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文學教學中影視作品選取原則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外國文學內容涉及范疇十分廣泛,體現出階段性、交融性、不平衡性以及差異性的顯著特征,因此,在外國文學教學過程中,通過選取適合的影視作品作為教學輔助工具,能夠有效彌補文化差異對學生理解外國文學的阻礙,對于學生學習與理解具有良好的幫助。因此,該文認為外國文學教學中影視作品選取應遵循目的性與準確性原則、基礎性與創新性原則、文學聯系實際原則以及教學相長原則,在此基礎上探討具體應用策略。但仍然需要明確的是,影視作品僅僅是外國文學教學有效的輔助手段,教學最終仍然要回歸文本,引導學生展開文學作品的閱讀和解析,最終提高學生的感悟能力、理解能力與寫作能力。
關鍵詞:外國文學;教學;影視作品;選取原則
外國文學教學是我國部分專業教學的重要構成,是一門兼具綜合性與專業性的課程,學生理解過程中通常會面對文化差異的阻礙。借助影視作品來深化學生對外國文學作品的理解是有效的教學手段,探析選取原則和應用策略具有重要意義。
1外國文學教學中影視作品的運用可行性和優勢
我國教育部針對現代遠程教育曾明確指出,要充分利用當前我國現有的信息技術手段,加強現代遠程教育網絡的打造,不斷推動各類教育的改革創新發展,進一步鞏固教育質量的同時,形成開放性的學習體系和終身教育體系。在外國文學教學過程中選取影視作品具有較強的可行性,同時也是必要手段。在當前我國大多數高校教育過程中,針對審美教育的缺失問題普遍存在,領導部門對此并未予以高度重視,且對于審美教育的理解存在較大的偏差,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學生審美感受力遲鈍、情商較低、創造性思維差的問題。由于我國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深受傳統文化影響,在整個義務教育期間外國文化教育始終缺失,文化差異成為重要的障礙問題,阻礙了學生對外國文學的理解。因此,傳統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已經難以滿足外國文學教學需求,要不斷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推動教學創新,才能真正提高教學質量。影視作品作為新媒體教育手段,為學生提供更加真實的文學感受,有利于學生形成獨立的創造性思維,對外國文學教學具有積極影響。影視作品在外國文學教學中具有十分顯著的優勢,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新媒體快速興起,多樣化的教育資源涌現,新媒體憑借自身生動、形象的呈現方式,成為傳統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通過聽覺、視覺所獲取的知識記憶可高達65%。網絡中關于外國文學作品的影視資源十分豐富,改變了以往的空洞說教,知識呈現更為形象化、具體化,有助于提高學生對外國文學的理解,深化教育質量。
2外國文學教學中影視作品的選取原則
外國文學教學過程中影視作品的運用,針對作品的選取至關重要,是影響教學成效最主要的因素,所以,教師在運用影視作品開展外國文學教學過程中,應遵循以下選取原則。
2.1目的性與準確性原則。目的性原則,指的是外國文學教學所預期的教學效果,按照教材的整體大綱,嚴格執行授課計劃,實現理想化的教學效果。準確性原則是立足于目的性基礎上,通過選擇有效育人的影視作品,來達到外國文學的教學效果。準確性原則具體體現在選取影視作品過程中,許多經典的影視作品具備多個影視改編版本,不同版本體現出較為明顯的差異性,這就要求外國文學教師對影視作品進行仔細篩選,以達到準確性的基本要求[1]。例如,較為經典的影視作品《哈姆萊特》,是著名作家莎士比亞的作品,從1948年開始至2009年,已經拍出5個不同版本,那么在外國文學教學中應如何進行選取,首先要明確《哈姆萊特》這部影視作品中主要體現的觀點,1948年版本是最為經典的,將哈姆萊特的猶豫充分體現出來,更加具有生動化和感染力,在外國文學教學中更加適合。
2.2基礎性與創新性原則?;A性原則指的是,外國文學教學過程中,影視作品的選取需要立足于教材的實際情況,根據教材內容選取相對契合的影視作品,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分析影視作品的詳細內容。創新性原則及在外國文學教學中影視作品的運用,應結合當前的文化背景進行創新性分析,讓學生對影視作品有更深入的解讀和理解,促進外國文學教學取得理想化效果[2]。
2.3文學聯系實際原則。在外國文學教學中運用影視作品,重點要遵循文學練習實際原則,外國文學教學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掌握影視作品的精髓,在此基礎上對外國的文化、藝術有一定的了解和認知,對待不同的文化思潮具備正確的理解態度與能力。所以,在外國文學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始終遵循理論聯系實際原則,培養學生文明精神、弘揚正氣,使其始終保持正確的思想認知,以此作為影視作品選擇的重要依據[3]。例如,著名的影視作品《人間喜劇》,主要內容是青年的奮斗經歷與里程,對于我國當代大學生素質與能力的發展有良好的啟示和推動作用。
2.4教學相長原則。外國文學教學選取影視作品過程中,更要注重教學相長原則,影視作品選取應始終圍繞學生為核心,保證所選取的影視作品在教學中的運用,能夠通過師生共同觀看與探討研究,充分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對學生的情感有一定的感染作用,調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具備較高的積極性,形成融洽的外國文學教學氛圍,促進教學相長,實現外國文學教學質量的提高。
3外國文學教學中影視作品的運用策略
3.1結合教學需求,合理調整影視作品時長。面對多樣化的影視作品,均具有各自的特點和價值,但并不是所有影視作品均適合外國文學教學,所以在選擇過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展開具體的運用實踐。必須要結合實際的教學需求,選取的影視作品內容應秉承原著精神風貌,并且課堂教學時間的局限性,難以在一節課堂完整講解,所以可進行合理的刪減。教學開始可以為學生講解外國文學作家的生平經歷,許多作家均經歷了十分坎坷的道路,自身的生活經歷與情感變故,甚至會對作家的一生以及文學創作有十分深遠影響[4]。一些影視作品中介紹了作家的經歷,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作品。例如,著名作家巴爾扎克,從童年時期起便經歷了諸多殘酷,母親并未給予家庭的溫暖與關愛愛護,母親拒絕與愛子有任何愛的接觸。在影視作品《巴爾扎克激情的一生》中,采用了首尾呼應的記錄模式,均是巴爾扎克童年時期被母親拒絕擁抱,母愛的欠缺影響著巴爾扎克的一生成長。外國文學教學中許多教學資料十分枯燥,通過引入影視作品能夠豐富學生的學習資源,了解更多文學作品的細節部分,更能夠激發學生情感共鳴。但是通常影視作品均在90min以上,課堂中觀看完整版很難實現,所以可以結合教學需求,選取原著中的重點部分進行節選,在外國文學課堂中更加針對性地提供給學生。
3.2結合學生接受,選取育人價值原聲電影。許多較為經典的文學作品在拍攝成為影視作品過程中,均會在不同導演的改編下呈現出一些新的內容,或者是存在不同時代的改編作品,在時代的不斷發展和進步過程中,影視作品的拍攝手法不斷改革創新。早期的影視作品,無論是從拍攝的色彩、技術以及音效等,均無法與后期拍攝的影視作品相比,后期影視作品技巧運用十分豐富。所以,外國文學教學過程中,影視作品選取必須要注重學生的接受能力,了解當代大學生對影視作品的興趣,進而將一些較早期的影視作品排除。外國電影文學教學過程中,不能過于注重引入譯制片,配音的語言通常較為書面化,當代大學生的語言接受能力逐漸提高,在日常生活中許多學生均喜愛外國影視作品,養成了借助字幕觀看影視作品的習慣。現如今有諸多改編成功的影視作品,外國文學教學中的選擇性較多,所以教師可以選取具有育人價值的原聲電影作為教學素材,特別是在國際上獲獎的電影,通常是經過專業的評估,整體更具有代表性,在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對原著作品的興趣,有利于更好地了解外國文學作品以及創作背景、創作手法[5]。例如,導演奧爾森·威爾斯導演改編的作品《堂吉訶德》、喬治·庫克導演的《茶花女》、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導演的《奧德賽》,均是國際上獲獎的影視作品,對于外國文學教學具有很好地啟發意義,有利于深化學生對外國文學的理解,使其對外國不同時代文學作品體現出的文化特點有所了解。
3.3結合課程特點,觀看完整原著影視作品。外國文學這門課程具有明顯的綜合性和異質性特征,外國文學教學過程中通常會涉及多樣化的文學作品,作品中描繪的戰爭場面、民族風情、神話色彩等,僅通過閱讀很難體會其中的震撼。通常來說外國文學作品篇幅較長,學生閱讀一部完整的外國原著文學作品,通常需要消耗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同時由于文化差異性的影響,許多學生均會存在閱讀外國文學作品的障礙。并且當代大學生面臨著較為嚴重的學習壓力、考試壓力與就業壓力,很難在外國文學作品閱讀上投入大量時間。所以,外國文學教學過程中,影視作品的選取應立足于課程的基本特點,選取原著作品一致性的影視作品,避免過多改編失去原著敘述風格的影視作品。原著影視作品通常整體的邏輯性較強,且情節安排較為緊湊,通過兩個小時的觀看,則能夠對整部文學作品有一定了解,帶給學生良好的視覺和聽覺體驗,在此過程中能夠進一步縮短外國文學與學生之間的距離[6]??梢栽诮虒W中講解外國文學知識后,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觀看原著改編影視作品,引導學生明確觀看中的重點與思考內容,便于學生更好的理解外國文學作品,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和邏輯思維。
3.4結合課程時長,剪輯片段插入教學課件。外國文學教學過程中,影視作品的選取雖然至關重要,但教師更要善于利用影視作品中的片段,將其進行精細化的剪輯,插入到教學課件中作為提高教學效率與質量的重要手段。運用這種教學方式主要原因是課程時長的限制,主要目的是提高外國文學教學效率,促進學生深化理解。選取過程中要把握影片的重點,如主人公內心獨白、主人公情感掙扎等具有典型性的片段,如著名影片《包法利夫人》,這是一部十分忠于原著的影視作品,影片中有諸多細節部分處理十分得當,充分體現出愛瑪對于愛情的渴望,在修道院彈鋼琴的鏡頭中,愛瑪由于宗教不得不克制自己的情感,發泄著自己內心的不滿。在要結婚的路上,愛瑪開心的采集路邊野花,這充分體現出她對婚姻的興奮,但同時對婚姻充滿一定的未知。選取這樣的經典片段,更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獲取學生真實的審美享受,對于提高外國文學教學質量與效率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7]。
4結語
綜上所述,外國文學教學過程中影視作品的運用具有良好的教學輔助作用,但對于影視作品的選取需要格外注意,在遵循一定原則的基礎上,還需要結合教學需求,合理調整影視作品時長、結合學生接受,選取育人價值原聲電影、結合課程特點,觀看完整原著影視作品、結合課程時長,剪輯片段插入教學課件,充分激發學生對外國文學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文學理解能力,推動外國文學教學改革取得理想化效果。
作者:李雨蔚 單位:諾丁漢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