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新課改心理學幼兒教育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對幼兒進行獨立生活能力的培養
在目前處于和諧安穩的社會條件下,大多數幼兒是獨生子女,這就導致了目前幼兒缺乏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生活技能差,從而在未來面對的生活、就業、家庭等方面時都會產生困難。這點可以通過對幼兒的觀察發現。我在帶小班時,大部分孩子不會自己穿衣服,甚至不會吃飯。這就明顯體現出幼兒生活技能差,缺乏獨立生活的能力。而行為活動,又是影響幼兒心理發展的主要因素,長期如此產生依賴心理,從而導致幼兒錯誤的價值觀及認知體系。我作為一個帶班老師曾經嘗試手把手的教他們穿衣吃飯,但發現這種方法的效果微乎其微。隨后我發現幼兒在認知事物過程中,是從聯想想象以及內心的興趣來選擇性的認知事物,從而導致了幼兒對事物認知的不定性。在后來的教育實踐中,我通過教學的三大環節,以興趣發展為主題設計教學,通過具體有趣的兒歌抓住幼兒新奇的心理為載體,最后經過圖解教會了他們自己穿衣服吃飯,成功培養了幼兒獨立自主的生活基本能力。
二、幼兒的語言溝通及心理健康發展
在我帶班的辦理曾經有一個小孩叫做洋洋,整天不聽我的指揮,我慢慢觀察發現他每天衣服都是臟兮兮的,指甲中間也全是泥巴,于是我就叫他過來詢問他為什么不聽老師話,“勤洗手,后吃飯”,但是在和他的交流中我發現,他說話總是吞吞吐吐,并且發現他與別的小朋友的交往中,總是不善說話。后來與其家長的交流中,了解到了,這名孩子的家庭是單身家庭,從小缺少母愛,導致了其在日常交往中對陌生人的排斥,甚至自閉。所以這就要求我們教育工作者要如古人所說的因材施教,把握知識教育的同時也要關注孩子心理健康的教育。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適時與幼兒進行關于心理狀態的談論,鼓勵幼兒大膽講話,鼓勵幼兒多與人交流。在家庭中,加強親子之間的交流,開展親子閱讀。后來的帶班中我積極改善方法,利用做游戲等互動活動營造了孩子平常語言交流的環境,成功使孩子們敢于交流,善于表達自己的意見,養成了勤思考、勤動手的好習慣。在孩子做對時積極表揚孩子,在做錯時不要盲目批評孩子,而是要主動引導是孩子明白這么做為什么不好。
三、對幼兒在當下中國社會所需品質的培養
經過多年的帶班經歷,我覺得在當下人文關照下的中國社會,幼兒所需要的教育應為以下二點:
(一)培養孩子個性及創新能力把握適當的挫折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有很大好處,而對挫折的正確認知和理解是挫折教育的關鍵。從而在孩子不斷的磨練中培養孩子的個性,而且在不斷磨練中,孩子也會積極動腦去解決問題,而每個孩子先打個方法都不盡相同,這又培養了孩子獨立思考及創新的能力。例如我曾經在帶班中上手工課,當孩子們玩橡皮泥時,我有意提出幾個簡單的答案不唯一的謎語,然后讓孩子去猜,并且想辦法動手用橡皮泥去捏與之相應的東西,比比誰的更快。這樣在無形中培養了孩子對動手的興趣,及對知識的渴望。并在實踐中養成了個性,創新式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明確理想勇于奮斗現在大多數孩子都是獨生子女,生活優越,缺少了對理想的渴望和克服困難的勇氣。而假裝游戲是我在不斷實踐中結合幼兒心理所采取的教育辦法。假裝游戲是影響兒童的認知能力、社會能力發展的重要因素,它有助于兒童理解心理和現實的區別。在后來我就把孩子們所喜愛的正義的卡通人物列舉出來,并一一闡述它們的理想及勇氣,然后同孩子們一起游戲,讓他們親自感受到它們所喜愛卡通人物的品質,從而在他們幼小的心中埋下理想及勇于奮斗的精神種子,從游戲中體會快樂,從快樂中領悟本質,為他們的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培養出適應當下中國社會的幼兒所應當具備的品質。
作者:李淑軍單位:金川集團公司第六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