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計算機專業創新教育與創新教學方法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計算機專業的特點是技術性較強、知識更新快以及就業分散等,和一般高校計算機專業學生不同的是高職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不但要學習計算機的基礎理論知識,還要具備較高的競爭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等品質,才不會被快速發展的社會所淘汰。本文通過分析計算機專業人才的市場需求和就業形勢,以及高職院校學生的特點分析,提出適合高職計算機專業一系列創新教育與創新教學方法。
關鍵詞: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創新教學
引言
近些年,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網絡科技的廣泛應用,計算機專業型人才對于很多企業而言越來越重要,社會對計算機專業型人才的需求量也急劇增加。高職院校的辦學理念為“精理論、重能力、多實踐、求創新”,逐漸提高了對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學生的要求,只有不斷地優化課堂理論教學方法和采用科學的授課模式,從而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計算機應用專業創新型人才,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和高職院校的教學質量。
一、分析計算機專業人才的就業形勢和市場需求
隨著迅猛發展的互聯網技術應用在各行各業,我國計算機專業人才市場需求量和計算機行業從業人員比例嚴重失調,目前,就高層次的系統分析員、項目總體設計師、軟件市場開拓人才以及軟件測評人才比較缺乏,并且從事基礎性軟件開發工作和承擔標準程序編寫及軟件測試的人才存在大量缺少的問題。因此,相關計算機專業的人才滿足不了各行各業對計算機專業人才的需求。通過培養高職院校學生基本專業技能,理論聯系實際以及培養創新型人才,切實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使高職院校的教學質量得到不斷提高,可以輸送大量急需的專業型人才給各行各業,從而提高了學生就業能力和綜合業務素質。
二、分析高職院校學生的特點
正因為計算機專業的特點是技術性較強、知識更新快以及就業分散等,再加上計算機專業課程內容抽象、難理解以及課堂教學和實時社會信息知識要求相脫節,還受傳統死板的教學方式的影響,所以高職院校的大部分學生有抵觸心理和厭煩情緒,沒有足夠的興趣和學習動力,進而失去了學習的積極性和探索能力。還有就是,由于高職院校學生自身能力和性格的問題,學生自身的懶惰和情緒化,以及學習目標不明確和缺乏刻苦耐勞的精神,所以這樣就導致了很多學生沒有養成良好學習習慣,使整個院校的學習氛圍受到很大的影響,整個院校的學習氣氛不佳又發過來打消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動力,進而形成了惡性循環。對于學生的消極思想怎樣克服的問題,一方面必須從新生入校開始抓起,從計算機專業方向和就業方向上加強心理開導和信息導向,進而從自身根本思想上重視和掌握專業知識和就業方向。另一方面優化課堂教學內容和創新教學方法,采取科學的教學授課模式,進而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高職計算機專業采取的創新教育與創新教學方法
1、進一步優化課堂理論教學方法
教學,顧名思義就是教與學的之間的相互關系。“教”是教師主動傳授學生知識的意思,一是讓學生學會怎樣學習的方法,二是對學生的學習、創新能力的培養。“學”是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的一種思維活動,是發揮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習是一種個體能動表現,是別人無法取代的,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自主探索,使學生以“主動學”貫穿整個課堂教學。老套的教學方法一般主要以教師教學為主、學生學習為輔,忽略學生學習能動性,方法較為刻板、單一,使教學成效不高,容易出現學生高分低能的現象。因此進一步優化計算機課堂理論教學方法勢在必行,從以下幾方面著手改變。(1)計算機教學中進行課堂專題分組討論,讓學生就教學內容中的相關問題暢所欲言,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從討論中使學生對學習內容更深刻理解。(2)為了更好的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適當增加自學內容。除了教師對于自學內容的選取和方法的進行指導以及出現的問題進行概述外等,主要還是靠學生開動腦筋,自主學習。因此,計算機課堂教學方法改進后不但能符合現代學生綜合素質教育的要求,還利于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和動手能力,更加符合現代社會和企業對計算機專業人才的要求,實現高等教育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
2、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任何事物發展的源泉和根本動力就是創新。同樣的道理,推動任何一所學校教學不斷前進的動力就是創新。為了實現“形散而神不散”的教學模式,增強計算機專業教學的“外延性”和“擴展性“,大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發散思維能力;站在不同的思維角度去考慮問題,任何問題不一定只有一個標準答案,充分鍛煉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使學生的思路更加開闊,突破了傳統偏執與呆板的思維方法;根據計算機教學的實操性,為了實現“實踐與理論雙向驅動”的教學效果,培養學生直覺思維能力。通過激發學生創新思維,培養出高層次、高水平的計算機應用專業創新型人才。
3、采用科學的授課模式,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突破傳統計算機教師以授課為目的,不注重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教學模式,采用科學的授課模式,在授課過程中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自主參與進來,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激發學生在學習中有成就感,因此培養學生樹立科學的態度和掌握科學的方法。“讓學生在體驗和創造過程中愉快的學習就是最有效的學習方法”。目前高職計算機專業教學中大多采用計算機多媒體、大屏幕投影以及網絡等先進的教育手段。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教師重點提出問題和疑惑,學生在具體的實踐活動中討論問題,發散思維進而解決問題,讓學生更好的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形成教師輔助教學,學生自主學習的科學模式。
四、結論
推進民族進步和社會發展的源動力離不開科學創新。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計算機專業創新型人才已經成為稀缺。通過對高職院校學生的特點和計算機專業人才的就業分析,因此,在高職計算機專業教育中以培養技能型、創新型人才為目的,在進行人才培養時應結合市場需求和企業崗位的需要,增加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和工作創新能力,努力探索高職計算機實踐教學和創新教育新方法,建立一套完整的實踐教學體系。
參考文獻:
[1]吳懿慧.高職高專網絡課程教學的幾點思考[J].計算機教育,2010(1).
[2]何小苑.基于嵌入式的計算機應用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探索[J].計算機教育,2009(20).
[3]王妍.高職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教學方法改革[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09(3)
作者:邵菲菲 單位:山東臨沂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