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生命教育中學語文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中學語文教學實踐中引入生命教育的思路
在科目學習中,特別是語言學科的語文學習的授課和學習中,教師是可以通過語文教學的實踐引入生命教育的,在語文學科的課本中,由于內(nèi)容的豐富多彩,擁有關于社會的、生活的、生命的內(nèi)容,就該好好利用起來進行好生命教育,那么如何能很好地融合,并在教學中開展和引入,需從以下幾方面展開語文教學實踐:
1領悟課本,學會尊重生命
在語文教學中,要讓學生能夠得到生命教育首先要讓他們能理解生命的意義,不是強勢的填塞教育,可以通過語文課本中的一些課文來體現(xiàn),讓學生感受到,例如在《我與地壇》一文中,作者在雙腿殘廢后經(jīng)常跑去地壇,脫離不出死的念頭,掙扎、彷徨,最后還是選擇繼續(xù)生命。從這一描述和最后作者的正確抉擇,告訴人們,珍惜生命好好活著才是對父母親最大的孝敬和最好的回報,作為健康的中學生,是不是更應該去珍惜眼前的生活,好好愛護自己的生命,引出反問,讓學生自己思考。還有文章《貓》,由于偏見讓一只小貓死去,作者深深地歉疚。對一只動物都如此重視生命,何況是人,所以生命應該是被尊重被珍視的。從這些文中提煉其中心,讓學生能理解生命和重視生命,知道其意義所在。
2敞開心扉,理解感悟生命
每個學生成長的環(huán)境和接受到的家庭教育是不一致的,對于生命的感悟和對一些事物的認識是有差別的,在教師引導學生來感悟生命時,可以先了解學生的認識程度,通過一些課堂的討論來掌握他們的認知情況。在學習胡適《我的母親》時,文章本身要突出母親的不容易。很多學生不知道生命怎么起源,教師可以在課堂中播放一些視頻,例如女子剖腹產(chǎn)的視頻,剪接一部分給學生來觀看,生產(chǎn)的不容易再結合文章中的母親帶孩子成長的經(jīng)歷來反映生命中母親的付出那么無私,愛那么承重,孩子對母親都是最有感情的,可以讓他們課堂上談談“母親給與我生命,照顧我生活,所以我應該……”這樣的討論能激發(fā)學生最深層的情感和最真摯的個人感受,讓學生知道生命本身歸屬于自己,但實際它承載了太多的沉甸甸的愛和付出,我們應該熱愛生命,讓生命在我們有限的時光中體現(xiàn)它正面的價值。
3寫作練習,提升個人感受
在布置關于生命教育主題的作文時,老師可以不用設置固定的文章題目,可以寫關于植物的、動物的、人物的,這些有生命力的都可以成為學生筆下可選的內(nèi)容,最重要的是要通過教師課堂的引導和一些課文的感悟讓學生能夠自主地理解生命的意義。老師在布置作文時,體裁類型可以不做限制,任由學生發(fā)揮,主要是他們能突出生命這一主題就好,當然也可以是根據(jù)某個電視節(jié)目、某個新聞事件的觀后感,讓學生自由發(fā)揮,看看學生的真實認知。當然從這些作文練習中,老師也可以及時地發(fā)現(xiàn)一些問題,學生是否在此認識上是積極的是正面的。在中學生階段,本身除了要關注學生文化知識的掌握之外,也應該留意他們思想意識的成形和心態(tài)內(nèi)心的感受。老師從作文中發(fā)現(xiàn)有學生對于生命有消極認識和想法時也能及時地處理和給予正確的方向指引。
4新聞引入,進行反面教材教育
在語文的學習中,除了課本知識的學習,課外閱讀也是豐富學生語文能力的重要途徑。在閱讀選擇上,老師可以引入有社會效應、民眾關注度高的新聞稿作為閱讀對象,既讓學生拓寬閱讀視野,又能進行良好的實例教育。例如,“復旦研究生投毒”事件,網(wǎng)絡報紙的大量篇幅的報導絡繹不絕,教師可以將相關新聞報導帶到課堂,閱讀后讓學生分析,談個人感受,這個事件不光牽涉到生命話題,還反映出現(xiàn)今教育中一味重視學習而忽視情感培養(yǎng)而發(fā)生的悲劇,老師做出分析再讓學生進行思考并現(xiàn)場談自己的感受,反面教材能讓生命有更深層次的認識。但是這些社會新聞作為閱讀材料引入課堂,教師一定要做好把關,要讓這些新聞能積極有效地指引學生,而不造成負面的成長影響。
二結束語
本文就生命教育進行了研究和探討,特別是在中學的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好好借助課堂及語文教材進行一些教學實踐,來引入生命教育,當然這樣有的放矢的生命教育好過思想政治課上文字解釋生命的意義,而通過一些文章的分享和課堂的討論,讓學生能夠更真切地理解生命的意義,提升學生的生命意識,減少一些不必要的少年的社會問題,讓他們能更早地學會尊重生命、熱愛生命并且不斷提高自身修養(yǎng)和品質(zhì)。
作者:郭延磊單位:河南省南陽市臥龍區(qū)教師進修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