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幼兒體適能教育培訓機構現狀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運用文獻資料法、實地調研法、訪談法、問卷調查法,以參加培訓的學員家長、經營者及教練員作為調查對象,探討現今幼兒體適能教育培訓機構的市場現狀,梳理市場的運營模式、產品特點、人力資源、課程研發等影響因素,分析市場發展趨勢、發展路徑,提出市場開發策略,旨在打造科學的,全方位的幼兒體適能教育培訓機構,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關鍵詞:體適能;幼兒體適能;教育培訓機構;發展障礙
1概述
幼兒是祖國未來的希望,是人生命中最重要的起點。良好的幼兒身心發展狀況不僅為今后自身發展的道路奠定基礎,同時也對未來我國人口的發展質量有著重要的影響。近年來,國家頒布的《全民建身計劃(2016-2020)》、《青少年體育“十三五”規劃》、《體育強國建設綱要》等文件中明確指出加強幼兒體育建設、提升青少年體育素養、構建體育活動體系、提高體育公共服務水平等普惠性政策。這些政策的提出為幼兒體適能教育培訓機構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前景。因此通過對我國幼兒體適能教育培訓機構的發展現狀進行研究,提出相應的發展策略,旨在擴大幼兒體育領域的發展,為我國幼兒體適能教育培訓機構的健康長遠發展提供參考。
2研究方法與數據來源
本研究以長沙市兒童體適能教育培訓機構中經營比較成熟的長沙奧星體育服務有限公司,湖南小步體育服務有限公司作為研究案例,設計了《幼兒體適能教育培訓機構市場家長調查問卷》、制定《幼兒體適能運動館經營管理者的訪談提綱》、《幼兒體適能運動館教練訪談提綱》,問卷設計后先后請了3位副教授和2位培訓機構負責人進行了審議,并請了10位學員家長進行了實驗性填寫,咨詢專家對問卷的相關意見并進行修改。培訓機構的學員家長發放與回收問卷,共發放100份,回收問卷98份。隨機抽取了長沙奧星體育服務有限公司合作萬嬰香樟藝術幼兒園、萬嬰茂華幼兒園、湖南小步體育體育服務有限公司合作岳麓洋湖幼兒園、萌樂麓楓和苑幼稚園的問卷進行調查。發放回收問卷的情況見下表:
3幼兒體適能教育培訓機構現狀調查
3.1幼兒體適能教育培訓機構類型調查
根據相九州在其碩士論文《兒童體適能運動館市場現狀及其分析》中認為我國兒童運動館大多是以關注體育運動技能、關注學齡前兒童體適能提升、關注體適能教育與技能培訓銜接這三類為主。它們在業態布局、經營理念、教學模式、面向人群和開設項目等方面有明顯的差異[2]。本文利用上述觀點對調查對象分類如下:
3.2幼兒體適能教育培訓機構的產品調查
各個幼兒體適能教育培訓機構根據課程理念的不同特點,設置的特色項目如下:縱觀表4,幼兒體適能教育行業內各家機構所設置的課程內容大多以3-6歲的孩子為主,通過體操、田徑、籃球、輪滑、跆拳道、舞蹈等具有獨創性、多元化的基礎技能為手段,提升幼兒在快樂運動中的成就感。
3.3幼兒體適能教育培訓機構消費者消費動機現狀調查
問卷下發過程中,由于幼兒不具備基本的主觀意識,特選定家長作為調查對象。根據調查結果,家長為孩子報名培訓機構體適能課動機呈多元化;主要有強身健體,培養運動習慣,功能性目的,從眾心理,培養意志品質等。其中,大、中、小班的家長消費動機又各不相同。低年齡段的報名群體中,家長是以激發孩子興趣為主。而到了中大班階段,家長以學習運動技能為主要動機。
3.4幼兒體適能教育培訓機構教練情況調查
本研究訪談了長沙奧星體育服務有限公司、小步體育10位幼兒體適能教練,主要了解學歷結構,來源專業,課程設置,教學計劃等。長沙奧星體育服務、小步體育體適能教師主要來源于運動訓練專業畢業生、退役運動員、及學前教育畢業教師。他們都具備基本的學科知識和運動技能。但對于幼兒體適能教育來說,既要能熟練運用體適能訓練的手段,又要準確把握兒童生理、心理發展的特點和規律,有較強的課堂組織能力和語言表達技巧,能夠運用教師的智慧處理突發情況。
4幼兒體適能教育培訓機構調查結果與分析
4.1幼兒體適能課程缺乏統一
標準體系,課程內容相對單一,缺乏趣味性。好動是幼兒的本性,采用游戲化的體育活動可以吸引幼兒主動參與,更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特點與規律。但目前幼兒體適能教育培訓機構以營銷手段吸引消費者,一味的強調幼兒活動的強度、頻率和時間,在教學活動的設計上也缺乏律動及體育游戲的指導,使課程內容缺乏創新性和獨特性。
4.2培訓教師隊伍混雜,缺乏專業性
3~6歲的幼兒還不具備完全的自我發展能力,需要教師進行合理有效的引導,因此教師的專業素質和實踐操作能力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關鍵?,F階段幼兒體適能教育培訓機構中存在一些雖然是體育專業但缺少掌握與學前教育相關的幼兒生理、心理知識的教練,導致很多機構的師資隊伍不穩定;課程的開展缺乏專業性,極大的影響和制約幼兒體適能教育培訓機構規模化、產業化運營。
4.3重視經濟效益,忽視教育服務質量
通過家長調查問卷得出,各個培訓機構在經濟利益最大化的驅使下,難以保證高質量的教學;在課程上缺乏創新,導致家長對其整體不信任;在服務水平上,不以幼兒為中心,不注重優化和提高教學服務質量[4],難以打造優質的品牌。
5我國幼兒體適能教育培訓機構的發展對策
5.1職能部門加大監管力度,建立標準體系
政府應要加大監管力度,專門針對幼兒體育教育培訓行業制定并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和配套政策,進一步提高市場準入條件和辦學資質。另外,應加快建立科學規范的幼兒體育教育培訓指導體系,嚴格培訓機構從業人員的審核標準,補齊幼兒體育教育人才缺乏的短板,推動幼兒體適能教育培訓機構健康有序發展[5]。
5.2幼兒體適能教育培訓機構
加強師資的培訓制度,設置特色課程幼兒體適能教育培訓機構要打造高效的培訓模式,要求教師在整個教育培訓工作中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根據幼兒的身心特點制定符合幼兒健康發展的評價體系;融合游戲、運動、健康、生活及興趣等多元素,打造多元化、系統化的課程體系,提高幼兒身體適應力、品德修養與運動健康能力。
5.3加大家長參與力度,促進溝通方式多元化
家長應積極主動參與到藝體活動中,發揮各自專長,增加對幼兒體育活動及幼兒身心發展的了解,為幼兒教育工作注入一份堅實的力量。與此同時,多了解并學習幼兒體適能等相關知識,支持幼兒主動、積極地參與體適能教育培訓中,強化對于孩子的體適能的教育意識。
作者:趙梓含 單位:湖南工業大學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