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崗課賽證綜合育人教學改革探究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崗課賽證綜合育人教學改革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崗課賽證綜合育人教學改革探究

      摘要:“崗課賽證”綜合育人,是目前職業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在充分分析“崗課賽證”的內涵邏輯與融合關系基礎上,以智慧財經專業群為例,進行“崗課賽證”綜合育人教學改革研究,關鍵是要鏈接產業,提高就業質量,培養高素質的技能人才。進行“崗課賽證”綜合育人一體化設計,全方位、全過程、多要素相互融合。強化人才培養方案的動態調整,重構課程體系,積極開發模塊化課程資源。構建層次化、差異化、個性化的融合模式,深化三教改革。以建設數字化時代創新型教師隊伍為抓手,提升教師隊伍水平。合理設計“崗課賽證”學習成果的相互轉化,關注學生持續發展,從而培養高素質的技能人才。

      關鍵詞:崗課賽證;教學改革研究;專業群

      0引言

      “增強職業技術教育適應性”是新發展格局下對中國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定位、新要求。“崗課賽證”綜合育人模式在人才需求、培養、供給間實現高度互融,對于推動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創新鏈的有效銜接和增強高職教育適應性具有重要的時代價值。

      1“崗課賽證”的內涵邏輯與融合關系

      1.1“崗課賽證”的內涵邏輯

      “崗課賽證”綜合育人是圍繞“人才供需”構建靈活多樣的育人模式,其起點是崗位(群)核心技能,核心是課程質量,標桿是大賽激勵,評價是行業企業證書[1]。首先,崗,主要包括崗位需求、工作任務、技能標準、核心素養。是市場崗位能力需求,是“崗課賽證”綜合育人的邏輯起點,貫穿整個邏輯主線;同時也是人才培養的最終落腳點。崗位是全面檢驗學生是否勝任的最終載體,可以檢驗學生行業專業知識掌握程度、職業技能水平以及職業綜合素養。其次,課,主要包括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課程內容、教學實施。是人才培養工作的基本單元,是教學改革的核心,也是學生職業發展的基礎。課程是推進“崗課賽證”綜合育人的核心工作、基本抓手。通過課程改革完善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專業和課程教學評價體系。再次,賽,主要包括賽項結構、競賽內容、競賽評價。是體現職業綜合能力,是對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試金石,是“崗課賽證”綜合育人的高端培養和評價環節,高于職業認證要求。不僅考核相關知識和技能掌握水平,更能考驗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包括職業素養、職業技能和職業知識的綜合評價。最后,證,主要包括職業技能等級標準、考核評價、行業認證。是“崗課賽證”綜合育人對接行業企業的職業技能標準檢驗環節,是對學習者完成崗位典型工作任務及掌握相關知識、技能后關于某種專項職業技能或能力水平的證明,是對接行業企業進行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認可憑證。

      1.2“崗課賽證”的融合關系

      從邏輯來看,崗是緣起,課、賽證因“崗”而生,課是銜接崗、賽、證的紐帶,賽和證是評價方式,最終回歸到“崗”。從融合性態來看,平面上看是閉環融合的形態,從立體上來看是螺旋上升的形態,在崗-課-賽-證育人模式下,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從融合要素來看,是職業崗位、課程體系、技能競賽、職業資格證書以及X證書在內容、標準、過程、方法、評價要求的全面融合。從融合關系來看,非單一對應關系,非要素簡單融合,而是深層次的人才培養目標、內容、方法、評價等方面關聯性融合。

      2“崗課賽證”綜合育人的實踐路徑研究

      綜上所述,“崗課賽證”的融通關鍵是要鏈接產業和就業,融通路徑可以將行業、企業、學校聯合起來,通過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以真實的工作崗位群來共同分析崗位需求、職業面向,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開發課程體系,將校賽、省賽、國賽等內容進行融合,發揮賽事標桿作用,保持活力,同時融入資格證書、等級證書、培訓證書等,來檢驗和評價、進行補充和提高[2]。下面以商學院智慧財經專業群為例,進行“崗課賽證”綜合育人的實踐路徑研究。智慧財經專業群由大數據與會計、大數據與財務管理、金融服務與管理、電子商務和市場營銷五大專業組成。大數據與會計、大數據與財務管理為本專業群的核心專業,電子商務為特色專業,金融服務與管理、市場營銷為輔助專業。本專業群現有專任教師83人,企業兼職技術能手30人,建有校級“黃大年式”教學團隊2個,其中教授3人,博士2人,副教授40人,省級青年骨干教師2人,院級青年骨干教師6人,雙師型教師比例達84%以上。專業群目前在校學生人數近2500人,專任雙師型教師近70人,在建的有4000多平米的現代商學院實訓中心,包含12個理實一體化教學實訓室。

      2.1專業群與現代服務業緊密對接,加強產教融合與校企合作

      婁底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優先引進金融、法律、醫療、教育、電商、物流、設計等先進服務業,提升婁底現代服務水平。有序推動金融租賃、融資擔保、產業基金、科技金融和金融人才等方面的合作,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打造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的產業發展高地。”結合地方政府的十四五規劃,智慧財經專業群緊密對接現代服務業,圍繞婁底地區現代服務業的需求,以服務婁底鄉村振興、三農經濟發展為主導,積極探索產業學院的建設,加強產教融合,校企合作。

      2.2梳理人才培養面向的崗位能力要求,對應課程體系、技能競賽、證書群

      “崗”、“課”、“賽”、“證”之間精準對應,是正確實踐多元綜合育人模式的前提基礎,智慧財經專業群在“三高四新”戰略下,從現代服務業出發,需要科學引入“賽”與“證”,圍繞“教、學、訓、賽”等育人元素,重組教學資源。以鄉村振興人才培養的新需求為引領,培養“懂管理、懂財經、懂電商技術、懂三農”的新型跨界人才,以創新創業為驅動,促進人才鏈與創新鏈同頻共振。重新制定崗位群的人才培養體系,以技能大賽作為高端選拔評價方式,不斷優化完善“全員參與、逐層選拔”的競賽機制,實現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改。同時對接證書的能力標準與知識要求重構與優化課程內容,加強職業技能與崗位適應能力的培養。

      2.3“崗課賽證”綜合育人一體化設計,全方位全過程多要素相互融合

      圍繞“崗課賽證”的綜合育人機制,需要學院層面進行一體化設計,統一部署、整體規劃,而非片面、各要素孤立推進,實行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育人機制。首先,明確學校、企業各主體責任,實現校企雙方人員互聘,構建多元治理的工作格局;其次,促進資源一體化整合與配置,避免各元素推進的重復與沖突,將企業真實的崗位工作引入校園,比如:帶貨直播、企業代理記賬;第三,健全工作考核,激勵與評估機制;第四,加強深層次人次培養目標、內容、方法、評價等方面關聯性融合。專業群以大數據與會計、大數據與財務管理、金融服務與管理服務專業,主要服務于項目中“資金流”、“信息流”,電子商務和市場營銷專業主要服務于“技術流”“物流”。突出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以職業技能為本位,以學習性工作任務為載體,并將六個思政育人維度(愛國、愛勞動、守規范、重安全、懂法規、求精湛),有機的融合在課程體系中。

      2.4強化人才培養方案動態調整,重構課程體系和開發模塊化課程資源

      隨著經濟的發展,技術的不斷變化,產業的不斷更新,智慧財經專業群的崗位需求和職業面向肯定不會永久不變,肯定會隨之發生轉變,比如:在大數據、數字經濟的背景下,要求一人多崗、人機互動等。所以,需要緊貼最新工藝、最新技術,結合智慧財經專業群的崗位標準與變化,持續更新人才培養方案,系統整合專業課程標準體系與專業課程資源,比如:以國家課標為最低標準,結合行業、產業、企業,共同開發具有特色的智慧財經專業群教學標準。融合課程知識點和職業技能點,以模塊化方式重構課程,注重增加實踐教學環節,提升課程的適應性。選用體現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等的新型活頁式、工作手冊式教材,引入典型生產案例,配套開發信息化字,建設“立體化”教材。

      2.5推進構建層次化、差異化、個性化融合模式,深化三教改革

      以創新創業為驅動,智慧財經專業群依托校內外“雙創”基地、創客空間等平臺,培養學生“雙創”能力,以“雙創”精神為指導,實施項目化教學,根據不同學段,細化培養方向和分階段教學內容。根據學生技能水平和學習要求,進行分層次教學、進階式、個性化培養。根據不同生源層次,精準分類,進行差異化施教。并以婁底本土“企業創新項目+學生創業團隊”為主要教學組織形式的教學管理和培育模式,深化三教改革,創新靈活多元的教學方法,深化“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以移動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對教學組織方式進行深度變革,推進企業項目入課堂、實戰型綜合實訓、學生創業團隊培育、創業項目孵化,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

      2.6以建設數字化時代創新型教師隊伍為抓手,提升教師隊伍水平

      智慧財經專業群可以通過項目指導、項目實戰、社會培訓、下企業、參加教學比武、指導學生參加職業技能大賽和創新創業大賽等途徑,來提升教師隊伍的創新能力與社會服務能力,形成智慧財經專業群“技術服務”和“社會培訓”兩大品牌。通過引進與培養聯動,構建“專家學者、雙專業帶頭人、雙師教師”三位一體高水平、結構化師資教學創新團隊。堅持數字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構建“以校為本、基于課堂、應用驅動、注重創新、精準測評”的教師素養發展新機制。

      2.7合理設計“崗課賽證”學習成果的相互轉化,關注學生持續發展

      圍繞“崗課賽證”學習成果,智慧財經專業群可以融合崗位技能標準、職業技能標準、競賽評價標準,探索構建定性與定量結合、過程結果互補的多元評價體系,進行“崗課賽證”學習成果的評價,其中評價主體應多元化,包括教師、學生、企業、行業標準等。比如:建立學分銀行制,通過個人學生成果———自動匹配機構成果———完成學分認定———賦予成果學分———存入學分銀行,來實現崗、課、賽、證學習成果的互融互通,推進學分制改革,促進各類學習成果認定、積累與轉換,以學生為中心,關注學生持續發展。

      3結語

      總而言之,進行“崗課賽證”綜合育人的探索與實踐,需要從專業群(崗位群)的需求出發,以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課程內容等為基礎,科學引入競賽內容、優化賽項結構,發揮標桿作用,結合職業證書、資格證書、培訓證書等,進行一體化設計,全面推進“三全育人”、“三教改革”,從而培養高素質的技能人才。

      參考文獻

      [1]曾天山.“崗課賽證融通”培養高技能人才的實踐探索[J].中國職業教育.2021(8):5-10.

      [2]曾天山.陳斌.蘇敏.以高水平賽事促進“崗課賽證”綜合育人———基于2021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分析[J].中國職業教育.2021(10):7-12.

      作者:劉雙平 單位:婁底職業技術學院

      文檔上傳者

      相關期刊

      綜合運輸

      部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

      綜合運輸

      部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

      中國綜合臨床

      統計源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亚洲人成影院午夜网站|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 v小说|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一二区| 亚洲高清偷拍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亚洲午夜电影| 日韩色日韩视频亚洲网站 |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v | 亚洲av中文无码字幕色不卡| 亚洲精品9999久久久久无码| 亚洲αⅴ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 亚洲人成色4444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成人网站WWW永久四虎 | 亚洲www77777| 亚洲人AV在线无码影院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AV人片在WWW| 一区国严二区亚洲三区| 亚洲毛片av日韩av无码 | 亚洲啪啪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日韩精品|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2019| 亚洲avav天堂av在线网毛片|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mv| 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高清|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区| JLZZJLZZ亚洲乱熟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久| 亚洲AV第一页国产精品|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综合| 亚洲av乱码中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电影日韩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综合色|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无码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