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項目化管理學風建設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理論支撐與現實基礎
1.理論支撐將項目化管理理念引入高校,實現高校學風建設項目化管理,具備三個層面的理論支撐:(1)大量學風建設活動具備項目的一般屬性,有明確的目標、確定的范圍、資源的約束和臨時性的特點,可以視作項目。(2)在高校的學風建設領域實施局部的項目化管理,形成既有項目又有運作且相對平衡的組織,與項目化管理理論定義的混合型組織高度契合,即高校學風建設項目化管理后與學校其他事務的運作可以兼容。(3)項目化管理成熟的理論體系,包括組織模型設計理論、管理機制建設理論、管理流程設計理論等,為高校學風建設項目化管理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支持。
2.現實基礎(1)高校擁有一定的項目管理基礎。一是具有較為成熟的基建、采購項目管理經驗,有一套成熟的招投標流程和監管體系;二是具有大量課題項目的管理經驗,在組織申報項目、發起項目、項目過程管理、項目收尾管理、經費下撥等方面都有較為豐富的實踐。(2)高校學風建設活動的一般項目屬性被進一步強化,與學校其他任務的日常運作區別更為明顯。一是臨時性(一次性)屬性被強化。學校各專業的生源素質各不相同,因此在設計學風建設活動時個性化特征被凸顯,學風建設活動的臨時性屬性進一步強化。二是資源約束屬性加強。學校實行兩級管理后,二級單位的經費實行包干制,不能再向學校申請額外經費,學風建設活動的資源約束性明顯增強。(3)隨著學風建設活動一般項目屬性的不斷強化,不同類型和內容的學風建設項目表現出各自的特有屬性。學風建設項目特有屬性的形成,對項目化管理的組織結構設計、流程設計都有重要參考價值。綜上所述,高校學風建設項目化管理具有較為扎實的理論基礎和現實基礎,作為一種基層創新,將有利于推動高校學風建設整體水平的提升。
二、高校學風建設項目化管理難點和解決思路
由高等教育外延式發展引發的一系列學風建設問題,一部分可通過領導重視、加大投入、明確權責等行政手段加以緩解,但還有一些學風建設實施項目化管理必須面對的難點問題:一是如何建立評價考核機制,解決學風難以衡量的問題。二是解決橫向溝通困難的問題。三是如何規范學風建設活動管理流程的問題。探索研究高校學風建設項目化管理,將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1.過程考核替代目標考核難以定量考核學風建設的問題使得現行目標考核的方式不能發揮作用,而項目化管理的引入為我們提供一個新思路:“由過程考核替代目標考核”。既然難以用簡單的幾個指標對學風建設成效進行考核評價,那么就從考核學風建設的過程質量入手。基于學風建設項目越多,質量越高那么對學風的促進作用越大這一基本認識,作者認為可以通過對學風建設進行項目化管理,從而實現對學風建設的過程考核,從而解決學風好壞難以衡量,評價考核機制缺位的問題。
2.建立局部橫向溝通機制橫向溝通成本高、效率低是高校職能型組織結構所帶來的必然問題,而項目化管理的組織結構理論使我們有機會運用矩陣組織結構,在單個項目范圍內,建立起相對高效的橫向溝通機制,且不必打破原有機構設置,還能根據項目的重要程度選擇強、弱或平衡矩陣組織形式,具有較大的選擇空間,對學校影響較小。因此合理運用矩陣型組織結構,科學選擇項目負責人,建立項目層面的局部橫向溝通機制是解決高校橫向溝通困難問題的項目化管理解決思路。
3.規范學風建設管理流程現行的管理模式可以通過加強頂層設計、加強系統規劃等努力來提高學風建設的系統性,但無法對學風建設具體活動進行有效的管理。參考項目化管理的流程設計理論,通過學風建設項目化管理的流程設計(整體和項目兩個層面的流程設計),可以對學風建設管理流程進行統一的規范,使不同的學風建設項目具備橫向比較的基礎,為實現過程考核的提供依據。
三、高校學風建設項目化管理流程框
架實施學風建設項目化管理后,應采用新的流程來完成原先學風建設活動。高校傳統的學風建設流程是以任務為導向的,即為了完成學風建設活動而進行的管理活動,活動的來源包括上級主管部門的規定任務,學校運行所固有的任務等。學風建設實行項目化管理后,各類的管理流程應該進行重新設計。設計后的項目化管理流程應具備兩個特點:一是應主要體現目標導向性,即各級組織的管理活動都以達成組織的目標任務為目的,相比傳統學風建設的管理會更具創造性。二是學風建設項目化管理的流程應體現項目管理標準化的特點。項目管理區別于傳統經驗式管理的特點就是可運用項目管理技術將復雜的“工序”變得相對的標準化。但是學風建設活動與其他生產活動又有所區別,不能要求對具體學風建設項目的各個“工序”進行標準化,因此高校學風建設項目化管理流程的研究應主要從規范項目的立項流程、團隊選擇流程、項目收尾流程、資源配置流程、項目管理流程等入手,以體現流程的標準化。
四、高校學風建設實施項目化管理的關鍵要素
1.建立資源庫高校應盡快建立人才資源庫,對進入資源庫的人才,管理者必須掌握其技術特長、專業職稱等信息,以便隨時高效地遴選項目負責人及團隊成員。同時,逐步完善其他資源庫建設,如技術、校友等資源也要建立詳細的檔案。建立資源庫是學風建設項目化管理的實施基礎性工作。
2.標準化的工作程序在高校學風建設項目化管理的方案設計中,既要包括規范學風建設活動項目化的工作程序,也要規范具體項目的項目管理工作程序。規范項目化和項目管理的工作程序主要包括:(1)項目選擇程序。即根據高校戰略目標,選擇、發起的學風建設項目。(2)項目資源配置程序。就是為完成各項目,學校統籌配置資源的工作程序。(3)項目工作程序。綜合運用項目管理的九大知識領域,對項目管理團體管理活動和項目工作流程進行規范。標準化項目工作的程序,是實現學風建設過程考核的基礎。
3.團隊型的管理文化在高校內部某一工作領域實行項目化管理無疑是對高校行政管理文化的一個沖擊,突然從等級森嚴的職能組織形式變成在某一領域等級界限較模糊的矩陣式組織,原先的既得利益者必然會有不滿情緒或抱怨,這種負面情緒很有可能成為整個項目化管理推進的阻力。因此學校在推進學風建設項目化管理時必須努力營造團隊型的管理文化。團隊型文化的形成任重道遠,不但職能部門的管理者要適應權力的轉移,作為項目負責人也需要有勇氣在自身職責范圍內行使權力。
4.合理的授權體系科學合理的授權就是要把握授權的“度”,使授權既能讓項目負責人有足夠的權限調動資源以完成項目,又能防止項目負責人權限過大影響其他組織機構的利益,同時還能避免該項目不受自己監管。對項目負責人的授權要做到這三者的平衡,不能長期依靠經驗判斷,最終的解決方式還是建設一個有效的授權體系,以制度規范授權。建設高校項目化管理的授權原則是“寧缺毋濫”,項目負責人的最佳授權應是擁有恰好能順利完成項目的權力。
5.有效的溝通平臺學風建設領域實施項目化管理以后,在高校的內部須要形成有效的溝通系統,即在項目管理辦公室、職能部門、項目團隊之間有效的溝通系統。這一系統是否有效取決于項目化管理的組織結構,取決于項目負責人的授權程度,也取決于職能部門負責人的認識程度,但是溝通系統是否高效的根本,在于項目管理過程的信息透明度和傳遞速度,只有需要溝通的各方同時掌握全方位的項目信息,才能在使溝通及時和高效。
高校學風建設項目化管理作為一種新的管理模式,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依靠的是一個有效的適合項目化管理的組織結構、一套與組織結構相適應的管理工作流程和一個有利于新型管理文化形成和高效溝通機制形成的評價和激勵機制,這是學風建設項目化管理研究的主要內容。項目管理與目前高校正在推行的組織扁平化、目標管理、績效考核等具有很多契合點,學風建設項目化管理的實踐經驗將為高校推進內部管理體制機制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戴栗軍單位:浙江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