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初中信息技術的課堂教學評價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真正的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評價是對學生學習進展與行為變化的評價,是檢驗教學目標達成與否的重要手段。從學生的學情出發,以激勵和啟發為手段,設置彈性任務,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達到不同層次的要求,通過評價達到提高學生信息素養的最終目的。
關鍵詞: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評價
信息技術是一門實踐性與操作性很強的學科,以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為宗旨,強調的是學生在信息實踐中的綜合能力,而不是單純的技術能力,這一特點就表明它與一般傳統學科的不同,合理的課堂教學評價顯得尤為重要。
一、課前準備的評價
一堂優秀的課是和課前充分的準備密不可分的。評價教師是否做好了充分的課前準備,看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需要準備的是軟硬件,如最基本的計算機和教學需用的軟件和相關音頻、視頻、圖片素材及有關文檔,教師的演示、學生的操作都離不開計算機和軟件,所以課前教師要為學生準備好機房內的計算機和相關的軟件,特別是學生用于操作的計算機,應該保證能夠正常使用。其次,教師上課前對教材要有充分的準備,對教材充分了解和把握,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任務是什么?重點、難點是什么?教學過程如何設計?各方面都要做到心中有數,教學才有針對性。再其次,教師對學生要有充分的準備,應該了解該班學生前一節課知識掌握情況如何?學生操作技能如何?接受知識速度如何?學生自我學習和思考的能力如何?這樣,在教學過程中才能做到點面結合、輕重有別,因材而施教。最后,教師還要精心準備好學生操作用的練習題、鞏固練習、思考題。現行教材中涉及的練習題目比較少,實用性不強,為配合教學需要,教師要自己動手,準備一些必要的練習題、操作題,讓練習的針對性更強、效用性更大。
二、課堂質量的評價
課堂教學的重點就是課堂,課堂上教師猶如導演,學生是整個過程的主體,整個課堂的教學效果如何,要看導演的處理水平和學生的目標達成情況。
1.重視知識評價,適度無誤
一堂課有一堂課的教學任務,教師傳授給學生的知識是否正確、有無錯誤,是否與教學任務、目標相符,是否超出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是否難易適度,是否前后連貫、先后有序,是否做到了以點帶面、詳略得當。有些信息技術教師將教材上的知識點不論難易詳略,按順序一股腦兒全灌輸給學生,學生學得一頭霧水,課堂收效甚微。相反,一些優秀的信息技術教師卻善于抓住教材中知識的重點,梳理知識點,將知識點加工處理成不同的問題和任務,逐個引導學生解決,如此,傳授的知識重點突出、詳略得當,形式靈活多樣。
2.注重情感評價,增進交流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陣地,需要有效增進師生的情感交流,讓課堂學習在輕松、愉快中完成。有次在講授《制作幻燈片》中的動畫時,有一學生突然插嘴“老師,我還有不一樣的做法”。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插嘴,我面帶笑容對他說:“創新有時候就來自與眾不同,你有不同的見解,愿聞其詳。”學生闡述了他的方法是盒開的動畫,雖然方法只是簡單的區別,但它的作用,一下子吸引了大家的眼球,讓人有繼續看下去的欲望。我抓住契機,面向其他學生,聽聽他們的想法。大家一致贊同他的方法可行,我稱贊道:“真是英雄所見略同。”學生們即刻哈哈大笑起來,整個課堂氛圍都輕松起來。
3.關注因材施教,考慮層次
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的思想,評價要考慮學生的差異,我們要正視每個學生不同的特點及其發展潛力,在評價內容的設計上要注意一定的層次性。在學習的過程中,老師根據學習內容和要求給學生布置制作動畫、演示文稿等任務,讓學生獨立完成,并且保存在自己的博客當中。學生可以隨時修改,逐步完善,老師定期每月對學生博客和班級博客進行瀏覽和評價。另一方面,老師和學生可以在博客、論壇中進行操作層面上的交流。從而有效避免面對單一的評價內容時有的學生“吃不了”,而有的學生“吃不飽”情況的發生,讓每個學生都有所進步,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4.講究教學方法,有效評價
教師要依據學生、教材的實際情況使用恰當的方法,對不同的教學內容,使用相應的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有次講授《WPS演示文稿》時,課堂氣氛比較沉悶,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我便說:“元旦快到了,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想象,用今天所學的知識制作一張電子賀卡送給你的朋友們。”同學們異口同聲說“能!”經過十幾分鐘的時間,一個個五彩繽紛的賀卡出現在屏幕上。再如指法與輸入法的學習,我在機房每臺學生機上安裝了《金山打字通》軟件,讓學生從基準鍵開始訓練,循序漸進地進行指法學習,學生可以從屏幕的提示行上觀察到自己的輸入速度和按錯鍵次數,了解自己的學習水平,做到知己知彼。讓學生們在不知不覺中增加了競爭意識,激發了進取心,指法進步很快。使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讓課堂教學凸顯亮點。
三、教學效果的評價
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綜合性強的新興學科,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照搬,更沒有普遍和現成的規律可以遵循。同樣,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評價的方式方法是多元化的。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需要廣大教師、教學研究人員不斷地努力與探索。一節信息技術課堂上得到底好不好,關鍵還是看實際教學的效果,即學生的目標達成情況。好的課堂結束后學生不但掌握了知識,同時提高了操作技能,培養了多方面的能力,老師感覺教得很輕松,學生感覺學得很愉快。學生和老師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在課堂上很和諧、很默契,共同努力完成了教和學的任務。學期結束,看到學生們從不會打字到達到盲打,能編輯實用的課程表,會做博客的主人,能用Photoshop制作漂亮而風格迵異的個人寫真,會用Flash制作簡單的動畫等等,無不與教學過程和教學時的教學評價密不可分。總之,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評價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也是一個永恒的話題,通過客觀公正地評價新課改下初中階段的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從而不斷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質量。
作者:朱嚴萍 單位:揚州市江都區浦頭鎮高漢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