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大學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增加閱讀興趣,在閱讀興趣培養上提升學生的閱讀思考及質疑能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這就要求閱讀課教師精心設計每一堂課,每一個教學環節。詞匯講解擴充不可過多,技巧介紹也應適度,以免讓學生產生畏懼心理,從而失去了興趣和信心。在傳統教學方法的基礎之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課內閱讀及課外閱讀巧妙結合,因勢利導。如講到“西方節日”這一單元之前,布置學生查閱東西方節日的相關資料,并可以結合中國春節等傳統節日進行對比了解。意外的是,學生們不僅通過此閱讀活動對西方文化興趣大增,同時也對我們自己的中國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在講到《太陽照常升起》片段時,教師鼓勵學生拜讀海明威的原著,從而了解作者筆下的硬漢性格,探究海明威的思想發展軌跡。老師也可以利用此時機,再組織學生閱讀海明威的其他幾部經典之作,如《老人與海》《永別了,武器》《喪鐘為誰而鳴》等作品,并對其中的主人公命運及人物性格對比,從而不難理解海明威的那句至理名言:“人不是為失敗而生的。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至此,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及面對困難的勇氣已不言而喻。永不言敗的精神將鼓勵他們在學習、生活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在講到“體育運動”單元時,鼓勵學生搜集申奧成功之前的相關材料,了解中國漫長的申奧之路,從而理解中國在各個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的來之不易。對比其他幾國,分析總結中國的優劣勢在哪里。相信經過此類的延伸閱讀,同學們不僅僅英語閱讀興趣變濃厚了,閱讀能力提高了,而且在不經意的熏陶下,性格和許多觀念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當然這些內容的進行不可能都在課堂上完成。這就要求老師引導學生利用好課外時間。如建立讀書俱樂部、讀書沙龍等組織。每周有固定的時間進行活動,在活動中可以將閱讀課程的后續學習、情感體驗、延伸思考等內容以讀書筆記、讀書報告、口頭討論等形式進行交流。鼓勵學生多多進行閱讀質疑,即國外教學所鼓勵的批判式閱讀。質疑范圍可以是任何形式、任何內容。養成多多思考的閱讀習慣。除此之外,教師應帶領學生廣泛開發閱讀資源。既可以鼓勵老師、同學建立閱覽室共享資源,又可以鼓勵學生積極搜尋相關的網站、書店,擴大資料來源。由此看來,淡化課本,品讀語言,欣賞名著、文化中語言詞匯的魅力,實現課堂與課外結合、精泛結合的教學模式必將引導學生走向有效閱讀的正確之路。
二、讀寫并進,相得益彰
讀寫結合的閱讀才是真正的閱讀,否則,止步于閱讀本身而不是以讀促寫的閱讀是單一的、狹隘的閱讀。通過閱讀,閱讀者應該能夠吸取其精華,輸出于筆端,從而實現葉圣陶先生所說的“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之過程。凡遇經典之作,讀者在閱讀中應仔細分析、品味其中結構上的整體布局、遣詞造句。認真琢磨其如何開篇、如何收尾、如何過渡銜接、如何描寫議論、如何抒情聯想。既要關注細節的詞語選用又要注意其中的各種寫作手段及修辭手法。認真模仿作者是如何用文字表達準確的意思、傳達明確的道理、抒發真實的情感。如果讀者能夠確實領悟,那么讀寫能力的轉移達到了切實有效的效果。其中注意細節最值得品味。如《老人與海》中老人與鯊魚搏斗中細節的描寫、老人歸來時對大馬林魚軀殼的描寫都為烘托主題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再如《永別了,武器》中身處于篝火中的螞蟻從木頭的一端跑向另一端,卻無法逃出死亡的厄運。這一細節不正是主人公亨利命運的寫照嗎?他與凱瑟琳逃離了戰場,卻終難逃脫戰爭的陰影,命運最終將他凱瑟琳分隔于陰陽兩世。人在自然界中就如同螞蟻般渺小,命運的悲喜是無法自己掌控的。如果讀者掌握了此類寫作手法,新一代的經典之作也就會在不久的將來破繭而出了。除了仿寫之外,閱讀者還可以多角度練筆,如試著給某個故事寫出梗概,或讀后感,或者是后續。經過這樣不斷的模仿與創新,相信閱讀者的讀寫能力都會有很大的飛躍。
三、總結
總之,要將有效的閱讀實施于大學英語專業的課堂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任務。它取決于教師、學生、閱讀課堂及其他的許多因素。英語閱讀老師面臨的實際問題會很多。但是,如果此時不將學生的閱讀習慣及閱讀觀念轉化過來,那么將來他們作為英語專業的畢業生,對閱讀依舊不感興趣、閱讀寫作能力偏低,是否意味著他們將無法在語言相關的行業中保住飯碗呢?
作者:許穎 單位:沈陽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