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思政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新的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面臨新的要求。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也是理論性強與實際聯系緊密的課程,實踐教學是體現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效性的一個重要環節。高校教師需從增強政治素質和能力以及課程建設方面,深刻認識到加強實踐教學的重要意義;同時需要結合新時代的要求,遵循原則,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強化對實踐教學的有效管理。
【關鍵詞】高校思政課;立德樹人;實踐教學
一、新時代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
實踐教學模式創新提出了新要求進入新的歷史時期以來,國家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視前所未有,特別是對實踐教學提出明確要求。2018年4月,教育部印發《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基本要求》,對實踐課的學分做出了具體規定,要求從本科思想政治理論課中劃出兩個學分、從專科思想政治理論課中劃出一個學分,開展好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教學工作,并對實踐課的教學方法提出了明確要求,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主要目的在于鞏固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促進學生對教學重點、難點內容的有效學習和掌握,并在整合實踐教學資源、拓展實踐教學形式、制定實踐教學大綱、提高實踐教學效果等方面做出明確要求。2019年4月,教育部印發《普通高等學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標準(2019年版)》,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標準,要求高校根據實際制定實踐教學計劃,要充分利用社會大課堂,科學統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教學,做到學時學分、教學內容、指導教師和專項經費“四落實”。2019年8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倡導開門辦思政課,建立思政課實踐教學與社會實踐志愿服務活動相結合的模式,要求高校將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相結合,鼓勵支持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等社會機構就近與高校對接,掛牌建立思政課教學基地,完善思政課實踐教學機制。2019年9月,教育部印發《“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創優行動”工作方案》,進一步要求高校推動思政課教學與思想政治教育結合,思政課實踐教學與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相統籌。由此可見,國家高度重視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新時代對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
的內涵以及存在的主要問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是指為配合思想理論政治課教學、由教師組織由學生高度參與的一種教學形式,通常以活動(或情景)場所為載體、以實踐為中心,更加強調和重視在實踐中通過活動和交往確立信仰、價值和觀念,融知識、能力、覺悟于一體,集重點、視點、熱點于一點,充分顯現主體的直接參與性、活動內容的綜合性、實踐場所的開放性、活動形式的多樣性。實踐教學是一種純粹的實踐活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但由于主客觀的原因,就目前來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內容單一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仍然停留在一般性地開展社會調查、寫調查報告、組織電影周看電影寫觀后感、讀馬列主義原著寫讀后感等層面,缺乏開拓和創新。
(二)隨意性強
到目前為止,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未制定統一的教學大綱、統一的教學內容以及統一的教學評價體系,因此,各校的實踐教學各自為政。有的學校雖然制定了實踐教學的方針,但沒有在實踐中起到指導作用,實踐教學中形式、主題等的選擇具有較大的隨意性。
(三)協調性差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就其教學環境而言,有課堂內外、學校內外的區別。教師課堂內和學生課堂外以及社會上的價值體系、體系銜接、經費安排等都存在對接不順、協調性差等問題。
(四)保障機制不健全
雖然各高校已經積極落實了教育部文件,明確每年要按一定的生均數額標準劃撥專項經費用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但是,與專業教學投入相比還存在明顯差距。特別是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沒有經費保證就無法順利開展。另外,實踐課要求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門、學生管理部門、黨團系統、后勤部門、財務部門、學生社團等機構各司其職,齊抓共管,形成合力,才能為實踐教學的順利開展并取得良好的教學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三、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幾點經驗
從全國來看,各地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教學,諸如結合理論教學、第二課堂教學、社會實踐、知識競賽、專題征文、主題教育活動、網絡教育、心理咨詢和校內專題活動等模式,取得了一些成果,在社會上得到了很好的反饋。
(一)高度重視,各方聯動
高校實踐教學是思政課教學體系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與理論教學同等的地位,兩者不可分離;加強思政課實踐教學的組織領導工作,將思政課社會實踐納入教學總體安排和課程管理體系,建立職能部門參與、思政課教學部具體組織實施的運行機制。
(二)小規模講授
在大班授課中,能積極參與實踐教學的學生數量有限,相當數量的學生濫竽充數。改成小班授課后,強化了教學的針對性,凸顯了學生的個體參與性,客觀上激發了學生參加的積極性。
(三)區分學生基礎
根據學生文理基礎的不同設置不同的難度,對文科生可以加大題目的難度。對理科生降低難度。即使對一個班級的學生也要充分考慮認知水平存在的差異區別對待、因材施教。
(四)擴大參與面
對于實地參觀、專題講座等效果較好的實踐教學方式,盡量組織全體同學參與其中,配備好師資和經費;安排好時間解決人員安全問題。這就要求學校和社會各個部門協同合作,積極改進。
(五)增加實踐基地
在進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過程中,各高校盡可能多地在校內、周邊地區和相鄰省份建立實踐教學基地,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收到很好的效果。
(六)充分的準備與設計
根據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特點,要求教師充分搜集、整理和分析、掌握社會生活信息和學生思想、心理狀況,并在此基礎上制訂教學計劃,從而克服實踐教學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在實踐教學的設計上,不但要以概論課教學目標為依據,堅持正確的理論導向,通過實踐教育加深對基本理論的學習和掌握,從而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理論素養,還要引導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提高發現問題并積極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七)科學的考核評價體系
科學的考核評價體系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要堅持過程與結果相結合、動態評價與靜態評價相結合、雙向溝通式的信息反饋機制、他評與自評相結合的原則,根據不同課程的教學要求,按照品德修養、團隊精神、綜合能力、創新精神等內容細化評價標準,從而對學生做出綜合評價。
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創新
(一)實踐教學非課程化
首先,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比如,組織學生觀看與課程內容密切相關的教學資料片,課堂上五分鐘之內的視頻資料起引領的作用,充分引發學生的關注和興趣,使學生在課后主動將完整紀錄片、資料片等進行觀看,然后,回到課堂通過互動式的討論,使學生在積極主動參與的氛圍中領悟和學習知識。其次,結合大學生思政課組織實踐教學。由學生自己圍繞思政課程內容進行教學設計,選取一些理論深度較淺、學生又比較感興趣的知識點,劃出一定的課時,選定一些學習熱情較高、語言能力強和基本素養較為全面的學生授課。既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可以使教師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和學習狀況。此外還可以進行校內實踐教學,可以根據課程特點組織讀書會,比如讀《馬克思靠譜》《傳》《的七年知青歲月》,用偉人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力量幫助青年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還可以把團日活動與課程內容結合。團日活動是學生以班為單位展開的主題活動,形式多樣,這樣就可以結合課程的內容有目的地進行情境角色模擬、詩歌朗誦比賽、紅色歌曲傳唱等各類學生參與度、熱情高的活動。
(二)實踐教學課程化
傳統實踐教學模式不容易做到學生全覆蓋、教學內容存在隨意化、考核不規范,乃至學分學時虛置等問題。在信息科技飛速發展的條件下,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依托網絡教學平臺,實現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課程化。首先將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作為一門必修課列入培養方案,然后充分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和平臺支持做好實踐教學的組織工作。
(三)與愛國主義教育結合開展思想政治理
論課實踐教學選擇一些有影響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國防教育基地作為校外實踐教學基地,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實踐教學平臺。此外,還應建立并完善實踐教學基地網絡,并充分利用地方資源優勢,即各個地域獨特的自然資源和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各種社會資源,可以使學生拓寬視野、增長見識,更加深刻地了解國情、社情,為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積累“素材”,進而培養學生的民族精神和愛國主義情懷。
作者:李紅霞 單位:內蒙古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