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教師教學能力提高方法探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教師參與校本課程開發可以增進以課程能力為核心的專業自主,然而,當校本課程被定位于“持續時間長”“大規模”“精英教師主導”取向時,其提升教師課程能力的理想預期就被降低了,作為一種新的課程形態,微課堂以教師自身的能力和學生的實際問題為基點,既體現了校本課程追求學生個性發展的價值定位,同時又因其“靈活而有針對性”“聚焦現實問題”“小步子快跑“等內在屬性,拉近了和教師課程能力最近發展區的距離。因此,本文試圖從校本課程微型化的視角來探討如何提升教師的課程能力。
一、教師課程能力面臨的現實困境
目前,國內對校本課程開發的主流認識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上是指校本的課程開發,即學校對所有課程進行校本化的改造;狹義上是指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并列。然而,或是先入為主,或是急于出特色,校本課程開發在實際操作中常被理解為后一種形態,其開發過程也被看成是課程編制,教材編寫,課程評價等一系列專業性極強的活動?!皩<抑笇А薄靶iL領導”“精英教師主導”的開發小組完成了校本課程開發的主要工作,這一過程開始于學者專家和少數“精英”教師對問題的研究,然后是開發解決方案,終點是解決方案在大量使用者中的傳播。大多數教師實際上還是處于權力結構的最底層,扮演著忠實地實施由少數人開發的既定課程的角色。再加之此類校本課程通常都要持續一學期以上,但又不在教育評價范圍之內,校本課程非但沒有實現提升教師課程能力的預期,反而導致部分教師的本能抵抗。
“微課”是指按照新課程標準及教學實踐要求,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全過程。
1.學習方式更靈活更有針對性
微課是以某一學習主題為核心組織起來的相關活動,所以它不僅僅是簡單地將技術整合到課程中去,更重要的是將已經脫離社會的學習活動回歸到真實的生活中,將人為孤立起來的知識回歸到真實的生活源泉中,將單一的被動接受學習方式還原為豐富多彩的學習方式群落。微課程課時一般比較短,教學材料小,具有很大的靈活性,所設計的活動一般和現實相關,不只是讓學生提取知識,而是鼓勵學生進行更高層次的思考,在具體的活動過程中,學生既學習了本門課程的知識,也豐富了其他相關學科知識。教學的教育性是客觀存在的,在微課程中,教師總是盡量設置一些與現實問題聯系在一起的情景來感染學生,對于學生的情感具有積極的影響,并吸引學生的注意,激勵學生完成指定的任務并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形成自主學習的資源庫,讓學生時刻學習
研究表明,隨著現代人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工作壓力的增大,很多知識是通過非正式學習獲得的,例上下班坐地鐵看報紙,跟同事聊天、生活問題尋求百度和Google幫助等等,都能對工作起到很大的幫助,類似這種非正式的學習方式,E-Learning平臺也可以來實現。將現有的課程拆分成視頻碎片,形成一個具有大量視頻信息的數據庫,學員需要學習相應知識,可以像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等搜索引擎一樣輸入關鍵詞,就會出現一系列索引文件,學員可根據自己的需求,篩選自己需要的知識,這個知識點可以是理論解析、實戰案例、flash演示、情景模擬等各種素材,可以滿足員工的自我需求,真正實現因材施教,教師的講解只是學員知識中的一個工具,形成以學員為主導的學習活動。學生通過閱讀或查找大量的資料來進行學習,在學習中,學生不僅要研究問題本身,還要查找確定回答問題所需要的信息,此類型學習是以問題為中心的學習和案例為中心的學習中的一個環節。
3.小步子快跑,讓學生跑的更快更穩
研究者認為,在實施大規模課程改革時,“小步子快跑”是一條比“跨越式前進”更為可取的策略:將宏偉的改革藍圖轉化為一系列小幅度的、時間分配合理的階段性目標,讓教師在課程實施中能夠逐步而迅速地實現改革目標。微課正是“小步子快跑”的一種具體而合理的載體,教師通過開發各種微型課程,在一次又一次由“計劃—行動—觀察—反思”構成的螺旋型研究中提升自主決策課程的意識和能力。
三、在微課開發中實現教師課程能力的提升
微課教學是一節完整課的教學過程的濃縮,一般課的基本環節都具備,微課的教學時間也較短,做為教師,必須精心設計,精選環節,精煉語言,才能在規定的時間能完成教學任務,并錄制成教學視頻。這一準備的過程對教師而言是一個極其難得的教學設計、思考、以及成長的過程。微課是按照新課程標準及教學實踐要求,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反映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教與學片段活動的各種教學資源的有機組合。微課的核心內容是課堂教學視頻(課例片段),同時還包含與該教學主題相關的教學設計素材課件、教學反思、練習測試及學生反饋、教師點評等教學支持資源,它們以一定的結構關系和呈現方式共同營造了一個半結構化、主題突出的資源單元應用生態環境。
四、評估與反思
微課程是一種“基于班級,在班級中,為了班級”的課程,其價值追求是班級學生的個性發展。因此,微課程的評價應有別于傳統的由外部教育行政部門實施的測驗本位評價模式,而是由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合作,在真實的情境中,借助觀察,面談,錄像分析等方式獲得更直接可信的資料。評價的重點不是最終學生取得了什么樣的學習成果,而是學生審美感,成就感,興趣感以及學習能力的養成。微型校本課程的評價除了關注學習效果之外,還應關注教師專業自主性,課程規劃質量,課程實施水平。學??梢越⑽⑿驼n程開發的交流制度,采用檔案袋評價,描述性評價,故事評價,個案點評等方式,在教師自我敘述和他人描述的基礎上,學校同事以及專家學者參與爭鳴。評價的目的在于幫助教師覺察在開發課程過程中產生的經驗教訓,提升教師課程開發的能力和質量。
作者:張永濱 單位:日照市海洋工程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