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藝術創作美術教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設置教學情景激發想象
(一)用音樂形象激發想象
音樂和美術一樣,都是藝術,是人類想象的產物。音樂能夠通過聲音調動人們的思緒,感染人的情緒,由此激發出人類的創作欲望。在美術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音樂的感染力激發學生的想象力,畫出優秀的作品。比如,當《小夜曲》響起時,優雅的旋律把學生帶入了一個美妙的世界,繁星點點、夜鶯鳴唱,風中帶著花香輕撫著孩子的臉。學生心中洶涌著創作的熱情,只想用手中的畫筆畫下這美好的時刻。當《命運》鏗鏘有力的響起時,悲壯的交響樂震撼著學生的心靈,柔軟的線條都不足以表達心中的激情,只有用畫筆通過點、線、面互相結合,畫出強勁有力的音符,才能宣泄心中的激情。音樂可以激發學生的想象力,當學生閉著眼睛,優美的旋律在耳邊流淌,藝術創作之路就向他們鋪開。教師要恰當地引導學生互相討論音樂帶給自己的感受,讓學生自己選擇繪畫工具,如水粉、水彩等,畫出心中的圖畫。教師要適時地對學生作品進行肯定的評價。
(二)用文學作品激發想象
文學家用文字打動人心,畫家用畫筆勾勒世界。兩者都是對社會真善美的藝術展示,優美的文字能激起畫家作畫的欲望。在美術教學中,可以引入傳統文化的精粹,讓文學語言展現魅力,激起學生的想象力。比如,馬致遠的經典詩文《浣溪沙》一系列場景構成了一副優美的圖畫:古藤旁的老樹、小橋、潺潺的流水、茶馬古道、一匹瘦馬、昏黃的落日,這些元素組成了一幅唯美的圖畫,雖然是生活中常見的,但每一組都有其自然風景的特點,從上到下,從遠到近,三組的審美形象的畫面,藝術再現了三維自然風光之美。教師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從語言的字里行間感悟生活之美,把學生對生活的體驗形成自己的藝術創作,通過各種形式記錄下來,幫助他們開啟藝術創造的大門。
二、開發潛在意識,創造想象
每個人都會做夢,夢也是人的一種生理現象。大家常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夢的實質就是人對客觀世界的一種潛意識反應。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畫筆畫出夢的場景,盡管里面的人物、事件、場景不是那么清晰,但是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象自由發揮。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欣賞一些頗有自由浪漫和夢幻般的作品,共同分析一些藝術家的表現手法,如夏加爾的《我和村莊》與梵•高的《星夜》,然后用藝術的手段把夢境進一步完善。雖然學生因為年紀小,生活閱歷不足,很多作品比較生澀,但夢境的創作過程,正是想象力和創造力提高的過程。
三、積累生活素材,促發靈感想象
藝術創作離不開靈感,靈感是一種特殊的精神形式,思維在一瞬間得到的質飛躍。在繪畫藝術中很多作品都是畫家靈感的瞬時展現。比如達•芬奇的《蒙娜麗莎的微笑》,正是達•芬奇抓住了一瞬間的靈感,才畫出聞名中外的不朽作品。畫中蒙娜麗莎似有似無的微笑,就是在一個特定的環境下,偶然發生的,這一個瞬間震撼了達•芬奇的心靈,激起他的靈感,達•芬奇就用自己的畫筆展現出了這個瞬間。這正是:“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教師要創設課堂教學中的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產生靈感,并用畫筆記下這一瞬間的奇跡,學生可以用線條表示自己的激動,也可以用黑白色勾勒心情,它可以是線條繪制的形式,也可以是三維的,也可以表現自己的主觀感受,只要能呈現自己的靈感,那就是成功的開始。所有的靈感都不是空穴來風,都是畫家生活的沉淀,藝術的積累。它來自于生活,又以高于生活的形式表現出來。生活是想象的源泉,也是藝術創作的源泉,高超的藝術形式、豐厚的藝術底蘊都離不開生活的熏陶。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善于觀察生活,發現生活中的美,捕捉生活中最感人的瞬間,當風兒吹過,當種子發芽,當老人微笑,當幼兒哭泣……這都是生活賦予我們美的瞬間,我們要張開想象的翅膀,捕捉美的靈感,來實現自己的理想和美化自己的生活空間,提高生活質量,這才是我們的審美教育的重要目的。生活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無限的,想象力更是藝術創造的源泉,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推動力。用雙眼去觀察,用心靈去體驗,用筆尖去描繪,任意馳騁,從小讓孩子有一顆充滿想象的心靈,有一雙捕捉美的眼睛,在想象中飛翔,在想象中創造。教師就要引導學生自由表達,自由創造,展示個性,發揮想象,提高學生的藝術水平。
作者:杜松林單位:遼寧省北票市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