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中學教師與信息技術資源的利用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傳統教學方式與當代教學的不同
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一直在“填鴨式”的傳授知識,一塊黑板、一本書和一支粉筆就組成了整個的教學過程,而學生相應的根據教師的思路,預習——聽課——復習—這種老式套路里。久而久之,學生一直處于被動的接受狀態,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就會相應的減弱,創造力、智力等相關課外活動就會受到影響。這種模式培養不出具有創新意識高素質的年輕人,不能很好的擔負時代的重任,所以教學方式的改革迫在眉睫。
二、新教改形勢下,對教師的嚴格要求
教育部提出“中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標準”的目標是:加強中小教師對技術的理解和應用的自覺性;加強教師信息素養的培養;使中小學教師逐步掌握并不斷提高運用信息技術與專業學科進行有效整合的能力;加強技術對教育的服務支持。因此在教學模式的轉變過程中,對教師的要求是非常嚴格的。第一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和相應專業水平是至關重要的,只有提高了教師的素質,學生才會更以教師為榜樣,名師出高徒;第二實現角色的轉化,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要建立終生學習的理念,不斷給自己充電,實現教師角色的轉化是提高教師素質的重要途徑;第三教師最重要的就是育人,所以要不斷提升其自身的責任感。在信息化的環境中,教師要不斷的提高自身素質,充分運用網絡資源,對自己的要求也要不斷提高,才能緊跟時代的步伐,時刻以全新的角度看待問題,用創新的方式去講課,學生也會相應的提高其自身的學習水平。充滿信心和期待的去憧憬每一節課,充滿好奇的去學知識,用心的去記憶、學習。
三、如何在實踐中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
教師在不斷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也要不斷拓展自己的知識結構,如學習一些相關的教育學原理,教育心理學的知識,教學管理知識,教學教改相應的方法,也可以通過互聯網和教師進行網上交流,參加一些網上的課程,分享一些教育資源,及時調整自己的知識儲備庫!現在科技發達,我們需要借助一些軟件來輔助教學過程:
1、建立交流群:例如在學校的電腦管理系統中建立一個教師群,把教師加為成員,不同年級不同專業,可以進行交流分享心得,組成自己的網絡結構。
2、共享FTP資源:通過校園FTP,老師們可以把自己的資料放在FTP里面,可以隨時存取資料。
3、建立BBS平臺:通過建立BBS平臺,可以把教師的相關課件上傳上去,通過不同的班級區分,供學生下載學習資料。教育部門也相應的提供一些提高教師水平的活動,例如繼續教育培訓,遠程教育培訓。統一組織與自我學習相結合的方式,講解一些現代化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傳統教學方式如何向現代教學方式轉化,聽取一些名校教師的教學經驗,及時分享一些現代化的教學方式和理念,及時的更新自己的知識資料庫,提高運用信息的相關技術,獨斷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質。運用發達的互聯網技術,可以隨時隨地交流教學經驗,尋求教學方案,不斷創新和改革,不斷提高層次,將專業水平和信息技術很好的融合,以實現教學最大利益化。
四、幾點實踐經驗
1、加強再教育培訓的基地,以及增加相應的教育經費:國家加強中小學教師再繼續教育基地及配套設施的相關建設,師資力量再培訓基地為教師提供實踐機會。對于農村中小學教師的教育經費,應該加大投資力度,加強設備的建設,以及增加相應的教學科研經費。
2、優化農村信息化環境,配備一些相應的教學設施:農村相對于城市,教學理念有一些差異,所以不僅要更新農村的教學理念,也要配套相應的教學設施,雙管齊下,共同配合來為教學服務。
3、教育部門加強對教師的再培訓工作:教師要與時俱進,不斷緊跟時代步伐,通過教師的再培訓教育,能夠很好地提高教師專業素養和能力,運用多媒體教學也是有效利用信息化資源的一個很好的途徑,熟練掌握計算機技術,是新時代教師必須具備的條件之一。信息化環境的帶動下,起關鍵因素的是教師,所以教師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教學質量的高低。有效合理的運用信息化教育,再結合教師的專業素養,很好的搭配起來,努力實現教師的專業化教學。多方面多角度考慮,多交流,認識到位,思考到位,不斷摸索,找出適合自己的經驗過程,不斷優化教學模式,讓我們的教學越來越多樣化,學習越來越有趣。我們的前途是光明的又美好的。
作者:蔡孝莉單位:重慶市華鎣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