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思政與有機化學課程教學的融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有機化學課程中的思政資源非常豐富。針對有機化學的課程特點,梳理“課程思政”的結合點,探索將“思政元素”融入課程教學的策略。采用結合知識點、借助信息技術、引入案例、聯系社會熱點、優化教學設計等方法,以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科學發展觀、嚴謹的科學態度以及辯證的思維品質,達到全方位育人的目的。
關鍵詞:有機化學;課程思政;思政元素
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1]。很顯然,“課程思政”應以專業課程為出發點,運用可以培養大學生理想信念、價值取向、政治信仰、社會責任的內容與題材,對學生進行價值引領,讓學生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才[2]。有機化學是我校面向藥學專業開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該課程對后續課程如藥物化學、藥物分析和藥理學等專業課程進一步學習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有機化學的課堂上可以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即在講授有機化學基礎知識的同時,把其中所蘊含的思政元素在課堂上呈現出來,讓有機化學這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充分發揮其育人功能。本文從有機化學課程特點出發,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挖掘有機化學課程中的思政元素與專業知識的融合點,探索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方法[3]。
1有機化學課程特點
有機化學是人們對有機化合物“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的認識過程中逐漸發展成的一門學科,它主要研究有機化合物的組成、結構、性質、合成及相互轉變的規律[4]。其基本理論和知識將要用于藥學領域,如新藥的研究與開發、藥物合成、質量控制和體內代謝的研究。但有機化學涉及的知識面廣、內容龐雜,學生普遍反映難學、沒興趣。因此在有機化學課程教學中實施思想政治教育,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使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道德素養也獲得較大的提高。
2思政元素融入有機化學課程教學的策略
2.1結合知識點
開展“課程思政”的出發點并不是“思政說教”,而是首先在教材的范圍內將特定的知識點講透徹的前提下,其中所蘊含的思政元素就不言而喻了[5]。比如學生在學習芳香烴部分時,先準確闡述芳香烴的定義,然后再對其結構進行剖析,自然聯系到“凱庫勒發現苯環結構”的名人故事,引導學生在科研過程中注重培養認真思考,仔細觀察的科學素養。另外,在苯環的結構中看似含有三個雙鍵,但它們并不是相互獨立的,而是通過共軛關系形成了大Π鍵,使得苯環表現出很好的穩定性,此處可以啟發學生要學會用辯證的眼光看待事物,即整體與部分是辯證統一的,整體居于主導地位,統率著部分,具有部分不具備的功能,部分離不開整體,要求我們樹立全局觀念,立足整體,統籌全局,實現最優目標。在學習不飽和烴類的化學性質時,加成反應是不飽和烴的重要性質之一。學生理解了該反應的實質后,可以引入生活中常見的人造奶油的生產原理,它是利用不飽和烴的氫化反應將無害的植物油變成了有害的反式脂肪酸,而攝入過多的反式脂肪酸,則會增加人們罹患冠心病和導致血栓的風險。類似的,學生在學習醇類化合物時,要掌握醇類的化學性質,此時可將醇類化合物的氧化延伸到人體內物質的變化,即乙醇在體內也可發生氧化反應生成乙酸,進而被機體同化,但長期過量飲酒會造成多器官損害甚至危及生命。通過這些實例可逐步實現對學生正確生命觀的教育。在學習鹵代烴時,首先要介紹鹵代烴的分類和用途,自然聯系到一種常見的制冷劑,俗稱“氟利昂”,而氟利昂卻是臭氧層的“罪惡殺手”。發達國家已于1996年1月1日,全部停止氟利昂的生產和使用,1999年7月1日發展中國家也開始進入履約期。借此討論可以幫助學生樹立可持續的生態環保意識,增強學生的法制觀念,理解科學發展觀的理念。
2.2借助信息技術
借助信息技術,采用多種教學形式靈活配合的方法,增加課堂的趣味性。課前,上傳預習的資料;課堂上,可以設置測驗、討論等多種形式以增加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作為平時成績的一部分;課后,將重點內容設置為作業的形式讓學生不間斷學習,并完成章節思維導圖,同學互評,完成較好的上傳至學習群,增強學生的榮譽感,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學習興趣。通過微信、QQ、電子郵件等,討論社會熱點或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不僅可以增進師生情誼,還能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狀態,通過教師有目的地引導,可增強育人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2.3引入案例
雜環化合物在自然界的分布非常廣泛,是一類重要的有機化合物。在講授本章內容時,可以導入典型的案例,比如在2008年9月,一則《甘肅14名嬰兒疑喝“三鹿”奶粉致腎病》的報道引爆了“三鹿奶粉”的質量和信譽危機。從最開始的拒不承認到有關部門的介入調查,“三鹿集團”最終承認其產品中含有“三聚氰胺”。其中三聚氰胺則是一個典型的雜環化合物,因其高含氮性可使添加了三聚氰胺的食品蛋白質測試含量偏高,從而使劣質食品通過食品檢驗機構的測試。通過本案例的分析,學生以人為本的意識、價值觀和社會責任感均可得到加強。無獨有偶,一個經歷傳奇的藥物———“反應停”也是很好的案例。學生在學習《對映異構》中手性分子,可以將其導入。作為一種“沒有任何副作用的抗妊娠反應藥物”曾經給很多家庭帶來災難,而當時剛入職FDA不久的凱爾西則使美國人很幸運地逃過了這一全球性的災難,這歸功于她在審批過程中的細心,由此讓學生認識到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敬業精神的重要性。
2.4聯系社會熱點
學生在學習《有機含氮化合物》中亞硝胺類化合物,可以聯系“感謝同學不殺之恩”這句網絡流行語,以復旦大學醫學院黃洋中毒案為反面事例,引導學生正確看待現代人需要面對的各種壓力,比如在校時有學業壓力,社交壓力等,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甲基苯丙胺(冰毒)也屬于重要的有機含氮化合物,在了解其結構及強刺激性和毒性外,可以引入一句口號:“遠離,珍愛生命”,并通過討論告知學生要知法懂法守法。通過介紹嗎啡既是藥物又是,引導學生用辯證的思想看待事物,培養學生辯證的思維品質[6]。
2.5注重教學設計
在學習醛酮的化學性質時,可以通過巧妙的設計教學程序,即先介紹專業知識,然后再給學生布置一個綜合性的課堂討論,比如針對常見的液晶材料的合成,可引導學生利用醛和胺類化合物的加成反應原理設計不同的合成路線,既可以激發學生的探索欲,也可以讓學生獲得部分成就感,同時也幫助學生建立科學思維,培養科研興趣。另外,還可以引導學生在原材料和溶劑選擇時,要考慮輸送、貯存、使用者的安全、廢物處理等環節,啟發學生從更高的角度思考綠色化學背后帶來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如何統一,增強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意識,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3結語
將“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價值引領”作為育人目標,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通過挖掘有機化學課程所隱含的思政元素,再潤物細無聲地將它們融合到專業知識的教學中,實現思政教育與專業知識的傳授同向而行,形成協調效應。創新教學方法,結合多種教學模式,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職業道德和社會責任感,使專業課堂成為對大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1).
[2]喻國敏,李英華,張留學.思政教育融入專業課程的實踐研究-以普通化學課程為例[J].河南教育,2019(7):68-71.
[3]謝兆輝,焦德杰,王麗燕,等.生物化學課程思政融合點的發掘[J].化學教育,2020,41(14):71-75.
[4]陸濤.有機化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6:1.
[5]吳偉,李慧涵.生物類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初探-以生物化學為例[J].微生物學通報,2020,47(4):1191-1195.
[6]段戴平,曾會應.有機化學“課程思政”教學設計案例研究-以生物堿為例[J].大學化學,doi:
作者:胡雪原 單位:重慶醫科大學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