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中學數學教學以退為進解題辦法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在中學數學教學中,“以退為進”的教學策略主要是讓學生在數學解題的過程中,如果遇到了特殊情況,那么就需要先退出特殊情況,避免進入題目的誤區當中,從而重新摸清題目的出題規律,看懂題目,以“以退為進”的方式,幫助學生聯想到其他相同的題型.本文中主要研究了中學教學中“以退為進”的解題辦法,文中首先概述了中學數學教學中的解題能力,然后結合實際情況,對中學數學教學中“以退為進”的解題策略進行闡述,從培養學生良好解題習慣、解題思維、數學思維品質等方面展開討論,幫助學生提高數學解題能力.
關鍵詞:中學數學教學;以退為進;教學策略
一、中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解題能力基本概述
在中學數學解題過程中,學生的解題能力通常是指對數學題目的閱讀和題目的理解程度,在學生解題時,通常會采用適當的方法對題目中所提供的信息進行分析、篩選和加工,然后運用課堂上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自身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對數學題目進行運算.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需要利用自身的運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個人判斷能力等基本數學能力對數學題目進行求解.由此可以見得,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對幫助學生進行數學學習具有重要作用和實踐意義[1].教師在培養學生解題能力時,首先需要讓學生在解題前對知識進行架構,對數學題目中的相應內容進行推理、列式操作、制圖分析,然后得出自己的分析結果,通過這種快速簡單的解題方式,可以幫助學生解答數學題目.在數學題目的解答中,學生還需要確保書面表達過程條理清晰,符合解題規范.根據有關調查研究顯示,當前的中學數學解題教學中,大多數教師對解題中的簡單、合理要求過于重視,但卻忽視了學生對數學題目完備性解答的要求.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解題教學的過程中,通常不會讓學生去檢驗一些無理方程組或是不等式,常常忽視向學生闡明應用題解答過程的實際意義,因此,教師需要在對學生進行解題能力培養時,讓學生養成在解題過后對題目內容進行回顧的習慣,然后繼續根據題目中的材料分析問題.學生在數學解題中,首先需要對題目中的原有關系進行分析和研究,再對自己的求解結果進行檢驗和解答,最后對題目答案進行復核驗算,只有在解題過程中堅持這樣訓練,才能幫助學生養成良好解題習慣,提高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2].3.中學數學教學中解題思維的過程學生在數學解題中面臨一個較為復雜的數學問題時,以學生自身的個人學習經驗對數學問題進行求解,必然是一個復雜且漫長的解題過程.這時學生在解題中如何尋找出具有針對性和有效性的方法,成為解題中的關鍵之處,所以,在數學解題過程中需要做到以下四個階段,分別為理解階段、轉化階段、實施階段以及反思階段.第一,理解階段.學生在數學解題的過程中,首先需要對問題進行充分的了解,這也是數學解題思維活動開始階段;第二,轉化階段.轉化階段主要是指學生在解題過程中逐漸闡釋解題途徑和解題方向,對解題中所采用的策略進行選擇和調整,從而確定數學解題過程中的活動核心;第三,實施階段.在這個階段中學生需要根據題目進行具體求解,在解題過程中需要利用相應的數學解題技巧,通過對數學基本知識的靈活有效運用,并將數學解題思維進行充分表達,這個階段也是數學解題思維活動中的重點階段;第四,反思階段.反思階段通常是學生在解題過程中最容易忽視的一個階段,但反思對學生發展數學解題思維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學生在解題過后對自己的解題結果進行推理和檢驗,便是整個數學解題思維活動的結束,在此階段中,學生可以對自己在解題過程中運用的方法進行分析,不斷提高自身數學解題的正確率.
二、中學數學教學“以退為進”的解題教學策略
在中學教學中“以退為進”的解題教學策略看似是一種“旁門左道”的解題技巧,但是這種解題方法可以節省學生的解題時間,提高數學解題效率.使用“以退為進”的解題方法需要學生具備扎實的數學基礎知識,同時也應具備豐富的數學解題經驗.1.通過一題多解培養學生思維的廣泛性和靈活性首先學生需要在解題過程中,運用一題多解對自身的思維靈活性進行培養,這樣就可以幫助學生在解題中發現數學題目中的多方面聯系和各條件之間的關系,進而從類似的題目中尋找到數學題目的解題方法,并將這種解題方法應用到其他類似的問題中,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在數學解題教學中,通過問題逐步地對學生進行題目的解答,培養學生在解題過程中的思維靈活性和廣闊性[3].例如在求解數學題目y=x/x2+1的單調性這一題時,如果讓學生直接進行題目的解答,那么學生很可能會使用書本上通俗的解題套路進行求解.但是通過一題多解的方式并可以讓學生觸類旁通,首先對該函數的單調性進行判斷,然后任意選取x1、x2、x1<x2,再通過將x1和x2進行殘差比較,來判斷f(x1)-f(x2)的符號,就可以直接得出函數的單調性.與這種解題方法對比,學生利用導數法進行求解更為簡單,同時還可以提高學生對數學解題技巧的印象,進而幫助學生克服題海戰術的毛病.2.在數學教學中由表及里,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在帶領學生進行數學解題時,需要讓學生養成把較為復雜的數學題目信息條件進行簡化處理,并將題目中各信息之間的關聯性進行梳理.同時,學生在解題時還要擺脫傳統解題過程中定性思維的影響,深入地挖掘題目中隱藏條件和隱藏信息,避免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出現解題方法呆板、保守的弊病,提高學生的解題靈活性.數學教師在日常的解題訓練過程中,需重視對學生聯想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不同的題目知識之間搭建相應的橋梁,提高學生對知識的利用能力.例如:學生在解函數題目的過程中,就需要學會運用各種公式之間的平方關系、倒數關系和商數關系這樣就可以更方便的進行解題,在解題“設α是第二象限角,且sin(α+π/4)=-1槡5:求sinα和cosα的值”,在解題的過程中學生就需要通過熟練的使用sin2+cos2=1這一公式由表及里地進行演算,如果在解題的過程中出現分式,還需要將分數改寫為齊次式,再通過分子分母同時除以cosα和cos2α便可以對題目進行求解.再如:在一個果園中有11個小女孩和n個男孩一起去摘蘋果,女孩和男孩總共摘了n2+9n-2個蘋果,假設每一個小孩所摘的蘋果數目相同,那么來判斷是男孩多還是女孩多?這一道題目中學生也需要察覺到果園中男孩和女孩每個人所摘的蘋果數目相同,這樣就可以直接采用多項式的除法進行計算,通過將n2+9n-2是否可以11+n進行整除,或者學生直接通過從1開始檢驗,將所有數字依次帶入便可以完成對該題目的求解.總之,隨著新課程改革在我國中學中的進一步普及,當前,中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致力于培養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和數學素養,同時關于提高學生數學解題能力的有效策略也一直都是我國教育研究中的重點.所以,通過培養學生的數學問題解決能力,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進行數學學習.
參考文獻:
[1]王錫寧.談談高中數學解題中的“以退為進”思想[J].數學教學通訊,2016(06):37-39.
[2]宋濤.突破定向思維,以退為進———例談雙變量問題及其解題策略[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1(37):222-223.
[3]潘文德.以退為進靈活解題———淺析高中數學解題技巧[J].新課程學習:中,2014(01):71.
作者:向貴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