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思維導圖的介紹
思維導圖是一種將放射性思考具體化的方法。放射性思考是人類大腦的自然思考方式,每一種進入大腦的資料,不論是感覺、記憶或是想法——包括文字、數字、符碼、食物、香氣、線條、顏色、意象、節奏、音符等,都可以成為一個思考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發散出成千上萬的關節點,每一個關節點代表與中心主題的一個連結,而每一個連結又可以成為另一個中心主題,再向外發散出成千上萬的關節點,而這些關節的連結可以視為你的記憶,也就是你的個人數據庫。
二、思維導圖對英語教學的意義
思維導圖又叫心智圖,是表達發射性思維的有效的圖形思維工具,它簡單卻又極其有效,是一種革命性的思維工具。思維導圖充分運用左右腦的功能,利用記憶、閱讀、思維的規律,協助人們在科學與藝術、邏輯與想象之間平衡發展,從而開啟人類大腦的無限潛能,因此思維導圖具有引導人類思維的強大功能。在英語教學中,思維導圖可以將知識點以圖形的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有效地理清英語教學的細枝脈絡,挖掘學生潛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思維導圖在英語教學上的應用
思維導圖,實則是一張快速記憶的導向圖,把核心關鍵詞列出來,用線條串聯起來,變記憶聯想,使知識點都不落下。思維導圖是一個省事省力又好玩的秘密武器,學生通過圖形發現學習的樂趣。在詞法句法這塊,單詞及語法的各種應用可以相互聯系,以圖形形式展現,從而節省學生學習英語的時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減少對學習英語的抵觸情緒并且提高學習英語的效率,是學生學習英語的好幫手。
1、思維導圖在閱讀方面的應用
圖式理論(Schematheory)認為,學生閱讀文章的過程是學生已有的認知圖式與文本信息交互作用和意義建構的過程。學生將已有的認知圖式與文本信息聯系起來并彼此匹配時,就能理解材料的內容。在閱讀這方面,傳統的教學方式是老師在講臺上對詞匯、語法等語言知識一字一句地講解并在做題時回頭來找內容。把大部分時間、精力放在解釋生詞、詞語搭配、語法講解上的這種做法,過多地重視了語言形式而忽視了內容的理解,不僅讓學生覺得枯燥無味,而且削減了學生對英語的興趣,不知道整篇文章在講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學到了什么,十分茫然。如果在教學過程中使用思維導圖,會讓學生發散思維,從文章整體出發,結合文章材料,分析結構,從而便于理解。
2、思維導圖在寫作方面的應用
通常讓一個學生寫一篇作文,他會毫無思緒,或者寫著寫著就跑題偏題,結構紊亂,不知所云。但是一旦使用思維導圖,學生便會思緒清晰,擬出寫作框架,抓住中心,不偏題跑題,將語言輸入與語言應用更為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真正提高自身的語言運用能力,從而激發創造性。通過互相交流互動把所有環繞主題的意念都寫下來,按照每個分支發散出來的思維寫出核心詞匯,這樣有助于學習與主題相關的表達法,細化思想與詞匯的聯系。有了寫作框架,寫作便不再是難題。
3、思維導圖在聽力方面的應用
學生在聽力考試中出現問題的原因有很多,歸根結底還是基礎沒打好,因此可以先利用思維導圖扎實英語基礎之后,再將思維導圖和聽力題完美結合。運用思維導圖,在聽力正式開始之前,通過題目,將聽力大致分出結構,按照自己的判斷去聽聽力材料,這樣就會事半功倍,正確率也會不斷上升。
四、總結
人的大腦一直對圖片的反應大于對文字的反應,因為文字還要經過更為復雜的處理進入我們的腦中,而圖片是已經經過處理的東西,它不需要我們更費心地處理。將教學內容圖形化會讓學生更容易接受,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也將會是英語教學的一大利器。
作者:謝燕平 單位: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鼎龍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