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體系構建學風建設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學生個人學風的建立
(一)學習目標
個人學風的培育,制定遠大的學習目標是第一位的,學風建設體系也是為了培育優秀人才而存在,不是為了培育學風而培育學風。目標遠大首先就能給個人學風的培育定下一個良好的基調。因此,必須在最開始就明確確立學習目標,之后依據此目標制定客觀可行的學習計劃,形成良好的開端。
(二)學習意志
蘇軾詩云:“道足以忘物之得春,志足以一氣之盛衰。”人不是機器,學習本身是一件非常艱苦的歷練過程。學習需要強大的意志護航,進而培養出強韌的精神。這種意志精神產生的勁頭長期持續,才有助于形成品質品格。學校應全時期始終強調意志精神的重要性,以視頻、平面宣傳等各種生動、持續的方式激勵學生。
(三)學習品格
“十八大”以來,“創新”被重視的程度到達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了國家發展之根本。素質教育本身就是以創新為重要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應著重強調創新在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形勢下的重要性,在人類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性。這不僅是對學生學習道路的指引,也是在建設個人品格,形成正確的整體導向,進而以其統一個人與社會理想、個人與社會價值,將學生與“中國夢”緊密結合。
(四)學習態度
求真務實、實事求是是應該一貫秉持的個人學習態度。應引導學生學習時循序漸進,不好大喜功。在謙虛謹慎的同時,不妄自菲薄,保持自省、自我肯定的平衡,建立腳踏實地、高效學習的學風。
(五)學習方法
個人學風建設體系最終還是落在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要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為核心,在實踐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通過實踐的檢驗,證實哪些方法有效,哪些方法更適宜。一切學習成果都能得到最終的檢驗,學習不論結果,都是驗證真理,找出前進的道路。這樣,學風建設體系才能體現出其本身的意義。
二、高等學校整體學風的建立
學校整體學風建立是指一個學校作為一個完整的個體,在與其他學校比較過程中應該體現出來的個性風格。它應該屬于學校文化的總體范疇。這種學校的整體學風可以對本校的所有成員起到一種引領、規范和約束的作用。
(一)愛崗敬業的全員育人教育機制
教師主導學風建設。首先是教學水平、教學能力、思想品格提高方面教師的態度問題。教師是教學一線的第一責任人,最親密地接觸學生。一切紀律、秩序、規范都需要通過教師言傳身教。作為教師應該在自我完善方面,包括自身教學水平、教學能力、品德修養方面不斷的嚴格要求自己給學生做出榜樣,潛移默化的影響他們的學生。其次是新時期各種新生事物在師生之間信息不對稱的情況已經降到了很低的程度。教師必須通過各種經過精心設計,把大量師生都知道的有效教學信息通過合適的教學形式傳遞給學生,與學生的興趣點產生諧振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最后,師生關系要與時俱進,脫離私塾似的上下級形式,教師要主動關心和指導學生的成長,以高度的敬業精神、負責的教學態度、較高的學識修養和嚴謹的治學方法來影響學生,成為學生良師益友。這樣以教師為主導,全程控制建設力度與方向可以形成學風體系建設的主要單元和骨干力量。輔導員引導學風建設。輔導員的作用與教師正面教育教學為主要方式不同,他們是大學生在校學習生活期間成長過程中的指路人與顧問。在學生課堂以外的時間里,他們占據了更多的與學生接觸的時間。他們可以覆蓋到授課教師很多不能顧及的時間及空間。他們對引導作用是學風建設體系中重要的一環。學生日常生活起居的習慣改造與形成離不開輔導員的辛勤工作。因此,應對輔導員隊伍建設下一番功夫,在輔導員的培訓、考核、激勵、職業生涯設計等方面建立長效機制。要想建立好學校整體學風,建立起一支德才兼備、樂于奉獻、潛心育人的學生輔導員隊伍是十分重要的。
(二)建立公平公正的學生評價激勵機制
為了控制學風建設的運行過程,必須不斷地對運行過程進行評價、反饋、糾偏改正,隨時調整建設力度與方向。這樣一來,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就顯得十分必要了。班級學風建設評價體系的指標設置。應構建科學合理、標準統一、易于操作的量化評估體系,以全程以科學的方法正確評價以班級為單位的學風體系建設。其中,應包含評價指標和權重,評價指標的設計和權重的設置對班級學風建設起導向作用,應遵循“以學生為主體、以班集體為單位”原則,結合的工作實踐,通過運用平均參數、定義時刻、分類排序等方法,收集學風相關信息重要指標,而后進行統計分析,以一定的客觀量化指標表現各班級的學風現狀,從而及時發現即將出現的問題,總結成功經驗,促進高校整體學風建設的科學化管理。建立多元化的學生激勵體系。在激勵學生的過程中,應充分發揮獎學金、優秀評選、先進評選、進步評選等對學風建設的促進作用。在獎勵額度、方式方面考,要實現多層次、多元化。第一,在學生個人的激勵引導方面,鼓勵學生個性化發展的同時,對各層次學生的正面學風建設都要有所體現,不能產生學風建設的兩極分化;第二,對班集體的激勵和引導,應側重在培養團隊意識方面,集中對集體合作成就進行激勵,而不是班級個人學風建設成績的單純疊加。另外,應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激勵內容、方式,讓學生在不同層面、持續體驗學風建設對自己的幫助,獲得成功的快樂,以激勵更多學生在高校正確的導向下提高自身。注重對后進生的勵志教育。后進生教育是高校教育中需要單獨注意的內容,學風體系建設亦不例外。在學風體系建設方面,對于后進生來說,最重要的還是最初的動力問題。要根據后進學生的不同特點,開展針對性的勵志教育,觸發其成功情緒體驗,進一步增強其自尊心、自信心,讓其愿意加入到學風建設中來。對其的激勵措施也可以單獨制定,如予以其撤銷處分的機會等。
(三)建立兼容并包的校園文化育人機制
全面實施學生素質拓展工作。學風建設最終的成果還是要落地在學習成績上。因此,在全面開展學生素質拓展時,應注重緊密結合學風建設的要求,使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運用學風建設地帶來的益處,讓學生切身體會到精氣神、意志等因素在學習生活中的重要性及具體作用,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打造精品學生社團。學生社團是學生高校生活中最多彩的部分之一,最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此,要加強對學生社團建設的管理和引導,推進精品社團建設工程,充分發揮學生社團在學風建設中的橋梁作用,樹立學風建設的標桿,體現學風建設的成果,宣傳學風建設的內容。營造學生科研文化氛圍。抓好學科競賽具有促進學風建設的作用,積極向上的學風也能更好保障學科競賽工作的深入開展。良好的學風潛移默化地熏陶并感染著學生,只有在此氛圍下學生才能奮發努力、健康成長。
(四)建立科學規范的制度管理約束機制
健全教學管理制度。學校應根據學風建設體系構建的要求,結合實際情況,夯實基礎,完善教學管理、教學計劃、課程建設、學生與學籍管理、教師管理等管理制度建設。健全考務管理制度。第一,確保教師在出題、監考、閱卷和登數等環節遵循相關考試管理規章工作;第二,建立考風、考紀督察機制,加強對監考人員的監督力度。健全學生自我管理制度。通過自律機制加強學生的文明修養和行為規范的養成教育,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主評價、自主發展的能力,以此形成正確的學習態度、學習動力和學習方法。健全學生宿舍管理制度。制定完善的學生宿舍管理制度,以規范學生行為,倡導文明交往,為學生營造安全、舒適的學習和生活環境。
三、加強高校學風建設需要注意的問題
高校學風建設需要形成必要的執行與管理機制學風建設直接有關高校自身的精神風貌、治學態度,也體現了高校服務及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高校學風建設不只應局限于針對學習風氣問題,而應更進一步,從高校的辦學風氣、管理風氣、教學風氣等角度全面進行,實現高校學風建設體系構建的綜合性管理布局。重視德育在高校學風建設中的重要促進作用。高校德育工作與學風建設工作聯系緊密,大部分原因是德育工作必定會涉及必要的思想政治內容教育,這對學生的思想意識的統一和言行舉止規范都會發生正面而深遠的影響。可以說,德育與學風建設是可以相融合的,高校可從學生人生理想建設與認知管理等角度出發,培養學生正確的職業道德意識和行為方式,完成學生在高校的職業生涯鋪墊。教風對于學風建設的意義。教風對于學風建設的影響相當明顯,教風是高校教學的精神旗幟。教風建設方面,應從教師的精神動力、態度作風、方法措施等方面著手,重視高校教風在學風建設中的有效體現。在文化及價值觀念的引導下開展高校學風建設工作正確的文化及價值觀念的建立對于高校學風建設有著積極的引導作用。良好的校園文化是學校學風建設不可或缺的動力之一。第一,從高校文化環境的軟硬件建設是文化及價值觀念的傳播的著手點,應注重文化氛圍對價值傳播的重要影響。第二,人力資源的充足是高校學風建設的保障。
四、結束語
高校學風體系構建是極具系統性的工程,它涉及我國現代教育教學改革中的大部分內在規律。與此同時,學風建設也關乎高校自身的育人理念的存續。學風體系構建過程中,高校應全面把握學生在整體建設任務中的主體地位,從學風建設的基本要求與本質內容出發,拔高高校學風體系建設所在的理論及實踐層次,實現較高的高校教學質量與實施高效率的管理。
作者:唐兵 單位:湖南中醫藥大學湘杏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