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當代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現狀分析
(一)從社會大背景而論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著高要求和挑戰。首先,社會認知度低。對高職院校的認識普遍停留在高考成績較低的學生上,家長及個人普遍認為上不了本科,讀高職院校學技術,盡早工作,因此,無論是從何種角度而言,社會對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忽視;其次,從高職院校生源的基本情況來看,90后的大學生受來自西方的功利主義思潮影響,偏重于物質享受,學習、工作功利性和目的性強。前不久,對大學生入黨動機進行了問卷調查,“尋找精神寄托”占8%,“為共產主義而奮斗”占7%,“為更好地服務人民”占2%,“為以后找工作方便”占83%。該調查數據顯示,大部分學生入黨不再是尋求個人價值提升和人生信仰的依托,而是具有明顯的功利性質。而思想政治理論課內容理論性強,對學生而言,無直接應用性。更有甚者,認為馬克思主義理論過時了,思想政治教育無用,因此很多高職院校學生更偏重于學習專業課程,忙于考職業資格證和英語等級考試,而對思政理論抱著“60分萬歲”的消極學習態度。
(二)從高職院校宏觀角度而論部分高職院校依舊停留在擴招、盲目建設等方面,對思想政治教育視之無物,總是等到出現因思政教育漏洞引發的大型事件,方才恍然大悟,大抓特抓思政教育。還有部分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地位不突出,忽視占領學生的思想和感情陣地,教育效果極差,產生大量的有技能卻無道德的半合格技術人才。而大多數高職院校存在的思政教育問題是針對性不強、方法不當、實效性差,教育目標模糊等問題。
(三)從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的教學內容和方法角度而論從學生角度而言,思想政治理論課是枯燥、乏味且無用的,占用課時不少,上課就是聽老師語重心長的開導,卻無實際用處;就從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教師而言,思政課的教學是費力不討好的事情,有些教師課前認真備課,在課堂上注重理論講授,而缺乏生動的事例,教學效果差,“覺皇”、“覺主”成群;甚至有學生調侃說:“看到馬哲老師就困”。絕大多數思政課教師能夠認真備課、潛心鉆研,但因缺失實踐教學資源的開發,導致授課效果不理想。
二、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方法
近年來,隨著高職院校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思政改革和發展也上升到校園建設的重要項目位置,因此,探索適合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徑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加強領導,提高認識高職院校領導和主管部門要更新觀念,充分認識到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首先,成立由分管副院長或副書記甚至院長為組長,思政教研部、教務處、學生工作處、校團委主要領導以及部分學生代表共同參與的思想政治領導小組,統一對全院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進行聽課、督導和評估,另外,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課堂主體活動,充分調動教師投身思政教育的積極性,鼓勵學生利用課外時間接受第二課堂教育,活躍教育氣氛,各院(系)也要成立相應的領導機構,配合院級工作組開展工作,并形成切實可行的獎懲制度。例如:遼寧現代服務職業技術學院在關于“我的中國夢”重要指導思想的倡導下,開展了一系列的主題活動,“我的中國夢”主題演講活動、“道德小品”大賽、“我的中國夢”征文活動,活動成果顯著,部分學生表示通過參加這樣的思政第二課堂活動,提升了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認識,感受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二)加快完善相關制度高職院校要搞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須要有一套切實可行的制度保障。一方面是對思想政治教育教師的經費保障,另一方面是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和成效的保障,建立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檔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從新生入學開始,建立個人思想政治教育檔案,其中涵蓋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成績、日常管理成績、第二課堂成績等,切實將思想政治教育納入制度化和教學計劃之中,并實行學分制,把軟約束變成硬要求,也為畢業生最后的思想政治教育情況提供有效依據。
(三)加強師資力量的配備高職院校要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質量,培養高素質的人才,就需要加強師資力量的配套提升。培養高素質的人才就需要有高素質的教師來指導,一支師德高尚、理論扎實、專業功底深厚、善于創新并結構合理的高素質思政教師隊伍尤為重要。為避免思政教師良莠不齊的情況,學院可以開展定期的教師培訓,定期組織思政教師的交流和研討,為思政教師的提高提供理論支撐,并對青年教師規定工作量,增加教師培訓經費,從而讓足夠多的高質量的教師成為思政教育的一份子。同時,務必重視輔導員隊伍的建設,這將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牽引力。近幾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創新,給許多高職院校帶去了新的活力,不僅思想政治理論課學風有所改,更重要的是越來越多的學生自愿投身于充滿活力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課堂之中,豐富學生業余生活之余,在思想領域上占領高地。
作者:李玥單位:遼寧現代服務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