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工程類專業有機化學課程教學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課程教學現狀
目前,我校工程類專業有機化學存在的最現實的問題是課時少,如:紡織工程專業有機化學48學時,環境工程專業的有機化學只有32學時,學生要在一學期內學完《有機化學》課程,時間短,任務重。在課堂教學的有限學時內如何為未來的工程型和應用性復合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礎,已經成為我校工程類專業在有機化學教學中亟待解決的課題。工程類專業的有機化學是后續專業課的基礎,通過教學我們發現,部分學生對有機化學的學習有畏懼感,缺乏信心和興趣,并且認識不到有機化學的學習對自身專業學習的重要性。另外,與剛學完的無機及分析化學學習比較,有機化學的學習由于有機物數量大、結構復雜、反應式多且反應條件苛刻和理論相時抽象等原因,學生普遍感到對有機化學的知識難理解,難掌握,更難運用。同時,有機化學教學體系本身還存在諸多挑戰:有機化學由于內容多且課時有限,教授起來很難展開和深入,導致很多知識之間的脫接,內容的跳躍性很大,學生學習起來很容易迷惑,不容易理解,同時教師為了趕進度往往采用"滿堂灌"或"填鴨式"教學,以知識轉移為目的,學生缺乏主動獲得知識的能力,缺乏創新能力;有機化學的新理論、新反應、新方法大量涌視,但是教材的內容更新落后導致傳授的知識有嚴重的老化現象。
二、課程教學探討
如何以傳授知識、培養能力、提高素質為宗旨,通過有機化學教學方法的優化和授課的安排,使工程類專業的學生掌握與專業相關的有機化學知識,是有機化學教師必須思考的問題,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集多種教材之精華,精選組織教學內容",根據教材對教學內容進行優化和補充,做到有所取舍,盡力開闊學生視野;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使得教學內容靈活、巧妙、生動;改革實驗教學,在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學習的同時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實驗培養學生學習基礎理論的主動性和興趣;考核方式的改革,把課程的考核貫穿于教學的始終,考核方式多樣化。
1.實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學會生存》一文中講到:"如果任何教學體系只為持消極態度的人們服務,如果任何改革不能引起學習者積極地親自參與活動,那么,這種教學充其量只能取得微小的成功。"德國教育家第斯多德也說過:"如果使學生習慣于簡單地接受或被動地學習,任何方法都是壞的:如果能激發學生的主動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教師需要明白學生是教學中的主體,要讓學生真正成為主角。在教學過程中要培養學生學習的獨立性和自主性。使學生學會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使學習成為在教師指導下主動的、富有個性的、合作的過程,并學會學習。要真正使學生達到這一目標,關鍵在于教師的"主導",此目標任重而道遠,而又大有可為。教師要把本來屬于學生的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動起來,讓學生用更多的感官去接受知識,用他們自己的經驗與實踐解決遇到的問題,從而學會學習。在我教授的紡織工程專業有機化學課程中,我把含氮類化合物中的重氮化合物、雜環化合物及糖類等后面的章節抽出幾個課時交給他們去講,讓他們自由結合成團隊去翻閱課本,查文獻,準備課件。通過這種方法,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了他們的興趣,內容的掌握更加牢固和深入,同時能培養他們的團隊合作意識,讓他們真正認識到自己的主體地位。通過這種"讓學生走向講臺"的新的教學模式,教學工作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2.課程內容的設計
教學中教師如何引導學生順利地進入"有機化學"這一學科,使學生對有機化學感興趣、具有"有機思維",是有機化學教學的關鍵問題。這需要教師仔細研究教學大綱和教學目標,特別是需要明確工程類專業學生在有機化學方面需要掌握哪些內容,而哪些知識可以簡略。教師還要仔細研讀教材,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以及教材的深度、廣度。不同版本的教材對知識詮釋的角度和深度不同,需要系統地研讀多種有機化學教材和專著,及時關注前沿研究,通過最新的文獻來了解最新的研究熱點和研究方向。在教學內容的編排上,緊跟時代潮流,多媒體課件的設計要以中英文結合的形式,這樣便于學生掌握專業英語詞匯,提高學生專業英語水平,有利于學生閱讀英文教材和文獻,為以后論文的寫作和交流奠下基礎;要關注有機化學發展前沿,關注其發展動態,要把最新的信息及時傳達給學生,使之感覺到目前所學知識實有用的,這里不單單是學科的前沿知識,還包括國家對行業發展的政策及國家的未來發展方向,通過這種大局觀的把握讓學生能夠了解有機化學學科的重要性,增強他們學習的興趣及動力。通過有機化學的授課,我發現第一節課尤其重要,第一節課效果好,往往在以后的教學中會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一節課首先要做的是調動興趣,在我的教學過程中,我不拘泥于緒論,通常以有機化學領域最新的諾貝爾獎開始講起,我會向學生們介紹他們的研究成果,研究思想,及他們的逸聞趣事,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們很快能進入到有機化學這一學科,能很好的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及科研興趣。在第一節課我主要向他們講授有機化學的發展歷史、理論思想及目前研究熱點。在平時的授課中,每節課或每一章節都以章節內容的前沿研究熱點開始。這樣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想有積極的效果。
3.課堂教學的方法
目前,課堂教學中廣泛采用了多媒體教學,多媒體可通過動畫模擬物質微觀結構、空間結構、反應歷程及實驗過程等,將抽象的化學問題簡單化、形象化,不僅可以增加教學容量和信息量,還可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但是,多媒體教學容易造成教學節奏過快,使一些學生的思維跟不上。同時,教學的過程也是老師和學生的交流和溝通過程,過快的教學節奏容易削弱老師與學生間的交流,不利于老師把握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多媒體教學只能是教學的輔助手段,傳統教學中的教授、板書、練習等教學方法至今仍有強大的生命力。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輔助教學工具,不是用的越多越好,而是要用的恰到好處,課堂上應靈活地結合多媒體、實體模型及板書等現代和傳統教學手段的優點,使教學手段盡量多樣化,激發起學生的興趣,創造出良好的教學氛圍。教學中要理論聯系實際,使生活實際和有機化學聯系起來,引導學生對有機化學學習的興趣,同時增長學生們的化學素養。如地溝油,地溝油的煉制工程,通過有機化學專業知識分析它的成分,了解它的毒害性。還有塑化劑,講解塑化劑的主要成分鄰苯二甲酸酯的性質,水溶性,芳香性,由此引出脂類化合物的性質及對人體尤其是幼兒生殖系統的傷害。通過這種案例教學,使學生更加直觀的了解有機化合物的性質,便于他們掌握基礎知識,同時逐步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在課堂教學中,通過提出問題讓學生們討論回答,并且對于回答的同學給予肯定,對于回答的非常好非常有創新性的學生給予獎勵,把獎勵和期末考試成績結合起來,對于那些非常有創新性想法的學生加分,通過這種方式能夠使他們回答問題很主動,對于課堂氣氛的提升牙防好處,而且有利于培養他們創新性思維,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4.實驗教學的創新
有機化學實驗是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通過實驗,不僅要訓練學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同時還要培養嚴謹的科學態度和良好的實驗習慣,此外也鞏固和加深了學生對基本理論的學習和理解。實驗大綱規定的有機化學實驗以驗證性實驗為主,探討性試驗很少,這種模式的主要作用是鍛煉學生的基本實驗操作,讓學生掌握基本實驗技能。雖然說驗證試驗是探討性試驗的基礎,但是對于培養學生的科研創新能力還有一定距離。我在平時的實驗教學中,經常鼓勵學生參與教師的科研工作。科研工作有著較強的探索性和綜合性,所進行的實驗完全不同于實驗課的內容,屬于更高層次的能力培養。學生參與教師的科研工作,給學生提供了從查閱資料、了解科研動態到發現問題,設計實驗,寫開題報告,從而培養了學生解決問題和進行創造性思維的能力。參與科研對學生有很大吸引力,滿足了學生自我實踐創造性的愿望和要求。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學生都踴躍要求利用課余時間和假期參加教師科研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考核方式的改革
為了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工程類專業有機化學的考核上降低了期末考試的比例,增加了多種考核方式,考核包含:論文、平時課堂表現、學生講課和期末考試。通過改革考核方式,讓學生不再突擊期末考試,使學生形成一種理念,大學的學習不只是考試,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培養和綜合素質的提高。通常我會在第一次課布置論文的內容,論文的內容一般是有機化學和所學專業的交叉,并且嚴格要求他們按照論文的格式寫,使他們了解有機化學和他本專業的聯系,提高他們學習本專業的積極性。通過提高平時課堂表現在整個考核上的比例,使學生上課的積極性提高,上課的教學效果更好。把學生講課也納入考核范圍,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很有利。
三.結語
總之,教好工程類有機化學并非易事,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才根據有機化學的自身特點加強教學研究,要時刻關心科學技術前沿的創新成果,不斷地吸取國際前沿領域的研究動態和熱點,以充實教學內容,讓學生能夠了解目前的前沿研究動態和熱點,提高他們的興趣,增強教學氛圍。并結合實驗教學,實現理論與實驗的密切結合。通過設計考核方式,增強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效果。通過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讓學生打好扎實的基礎,使學生成為具有敏捷思維、極強動手能力、具有創新精神和開拓意識的高素質人才。為適應新的教學要求,我們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方面進行了許多探索性實踐,學生通過這樣的教學過程,不僅提高了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而且使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得到了鍛煉。但是,如何進一步提高有機化學教學的創造性,研究如何通過有機化學教學培養創造型人才,還是任重而道遠。對教授有機化學的教師來說,應該不斷努力,勇于探索和實踐逐步提高有機化學教學的水平,研究它的科學性合理性是一條值得探索的有機化學教學模式。
作者:張曉峰呂和坤單位:河南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