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在英語教學中,詞匯教學一直是制約初中生學習英語的難點之一。在教學中往往存在著“耗時多,成效低”的現象,許多學生由于不能有效地解決英語詞匯學習困難的問題而對英語學習喪失了興趣與信心。從人類語言生產的過程來看,在交流與表達的應用中學習詞匯應該是最快、最有效的學習方式。合作學習方式改變了英語詞匯教學中原來由教師一對多的灌輸式教學方式,變成了學生在小組內相互間的合作學習。通過小組內成員的互動與交流,使學生對詞語在特定了語言環境下的意義有了更深刻地理解與認識,改變了那種過分注重對詞語解釋的傳統教學方法,有效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使學生在互動之中體會到了成功,找到了學習英語的自信。在具體教學中,在學習新的詞匯時,教師首先是將在讓學生了解了學習目標后,聽課文錄音,學生邊聽邊找出自己不清楚的詞語,然后在小組共同學習,確定課文中出現的新單詞,在小組內簡單分工通過查找字典和輔導資料等方法嘗試在小組交流解決,然后再進行各小組間的交流展示,對其中出現的問題由教師引導學生共同解決。在此過程中,小組成員既完成了自己的學習任務,還通過小組合作或班內合作展示分享了其他同學的學習成果,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對詞匯的學習與掌握效率。在進行詞匯復習教學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聽寫,由于學生人數多,教師在組織聽寫時,在聽寫速度與重復的邊數上,很難做到與每一個學生的實際情況相符,如果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則可以照顧到小組內每個學生的特殊情況,將聽寫的效率大提高。
新的初中英語教材中課文內容大都比較長,傳統的教學方法是由教師逐句分析講解,學生逐句聽寫或背誦的被動學習,這種學習方式最大的弊端就是效率低下,教師與學生都感到很累,而且教學的效果卻很差。在采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后,教師的任務是將整個課本分解成一些具體的任務,學生根據教師提供的導學單在小組內共同學習,以問題為線索,通過自學、對學以及小組內的共同合作學習探究解決有關的問題,同時又在合作交流的過程產生和解決了新的問題,既實現了對課前預定教學目標的學習,又產生并解決了生成性教學目標。而教師則以組織者和顧問的身份指導各小組有序開展合作學習,最后由各小組分別在全班展示合作學習的結果,相互進行補充與完善,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歸納總結,并就學生共同存在的問題進行點撥與拓展。從而使課本教學中的重點得到了有效體現,難點得到了有效的突破,使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都得到了有效發揮,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新課程教學理念,將課堂教學真正還給了學生,既解放了教師,又解放了學生。
三、合作學習方式在初中英語口語交際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在教學實踐中,學生學習英語出現問題最多的就是口語交際。由于受應試教學影響,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許多學生都學習的是“啞巴英語”。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提出了新要求,要求學生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因此,在新課程教學中必然要重視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進行口語交際訓練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讓學生要有動嘴說話的機會與場所,但在實際教學中由于班額大,學生人數多,即使讓學生進行口語訓練,也只是個別學生的表演,大部學生充當了旁觀者的角色,其效果也是非常有限。在合作學習中,以每一個小組為單位,則增加了學生進行口語訓練的機會,使每一個小組成員都得到了展示的機會,有效克服了大班教學中展示機會有限的蔽端。合作學習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最突出的一個作用就是,可以讓學生在教學分別扮演課文中不同角色,較為真實地模擬與營造了一種口語交際的學習場景,有效提高了學生在實際生活情景中進行表達與交流的能力。如在。例如,“What'swrongwithTom?”一節教學時,課文中有一段很長的對話,讓學生同時要記住課文中三個人的對話有一定的困難,在教學中分別由同一小組不同的學生分別扮演mother,doctor,Tom三個角色,進行對話練習,等學生熟練后再交換角色,結果學生很輕松地就將課文內容記熟了,有效地減輕了學生學習時的心理負擔,使教學效果明顯增強。
四、合作學習方式在初中英語教學評價中的有效應用
由于初中生缺少自我反思意識,在學習中對自己的學習成績非常關注,但卻很少對自己的學習過程時行反思與評價。隨著合作學習方式在教學中的應用,使這一難題得到了有效解決。在合作學習中教師可以將教學評價指向于學生的學習活動,使評價關注于學生學習的過程與方法,幫助學生改進學習的過程與方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對合作學中小組在課前的準備和預習情況、課堂中對問題討論與交流的程度、各小組探究活動開展的情況與方法、學習中合作意識等方面隨時進行動態評價。例如,在學習完某一種語法后,小組內所有成員都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應用新的語法,在應用的過程中,既能對其他學生應用情況進行評價,又能通過與他人比較就會發現自己的問題,進行自我修正與改進。使小組內的每一個成員既是被評價者又評價者,使許多的學習活動由要我做,變成了我要做,充分調動了小組內每一個成員的積極性,通過形成性評價機制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
作者:孫愛德 單位:甘肅省張掖市青西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