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師范生外國文學教學近況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師范生外國文學教學近況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高校師范生外國文學教學近況

      一、東西文化差異下的認知偏差

      中國傳統文化經典多數受儒家“文以載道”的影響,講究“修辭立其誠”,強調教誨,而與東方文化形成鮮明對比的西方,則更多的是在倡導一種“人本精神”,一種無所畏懼地向心靈底蘊掘進的探索精神。馮友蘭先生借助孔子的話形象表述了兩者的不同,中國文化是山,西方文化是水,“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東西方文化的顯著差異,逐漸形成一種文化上的二元對立,不論是認知結構還是心理定勢都對彼此構成一種潛在的排斥,由此體現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對異域文化的接受需要一個過程,雖然有一定興趣,但陌生感和距離感還是影響了對課程本身的介入,外國文學時間跨度大、范圍廣,文學思潮流派異彩紛呈,學生對其存在認識和了解上的不足,東西文化觀念的差異,傳統教育體制對本國文化的側重以及中小學語文課本對外國文學篇目錄入的較少數量,都使得學生先入為主地認為自己本民族的文化遺產才是真正的經典。西方文化強調自我精神的人本意識與中國儒家傳統崇尚的溫柔敦厚、寧靜和諧發生激烈碰撞。例如在講授《荷馬史詩》時會涉及特洛伊戰爭,戰爭中最為耀眼的英雄除了代表希臘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的阿喀琉斯,還有特洛伊著名將領赫克托爾,通過提問,學生對后者產生了普遍認同,而對前者卻存有較大爭議,可以看出從深層文化心理上,赫克托爾更能代表中國傳統道德所宣揚的正義、克制和奉獻犧牲精神,更符合我們的審美期待,可由此帶來的問題是,學生在提出質疑的同時,無形中消解了西方世界所崇拜的英雄形象,產生心理上的抵牾,從而影響其對西方文化的認知和判斷,甚至產生誤讀。

      二、傳統模式主導下的雙向制約

      “教育是一個雙向交往的活動,而不是單向度的占有。”教學過程是教師與學生彼此溝通、交互的過程,任何一方出現障礙都會影響最終效果,所謂“雙向制約”一方面表現在傳統教學中過于突出教師主導地位,形成“一言堂”的尷尬局面,抑制了學生的創造性和思辨性;另一方面,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缺乏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科的創新與活力。長久以來,傳統教學中形成教師為主導的授課模式,其弊端越來越凸顯,面對異彩紛呈、異域色彩濃厚的外國文學世界,教師往往還是傾向于時代背景、作家生平、代表作品及其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這一常規套路,側重文學史的講授,這種程式化的授課方式單調且枯燥,學生通過其他方式可以獲取的知識在課堂上重復出現,既是對時間的浪費,同時無益于最終教學目標的達成,對于文學這樣一門旨在提高學生人文素養、提升審美鑒賞力的課程來講,無疑非常具有諷刺意味。學生為了應付考試,局限于“記筆記———背筆記”的怪圈,想象力及創造力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另一方面,教師對于作品的分析易拘泥于歷史政治話語的局限,側重時代對作家及其作品中人物的影響甚至支配,忽視了外國文學教學本應突出的文學性和欣賞性,忽視了作品中的人物作為一個單純的“人”所應具有的真實情感,這種授課方式在面對情感世界處于爆發期的大學生而言,顯得機械、教條,缺乏人情味,所以很難引起共鳴。與此相反,學生缺乏內在動力和學習興趣,主動參與意識不強,也使得教學過程難以順暢進行。當代大學生正在經歷社會的劇烈變革,各種壓力迫使他們在學校期間盡可能地武裝自己,以期適應瞬息萬變的市場經濟社會,學習目的呈現功利性特點,無暇閱讀外國文學經典作品,無形中將教學推向相對尷尬的境地;另一方面,外國文學經典尤其是古代文學經典離現實社會相距太遠,學生很難與自身建立聯系,面對紛繁復雜的海量信息,常常無所適從,不知如何獲取對己有用的知識,對作品的把握缺乏連續性和完整性,逐漸喪失學習的興趣。

      三、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文本選擇

      近年來,隨著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外國文學的學科建設和課程改革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與此同時,外國文學課時量的日益減少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盡最大可能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優化,是擺在每位從教者面前的難題,教師對教材的把握、提煉和取舍,某種程度上直接影響了整體的教學效果。基于此,就需要對傳統教材的編排做出必要且有針對性的調整,具體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外國文學史教材的編定一般沿用了傳統的時空線索,即按照時間順序劃分年代分期、按照國別劃分地域空間,這種體例的安排對學生理清文學史脈絡、宏觀把握外國文學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另一方面,這種側重“史”的結構方式常常使學生陷入“作家生平履歷化,時代背景政治化,主題思想道德化,人物形象類型化的機械教學模式”,“只強調文學植根于社會的政治、經濟、受社會存在的制約,卻沒有看到文學的相對獨立性”,從而忽略課程的文學性,因此在有限的課時內如何選擇適當的文本,形成“文”“史”交匯的立體網絡結構顯得至關重要。第二,外國文學教學在文本的選擇上要立足初等教育專業的就業崗位和社會需求,在課時量壓縮的情況下,既要兼顧上文所述的文學性又要滿足未來學生從事教師這一崗位所需的專業知識。與中國現當代文學和中國古代文學相比,外國文學作品數量較少,接受對象的特點決定了所選作家及其代表作品均與面向大學生講授的重難點有所不同,在課時量壓縮的情況下就需要盡量兼顧,不僅要注重學生的專業性,而且要注重其技能性的培養,使學生在掌握必要的文學史知識的同時,具備成為一名合格小學語文教師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從而勝任這一崗位。

      四、浮躁、功利心理下的閱讀缺失

      外國文學教學應側重自身的文學性,強調文本細讀(Closereading),學生只有靠近文本,才能真正領悟其內涵,但隨著市場經濟的到來,浮華、躁動的社會風氣呈現愈演愈烈之勢,在這樣的背景下,思想活躍、善于接受新鮮事物的當代大學生,其價值觀也在慢慢發生轉向,浮躁、功利心理的影響,使得他們離經典文本越來越遠;同時,進入商品化時代,文學逐漸失去信仰的依托,科技的迅猛發展正一步步將人們熟悉的語言思維習慣陌生化、邊緣化,“快餐時代”、“讀圖時代”的到來使“文字”變成一種奢侈,文學經典面臨空前挑戰。在教學實踐及與學生的交流中筆者發現,所謂的主觀能動性不強、參與意識不高以及由此造成的閱讀缺失,除了前文提到的東西方意識形態領域的差異及教師為主體的“一言堂”傳統授課模式之外,人生觀、價值觀的轉向和偏離更加需要引起人們的重視,學生面對未知的社會常常感到困惑和迷茫,就業壓力的增大及對某些社會現象的不滿使得他們在求學過程中喪失信心甚至對社會感到失望,他們甚至不再把學校教育當做是人生的必修課,“混日子”、“熬畢業”的負面情緒蔓延在整個學生群體當中?!罢嬲膶W校應當是‘日常生活化的’,學校不應當拘泥于規則和機械式的死板運作的體制,而應當促進不用語言、不用教誨,而憑本身的氣息和意義起到教育作用的日常生活式自發地出現在學校里。”外國文學教學也已不僅僅是傳授知識那么簡單,人文精神的培養和重建某種程度上有益于喚起學生的“正能量”,而這種培養需要潛移默化、點點滴滴的滲透,將經典作品中體現人文精神的部分與當下實際相結合,拉近學生與作品的距離,引起思考,激發共鳴,使其重新回歸文本閱讀,同時有助于學生樹立積極的人生觀。如何找到這一最佳結合點,需要每一位從教者認真思考。

      作者:史默琳單位:張家口學院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 精品日韩99亚洲的在线发布|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在线| 亚洲黄色网址大全| 久久精品九九亚洲精品| 亚洲资源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自拍成人| 亚洲综合综合在线| 亚洲精品在线电影| 亚洲另类图片另类电影| 亚洲精品二三区伊人久久|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 亚洲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国产精品高清视亚洲一区二区 |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尤物|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看| 亚洲色偷偷偷网站色偷一区|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亚洲| 天天爽亚洲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自偷自拍无码| 亚洲国产欧洲综合997久久| 色窝窝亚洲av网| 亚洲人AV永久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AV在线亚洲男人的天堂| 亚洲人成网7777777国产|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成人| 亚洲av无码成人黄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 亚洲成A人片在线播放器|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网站| 亚洲AV无码AV男人的天堂不卡| 成a人片亚洲日本久久| 日日噜噜噜噜夜夜爽亚洲精品|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黄色免费网址| 精品亚洲456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天堂夜夜|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 亚洲AV无码国产在丝袜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