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小學數學素質教育的實施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遵循小學生心理特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由于小學階段教學對象一般為7周歲至12周歲的兒童,因而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更應該注重運用符合小學生心理特點的學習方式來引導,善于帶動課堂的活躍性,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數學知識本身不像其他學科那樣容易直接引發學生的興趣。創造誘人的學習情境、寓教于愉悅之中是明智選擇,讓孩子在輕松愉快的情景中學習,在教學活動中學生的情感常常以教師的情感為原動力。教師在講解時都帶有自己對內容的情感認識。這種情感色彩也在感染著學生。因此要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就要建立平等、友好、和諧的師生關系。這種和諧的課堂學習氛圍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從而提高學習效能,從根本上促進學習質量的提高。
二、改革教學方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1、以嘗試教學為指導思想,注重啟發學生,發揮學生的主觀學習意識
在教學中要讓學生積極嘗試,教師通過學生嘗試培養學生大膽質疑、學會提問的能力。一要創設嘗試情境,積極引導。要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注意創設問題的情境,積極引導學生發現疑點,提出問題。二要抓住時機,耐心引導。學生在嘗試中從不不提問題到提出問題是一個進步。面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既要熱情鼓勵,妥善處理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在設置學生嘗試問題時應注意從教學內容的具體實際和學生本身的知識水平出發,知道學生通過嘗試活動,產生學生數學的興趣,發展學生能力,提孤傲課堂學習效率。
2、采用分層教學,因人而異、因材施教
課堂上采用分層教學方式,是開發學生智力、發揮學生潛能、提高教學效率的主要途徑。教學結構是教學過程的總體設計。教學結構層次化,一方面是在課堂上盡量增加學生活動的時間,課本引導學生看,思路讓學生說出來,疑難讓學生相互探究,錯誤讓學生自己分析,充分發揮教科書的資源作用和學生的積極性;另一方面要注意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把握全體,學生在嘗試自學探究過程中肯定會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這時候就要求教師去引導解決。在教學中實行分類指導,也就是根據各個學生的實際情況,按不同的層次進行指導,同時抓好“兩頭”,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分析產生困難的原因,有針對性地補差,在教學中做到提問側重中下生,課內輔導優先中下生。對學有余力的學生,要積極為他們創造良好條件,讓他們脫穎而出,在學習內容上,可適當補充一些內容,擴大知識面;在練習上,可增加一些難度較高、綜合性較強的題目,加強思維的靈活性、深刻性和發散性訓練;這樣讓每一個學生的數學素質都得到全面、和諧、充分的發揮。
3、小學數學也要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
實施素質教育必須注意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小學數學實踐能力,就是學生在學習和應用數學知識的活動中,能夠解決問題的能力。實踐能力的培養是使學生認識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了解數學存在價值的重要環節。通過實踐能力的培養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學生的實踐能力只有在實踐活動中才能逐步形成。當前,學生被動學習的現象比較普遍,課堂上被動地接受知識,老師給多少,學生知多少,不能利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因此,在教學中,我們應當把培養學生的探索創新精神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放在首位。實踐活動的形式多種多樣,抓好實踐活動的開展和指導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之一。總之,實施素質教育,學生是對象,課堂教學是主陣地,教師的觀念更新世關鍵所在。要求每一位教師在教學中既注重基礎知識的掌握,又注重能力的培養。作為一名教師要加強自身的知識結構的更新,用全新的教育思想去指導自己的教學工作。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只有在教學思維上的更新,才能把素質教育滲透在數學教學中。
作者:王麗單位:河北省磁縣時村營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