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典型示范學風建設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高校學風建設中正面典型與反面典型的運用
反面典型,在高校學風建設中,由于管理模式的變化,很多學生不能適應大學學習,自我管理能力的欠缺,導致部分學生出現多門課程不及格,重修科目多,甚至導致試讀、降級等現象,情況嚴重的甚至被勸退。在對這類現象的管理教育過程中,也會出現典型案例,對于這些典型個案,如果運用得當,可以在學風建設中,尤其是在新生教育中展開宣傳,引起學生警覺,預防此類問題的發生。而且,對此類典型學生的教育管理也可以總結經驗,整理管理方法,提出應對措施。輔助正面典型示范教育兩面典型教育相輔相成。因此,在高校學風建設中正確地選取、運用典型,比較正面典型與反面典型,恰當地運用正面典型與反面典型對于學風建設有著顯著地實際效果。
1.反面典型的教育要“以人為本”注重“因材施教”
在以往的高校學風建設中往往容易把學業問題學生當成犯錯誤、叛逆、不服從管理的典型來批評、甚至處罰,將學校的校規校紀當作管理此類學生的利器,往往適得其反,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結果。這種做法本質上否定了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只是片面強調對學生的硬性要求、刻板的按照標準要求甚至命令學生,最終結果是培養了商品化的沒有個性和創造力的產品學生,最終與自主、自由、獨立、理性的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目標背道而馳。因此,面對學習不適應引起的學業問題學生,應該本著“人本主義”的理念,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學風建設的目標。人本主義的理念應堅持以下原則,一是要承認學生存在差異,對學生要因材施教,發揮特長,挖掘潛能,即承認學生是具有能動性和創造性的人,教育者的工作就是激發學生成才動機,使其能夠自主發展。第二,注重從學生的個性特征、興趣需求和心理發展水平進行有針對性的典型示范,選取能夠引起學生共鳴,又有可實踐性的典型開展宣傳教育。第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只有受教育的學生本身自己想要改變,想要學習典型成為典型,才能改變認知,從根本上做到改變。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把學生自由全面的發展作為學風建設的出發點和歸宿,啟發、開發學生的潛能。
2.在教育方式上由“灌輸式”向“疏導式”“、共情式”轉變
在以往的學風建設中,教育工作者往往把有關的學業管理的政策或文件規定等外在因素作為教育管理后進學生的標準和手段,并且以此為準繩來檢驗和衡量學校學風建設的成效。教育方式也多是按照優秀學生的標準來對學業問題學生提出要求,以刻板的態度和流水線式的教育模式向學生灌輸關于“應該、必須、不許”的命令或規定。在這種機械化、模板化的教育形式下,學生幾乎沒有個性發展的選擇,只有被決定、被動接受的任務和被認可的目標,任何一個不符合標準的學生都會被貼上“不合格”的標簽,甚至被當成一個消極防范的對象。教育工作者往往容易把“禁止、防范”作為立足點,通過教條的紀律、嚴密的管理、量化的評價手段和毫無情面的懲戒措施,嚴格地控制學業問題學生的行為,甚至存在只要順利畢業便萬事大吉的心態。這種命令或者刻板的使用條條框框約束學生的教育模式使師生之間形成一種管理與被管理、控制與被控制的關系,因此,反面典型無法起到預警和再教育的功能。社會心理學家班杜拉認為:個體行為在很大程度上是在觀察和模仿中習得的,尤其是引起觀察者共鳴或認可的行為更易被觀察學習和模仿。學生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他們自身也會著急,自然渴望得到被關懷體貼與熱情幫助,如果把這種關懷和幫助轉變為為其提供可供學習和向往的榜樣、典型,在情感上給予鼓勵、支持和認可、信任。讓學生得到自信后,對于自身的問題能夠客觀的認識并找到原因和應對措施,并且相信自己能夠克服,并且能夠像身邊的典型一樣出色。
3.高校學風建設注重實效轉化,融入人文關懷,反對形式主義
首先,高校學風建設的終極目的是本著因材施教的原則激發學生潛能使個性都得到充分的發展,而不是使學生都成為符合各種標準的統一規格的“才”。這就要求高校的學風建設不搞流水線式的教育模式,不搞形式主義,認真了解學生幫助學生進行客觀的自我認知和評價,激發學生成材動機,變要我能為我要能,從根本上轉變學業問題學生的困難。其次,要突出人性化管理,尊重學生的自主選擇權,彰顯人性關懷。在典型教育過程中能夠尊重學生的意愿,讓學生能夠自主分析自我,尋找問題出現的原因,最重要的是要讓學生轉變思想,自愿、主動地選擇學習的榜樣,而不是被強制去做或不做什么。對于反面典型的運用是為了避免類似情況的發生,而不是把學生當作消極的防范對象。讓學生在轉變的過程中能夠感到自由選擇與成功的喜悅,從內心深處決定改變不良習慣,從而充分體現與展示教育的人文關懷。
二、反面典型的正確運用凸顯警示教育的成效
反面典型應用得當,能夠從反面促使學生防微杜漸,提高自我管理意識和見賢思齊的學風氛圍,收到正面典型宣傳收不到的教育效果。反面典型的運用不是批判、懲罰,它不僅僅是警告,更重要的是宣傳問題學生在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后重新認識自己,改變不良習慣的過程。以具體翔實的典型事實、個體案例,有針對性地達到警示教育的目的。通過反面典型個案的對照,使學生明白自身的不足,從而不斷地進行自我調整,改變不良的習慣、防止類似的典型事件重復發生,從而改善學風。反面典型的選取、歸返教育以及宣傳教育要注意以下原則:首先,要注意不要傷害被選取為反面典型學生的自尊心。其次,反面典型的選取、應用要遵循客觀原則、實事求是,無論是對反面典型的個案分析,還是對反面典型的批評教育,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做到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尤其不能上綱上線,一味地按照學校規章制度處理學生,推卸責任而不進行思想教育。第三,在反面典型運用過程中,要做到有批判、有教育、更有幫助,分析其原因,從根源找辦法,真正使受教育者能夠正確認識自己的不足,幫助其樹立信心,從過去的不良習慣中覺悟,最終從認識到實際行動上實現全面改善,如果這些學生能夠取得進步甚至成績,將會成為更加有說服力的典型人物。下圖是典型示范在學風建設過程中的效果流程圖。總之,運用反面典型在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前提下,要注意運用反面典型的目的是說明正確的道理、引導學生預防類似事情的發生。同時,典型示范還要掌握科學的原則,注重正面的梳理和引導,才能起到防微杜漸的作用,是學生消除僥幸思想,達到教書育人,建設良好學風的目的。
三、學風建設中正面典型與反面典型的有機結合
反面典型是學風建設中的主要宣傳內容,反面典型的運用主要是起到輔助作用。正面典型與反面典型的選取、運用要合理恰當。正面典型與反面典型地位不同,正面典型為主導,反面典型為輔助。典型示范是思想政治課教育的一項重要方法,是加強學風建設的強有力杠桿,在學風建設過程中,綜合運用正面典型和反面典型的教育方法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激勵引導教育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堅持以正面典型為主體,以正面教育為主導,盡量多樹立一些正面典型。運用反面案例時,要注意正面引導才是最終的目的,運用反面案例的目的是為了防微杜漸、警示教育。
作者:王洪斌趙金梅單位:哈爾濱商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