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思想政治教育學科萌芽的兩大維度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學自學科建立以來經歷了萌芽期、形成期和發展期不同階段的發展,取得了不少成績。對此,文章主要根據學界關于以代表性的專著為劃分標準來劃分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發展階段的分類法,重點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萌芽階段,從“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學的提出”和“為什么思想政治教育學是一門學科”兩大維度來回顧思想政治教育學的萌芽過程,進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本質內涵。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學;萌芽;兩大維度
思想政治教育自階級和國家產生以來就已經存在,直到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我國思想政治教育學才作為一門獨立學科而誕生。到今天為止,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發展已走過了32個年頭,在科學研究、人才培養、隊伍建設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績。但思想政治教育學作為一門年輕的學科,其建立和發展的時間較短,還存在理論體系不完善、理論觀點不成熟、元問題認識不夠等問題。因此,研究這門學科發展的萌芽歷程,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本質內涵,對于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學的學科建設、完善其理論體系、指導未來發展方向等都具有重要作用。根據學界以思想政教育學的代表性專著為標準的劃分法,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發展經歷了萌芽期(1978—1985)、形成期(1986—1990)和發展期(1990—至今)三個階段。尤其是在萌芽期,黨和國家領導人、理論工作者等紛紛發表重要講話和研究文章,甚至出版專著,集中就“提出建立一門獨立的學科”和“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門科學”這兩大問題進行論述。因此,從“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學的提出”和“為什么思想政治教育學是一門學科”這兩大維度就可以全面、清晰地厘清思想政治教育學的萌芽過程以及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學的本質內涵。
一、“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學”的提出
從“”結束到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我國經歷了兩年的徘徊期。在這一時期,解放思想、擺脫禁錮、沖破束縛成為首要任務。隨著思想領域的撥亂反正、黨的工作重心的轉移、改革開放進程的推進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出現了新的生機和活力,同時也面臨著新的問題和新的情況。在這樣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化發展應運而生。回顧歷史,關于提出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學,黨和國家領導人、理論工作者從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學的思想萌芽到明確提出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學沿著時間發展脈絡展開討論。這個時間脈絡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政治工作是一門學說1978年5月29日,同志的《在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指出:“關于革命軍隊政治工作的學說,是無產階級軍事科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馬克思主義軍事學說的重大發展。它是前無古人,舉世無雙的。我們一定要完整準確地學習關于政治工作的理論和指示,全面系統地把它繼承下來,并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加以運用和發展。”“這次會議著重解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發揚政治工作優良傳統,提高我軍戰斗力的重大課題。”[1]在這次講話當中,首先強調“政治工作是我軍生命線”,并指出,政治工作不僅是我軍戰斗力的源泉,而且關系著我軍的強弱、勝敗、生存和發展。其次也是本次講話的關鍵,就是培養革命接班人,并把我黨我軍的優良傳統傳下來,也即提出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學的預想問題。而“我軍的優良傳統”,就是指“關于革命軍隊政治工作的學說,它是無產階級軍事科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馬克思主義軍事學說的重大發展”[1]。綜上可知,的講話最為關鍵的就是第一次提出“政治工作是一門學說”并且它也有自己的理論體系。之所以說它是一門學說,是因為它有自己的一整套理論、路線、方針、原則和方法,并且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又有了進一步的發展。當然,這次講話也存在著不足之處,即這個學說的范圍僅限于軍隊,沒有涉及其他領域,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局限性。在講話中提到政治工作是一門學說,他指的是軍隊的政治工作是一門學說,有自己的理論、路線、方針、原則和方法,是在我軍發展壯大的歷史中逐漸形成的。事實上,政治工作不應只包含軍隊,它還在學校、機關、工廠等領域,只是各個領域的提法存在差異而已。雖然此次講話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不可否認,這次講話對思想政治教育學的誕生產生了重大影響。
(二)政治工作是有專門知識的一門科學隨著黨和國家領導人提出“政治工作是一門學說”開始,我國思想理論界開展了一場關于思想政治教育科學化的討論,不少理論工作者紛紛在報紙雜志上發表討論文章,論證“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門科學”。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觀點就是韋國清同志關于《在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講話》的發言,不僅論證了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門科學,還論證了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專門的知識內容。1980年5月9日,韋國清同志的《在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講話》指出:“政治工作也是一門科學,有其專門的知識。”“加強政治工作,必須從加強黨的建設抓起。”[2]首先,就是要搞好黨員的思想政治教育。“我們應當肯定,軍隊中的黨員同全黨一樣,大多數是好的和比較好的,政治上是堅定的,思想主流是健康的。但也必須看到,有一部分黨員,存在著許多錯誤思想和不良傾向。這種情況必須通過教育和整頓加以解決。”[2]其次,堅持和改善黨的領導,必須積極選拔培養接班人,繼續調整配備好各級領導班子。這就涉及政治干部又紅又專的問題:“紅”是指具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擁護黨的領導。“黨的領導,首要的是政治上、思想上的領導。政治思想工作不僅是要領導和保證完成各個時期具體的任務,而且更要保證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2]“專”是指要學習和掌握專業知識,成為本行業的內行和能手。要做一個合格的政治干部,必須努力做到掌握馬列主義、思想的基本理論和知識;懂得并模范執行黨的路線和方針政策;通曉我軍政治工作的基本內容和優良傳統;精通本職業務,以身作則,會做群眾工作;具備必需的軍事知識和現代科學文化知識。韋國清同志講話的重要貢獻就在于明確提出政治工作是一門科學,并有其專門的知識。在講話中,韋國清提到一個合格的政治干部所應具備的專門知識包括:掌握馬列主義、思想的基本理論和知識;懂得并模范執行黨的路線和方針政策;通曉我軍政治工作的基本內容和優良傳統;精通本職業務,以身作則,會做群眾工作;具備必需的軍事知識和現代科學文化知識。歷史經驗證明,政治工作的開展對政治干部作用的發揮起到了關鍵作用。因此,盡管韋國清同志只是從軍隊政治干部的知識要求入手,但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他政治干部所應具備的基本知識,闡述了政治工作所應具有的基本知識體系。另外,這次講話使由軍隊開始的一場關于思想政治工作科學化和建立一門社會主義的思想政治工作新學科的討論很快波及到全國的各行各業,對明確提出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學奠定了思想基礎。
(三)建立思想政治工作學隨著關于思想政治教育科學化大討論熱潮在全國范圍的開展,原第一機械工業部和全國機械工會于1980年5月27日至6月6日聯合召開了思想政治工作座談會。這次座談會的主題是研究在改革開放的背景下如何加強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并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好、做深、做細的問題。參會者各抒己見,紛紛作了發言。原一機部副部長孫有余以《把在社會主義企業中發揮人的積極性的工作建成為一門現代科學》為題,作了發言。孫友余在講話中說道:“做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們長期革命斗爭的優良傳統,我們有極其豐富的實踐經驗,決不能忽視這個傳統。調動人的積極性問題,過去沒有明確作為一門科學,事實上也沒有達到一門科學的高度。如果承認是科學,就要作大量的調查研究工作,推理、總結、歸納、概括實踐經驗并吸收現代科學的成果使它成為有理論有實踐的一門科學。”[3]他在講要不要把調動人的積極性的工作建成一門科學時說道:“我曾提議,把社會主義制度下研究發揮人的積極性的這門科學叫做思想政治工作學。”[3]可見,孫友余的講話就明確提出了要“建立思想政治工作學”。最后,這次座談會還形成了《第一機械工業部全國機械工會思想政治工作座談會紀要》。《紀要》指出:“我們必須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方法論,以及心理學、社會學等科學知識,在總結我們過去經驗的基礎上,研究掌握人們思想活動的規律,使思想政治工作系統化、理論化,成為一門科學。”“為了使企業中調動人的積極性的工作成為現代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把思想政治工作形成為一門系統的科學,政工干部要解放思想,大膽實踐,勇于創新,積極做出貢獻。”[4]17-24可見,《紀要》再次強調了思想政治工作要科學化的問題。事實上,孫有余的這次講話是思想政治教育學學科理論體系萌芽階段具有代表性的觀點。之所以講它是萌芽階段具有代表性的觀點,是因為他提出一個重要觀點,即“怎樣來命名這門學科”。“我曾提議,把社會主義制度下研究發揮人的積極性的這門科學叫做思想政治工作學。”[3]他強調,建立思想政治工作學要“以我為主,認真總結我們固有的成功經驗,使之系統化、理論化,吸收國外科學的、具有普遍規律性的東西,形成帶有我們自己社會和民族特點的做人的思想工作的新學科。”[4]30-31而且,孫有余的這次講話也是我們現在檢索到的資料中,第一次提出建立思想政治工作學學科名稱的設想。另外,這次座談會及其形成的《紀要》的貢獻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提出了一個重要觀點,即用“思想政治工作學”來命名這門學科。二是明確提出建立思想政治工作學這門學科。孫有余的發言及《紀要》又向前邁進了一步,即要用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以及心理學、社會學等知識來拓展深化思想政治工作學。三是論證了如何建立這門學科。孫有余認為,如果承認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門學科,就需要作大量的調查研究工作,推理、總結、歸納、概括實踐經驗并吸收現代科學的成果使它成為有理論有實踐的一門科學。可見,這次座談會及其《紀要》不僅明確提出建立思想政治工作學,而且還對此進行了深化,開始對思想政治工作學的理論體系進行構建,是萌芽階段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在此基礎之上,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明確地把思想政治工作列為思想科學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實際上在國家層面上肯定了“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門科學”的論斷,為今后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學化發展提供了支撐。
二、為什么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門學科
經過黨和國家領導人、理論工作者等人的共同努力,“思想政治教育學是一門科學”得以最終確立。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學是一門怎樣的科學?它與其他科學有什么區別呢?厘清這兩大問題是思想政治教育科學化、學科化發展的前提。隨著黨和國家對“思想政治工作學是一門科學”論斷的肯定,后來的理論工作者就集中在“為什么思想政治工作學是一門學科”這一問題的探討上,并在探討這個問題的同時開始構建思想政治工作學的理論體系。具體來說,當時的理論工作者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論證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門科學。
(一)思想政治工作學有其特有的研究對象“每一門學科都有自己特有的研究對象,確定研究對象是一個學科成立的根據和發展的邏輯起點。”[5]如何確立學科的研究對象,曾有過專門的論述:“科學研究的區分,就是根據科學對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對于某一現象的領域所特有的某一種矛盾的研究,就構成每一門科學的對象。”[6]可見,要確定該門學科的研究對象,就得考察該門學科是否具有特殊的研究領域和該領域的特殊矛盾。自從提出建立思想政治工作學后,理論工作者就紛紛發表文章,對這個問題作了論述。嚴求實認為:“思想政治工作也是一門科學,而且是在團結全國人民向四個現代化進軍中不可缺少的一門重要科學。”[7]在對思想政治工作學是一門科學的論述時,他指出:“無產階級思想政治工作作為一門科學,它的研究對象是人們的思想政治狀況及其形成變化規律;無產階級思想政治工作作為一門科學,有它的獨立的研究領域。它是關于人的科學,又與其他有關人的學科有不同的分工。它所研究的是對現實社會的人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及其規律。”[7]張蔚萍對其觀點進行了發展,她認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門科學,是因為它有自己特殊的研究領域和對象,“作為一門科學,它是研究人的思想和行為的活動規律,以便把人們的思想行為引向無產階級的軌道,使之在正確思想的支配下充分發揮積極性和創造性。”[8]另外,張蔚萍與張俊南在其合著的一篇文章中又進一步深化,認為黨的思想政治工作之所以是一門科學,是因為它有自己特殊的研究對象,而這個研究對象就是“研究人的政治思想和行為的活動規律,以及黨對群眾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規律”[9]19。
(二)思想政治工作學有其特有的理論基礎一門學科之所以能成為一門科學,還在于它有堅實的理論基礎。思想政治工作作為一門學科,同樣離不開其理論基礎。嚴求實認為:“無產階級思想政治工作作為一門科學,它的理論基礎是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論和歷史唯物論,以及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經濟學、心理學、社會學、教育學等。”[7]張蔚萍也認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門科學,是因為它有自己的理論基礎,而它的理論基礎就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以及馬克思主義的政治學、心理學、教育學”[8]。事實上,張蔚萍的觀點與嚴求實的觀點是一致的。但在張蔚萍與張俊南合著的一篇文章中則對此作了細化:“黨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門科學,因為它有自己特殊的研究對象,有自己堅實的理論基礎,思想政治工作是以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中關于物質與精神、經濟與政治的辯證關系原理以及馬克思列寧主義黨的學說中關于先鋒隊向群眾灌輸馬克思主義的原理為理論基礎的。”[9]21
(三)思想政治工作學有其固有的規律規律問題一直是理論界爭議比較大的問題,也是研究難度較大的問題。但是在萌芽階段,理論工作者針對思想政治工作學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嚴求實認為:“無產階級思想政治工作作為一門科學,有它自身固有的規律。”[7]這些規律主要包括:第一,源于物質,歸于物質,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第二,實事求是,以理服人,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則;第三,言傳身教,典型示范,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手段。另外,張蔚萍和張俊南認為,黨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門科學,因為它有自己固有的規律。而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觀規律經過黨的六十多年的偉大實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論觀點和體系,主要包括:一是掌握思想教育,是團結全黨進行偉大政治斗爭的中心環節;二是著重從思想上建黨;三是共產黨員必須加強黨性修養;四是以整風精神進行馬克思主義教育;五是用“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針解決黨內思想矛盾。可見,萌芽階段的理論工作者們對規律的認識還停留在表面認識,但是,關于規律的提出卻是有力地證明了思想政治工作學是一門科學。
(四)思想政治工作學有自己的學科特點一門學科區別于其他學科的一個重要表現就是它的學科特點之間的差異性。思想政治工作學作為一門學科同樣有著其獨有的學科特點。方開淇認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門綜合性的應用科學。這門科學與其他科學相比實用性強、實踐性強和綜合性強。”[10]第一,實用性強。這門科學不像一些理論科學那樣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它更多的是工作實踐的科學概括與總結,且使用范圍十分廣泛,因為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任何部門、任何單位都有人,都需要做思想工作。第二,實踐性強。思想政治工作是研究人的思想的,而人的思想是隨著客觀外界的變化而變化的;因此,研究這門科學決不能從抽象的定義出發,必須從工作實踐出發。另外,“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由于工作對象的思想和心理特征不同,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須結合實際才能正確開展工作。第三,綜合性強。思想政治工作這門科學的主體是思想政治工作學,它包括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與作用、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和任務、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規律、思想政治工作的方針與方法、特定對象的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則與制度、思想政治工作的優良傳統與基本經驗、思想政治工作基本隊伍的建設等方面的專門知識。人們的思想是客觀外界在頭腦中的反映,必然涉及各個領域,客觀外界世界的多樣性和可變性決定了人們思想活動的廣泛性和復雜性,這就決定了研究人們思想活動規律的思想政治工作需要間接或直接地涉及眾多的科學領域,這也是其綜合性的具體表現。綜上可知,在萌芽階段,理論工作者們分別從研究對象、理論基礎、規律和學科特點這四個方面對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門科學進行了論證。但是,一門學科之所以能成為一門學科,是因為它有自己的特殊的研究對象,有自己的堅實的理論基礎,有自己固有的發展規律,有自己特殊的學科特點。且不僅僅是具有這四大要素中的某一個或某幾個,而是必須同時具備研究對象(研究領域)、理論基礎、發展規律和學科特點這四大要素,共同構成一門學科的基本內涵。但是,通過上面的論述可以發現,在萌芽期,當時的理論工作者們關于論證“為什么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門學科”僅僅是從這四個基本要素的某一或某幾個方面進行論述,在理論層面上仍然具有片面性。直到1983年3月由陜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由張蔚萍和張俊南合作的《思想政治工作概論》一書綜合了理論界的觀點,從思想政治工作的對象和研究領域、理論基礎、若干規律和科學體系、基本特點四個方面對“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門學科”進行了全面的論證,從學科理論層面上對“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門學科”提供了理論支撐。
三、結論
回顧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發展的萌芽歷程可以發現,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在萌芽期以“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學的提出”和“為什么思想政治教育學是一門學科”兩大維度展開,全面、清晰、完整地再現了1978年到1985年思想政治教育學這一階段的特殊歷史。在這一階段,黨的領導人和理論工作者根據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需要提出建構思想政治教育學這門學科,并隨著社會的發展根據具體的情況做了相應的繼承和調整,使思想政治教育學這門學科從一棵幼苗逐漸發展為一株參天大樹,從最初設想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學這門學科發展為正式構建這門學科的理論體系。1984年6月,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等聯合召開全國高等學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會議提出,有條件的大專院校都要增設政治工作專業。為落實這一精神,教育部召開了學科專業論證會。經過論證,確定學科名稱為“思想政治教育學”,專業名稱為“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初步擬定了專業的課程設置,并決定于1984年開始招生。可見,萌芽階段,思想政治教育學從提出到論證并開始構建理論體系經歷了一個艱難的發展歷程,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學的萌芽卻是時代的需要、國家的需要、現代化建設的需要以及理論建設的需要。尤其是關于“為什么思想政治教育學是一門學科”的論證,不僅為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理論體系建構指明了方向,也是全面、正確、完整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內涵的關鍵。到今天為止,對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本質內涵的把握仍然是學科發展的重中之重,對于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學的理論體系以及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學的學科建設仍然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參考文獻:
[1].在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1978-06-05(02).
[2]韋國清.在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1980-05-09(03).
[3]孫有余.把在社會主義企業中發揮人的積極性的工作建成為一門現代科學[J].經濟與管理,1980:8.
[4]孫有余,錢學森,費孝通.論思想政治工作科學化[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
[5]張耀燦,陳萬柏.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5.
[6]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09.
[7]嚴求實.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門科學[N].光明日報,1980-08-11(04).
[8]張蔚萍.思想政治工作為什么是一門科學[J].新時期,1981(11):9.
[9]張蔚萍,張俊南.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門科學[J].社會科學研究,1982(6):21
[10]方開淇.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門綜合性應用科學[N].文匯報,1982-07-14(05).
作者:易香君單位:中國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