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中學語文教學與創造能力的培育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語文教學培養創造性能力的優勢
寫作必須要有創新意識,從寫作形式到寫作內容都有了新意,才會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因此,寫作教學對于培養學生人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缺乏創新能力,寫作必然陷入俗套與窠臼,創造能力強,才能寫出有新意的耐讀的作品來。口語表達也具有創造性特點“,話有三說,巧說為妙”,同樣一句話,三個人三種說法,能說得正確而又巧妙正是表達能力強的明證,中國歷史中這種例子不甚枚舉,著名的《觸龍說趙太后》就是巧說證明,口語表達能力強,說得巧妙,也正是有創造性的表現。聽的能力和閱讀能力同為吸收別人的信息,聽話要求準確理解對方的意圖,雖然口語表達與書面表達相比通俗一些,但同樣要借助聽話者的知識、生活經驗和語言積累,因此,聽也就有一定的個性化特色,具有一定成分的創性特點。
2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創造力的途徑和方法
既然創造能力與語文學習密不可分,那么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呢?主要有以下幾個措施。
2.1教師要做創造性示范和引導
要讓學生具有創造能力,成為創造性的人才,教師首先自己要有創造性。既要創造性地開展教學工作,不因循守舊,積極進行教學改革,每節課有新意,同時也要在閱讀、寫作等方面,做出創新的榜樣,給學生創造性示范,并且通過自己的創造心得,引導學生進行創造,逐漸形成創造能力。
2.2重視培養學生的獨立精神
創新精神以人的獨立性、獨立思考為前提,盲從和同化思維是是創新的大敵,因此,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學習的獨立性,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不盲從,并能堅持自己獨立的見解,這是培養創造能力的基礎。
2.3尊重并寬容學生的創見
學生的創造性想法,由于限于知識水平,在成年人看來,有許多是幼稚的,但偉大的發明創造都蘊含在這些幼稚的想法中,而且許多發明創造在剛開始都或多或少地含有幼稚成分,火車剛發明的時候就受到世俗的嘲笑,因此教師必須尊重學生的創見,尊重學生的發散思維,寬容學生哪怕幼稚的想法,并給予鼓勵,培養學生創造的自信心,給學生的創造精神一個生存空間。
2.4精心設計富有啟發性的作業,通過作業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
這既體現在作業內容的多角度多層次組織上,也表現在作業形式的多樣化與多類型上。目前部分教輔讀物一味追求標準答案,禁錮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因此,教師要認真設計和選擇作業,多設計啟發性和開放性作業,對于學生言之成理的思考都應適當肯定。
2.5利用第二課堂為學生提供創造力培養的場所
語文第二課堂是對語文課堂教學有力的配合和補充。特別是其實踐性、主體性、靈活性和學習語文知識的多樣性,是語文第一課堂不可替代的。教學實踐證明,語文第二課堂便于學生獲得第一課堂以外的大量新知識、新信息,補充了較固定的語文教材的內容;便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把第一課堂所學語文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形成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更便于因材施教。比如,學生除了課堂上接受語文知識外,在課外通過看電影、看電視、讀報紙、上網、看雜志、閱讀文學書籍等也可以獲得大量的語文知識。因此,開展一些有益的第二課堂活動,對于開闊學生語文視野,培養學生的創造力都是很有幫助的。諸如專題演講會、作文比賽、賽詩會、讀書報告會、故事會、小型記者招待會、小小辯論會、出版手抄報、主辦學習園地、參觀、游覽、采訪等等,均是利用第二課堂培養學生創造力的大膽嘗試,也是培養學生創造能力行之有效的課外語文活動。這些活動可以使學生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創造成果、體會創造的樂趣,從而更進一步發展創造精神。總之,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廣大教師特別是語文教師要適應時展的要求,在教學實踐改革中適時正確引導,不斷創造條件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為國家培養富有創新意識的新型人才。盡管創造能力的培養由于還處在探索階段,難免也會有不足,但從長遠來看,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也必定會給中學語文教學注入無限生機與活力。
作者:蘇剛單位:甘肅省渭源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