省級1個、市級11個、縣級111個。其中全額事業單位109個,占89%;差額事業單位13個,占10.2%;自收自支事業單位1個,占0.8%。各管理站將按照《山西省農作物種子條例》,負責以下7項種子管理職能:一是貫徹有關農作物種子的法律、法規和規章;二是編制農作物種子發展規劃,組織農作物品種引進、區域試驗、示范、繁育、推廣計劃,信息;三是負責農作物品種管理;四是合法、管理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監督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活動和種子質量;五是培訓農作物種子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六是依法查處生產、經營農作物種子的違法行為;七是法律、法規規定以外的其他職責。全省種子管理機構進一步健全,種子管理體系基本完善,形成了“精簡、統一、效能”的種子管理體系和“標本兼治”的種子市場監管長效機制。從氣候、地理條件和政策因素來看,山西省玉米種業發展優勢明顯,只要合理利用這些優勢,山西省玉米種子產業將順利實現快速發展。
本文作者:韓柏岳作者單位:山西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