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企業社會責任成本會計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般來說,在“多元責任論”的基礎之下,企業所必須要參與的社會責任實踐活動可以被劃分成為四個部分,即:(1)對與利益有關人的合法權益進行維護的活動;(2)對企業自身的制度進行建立的活動;(3)與企業的生產經營有直接聯系的活動;(4)對生態環境進行合理保護以及治理的活動。
且這四種活動都會產生與之相對應的四種基本成本維度,(1)維權責任成本;(2)制度責任成本;(3)經營責任成本;(4)環境責任成本。另一方面,依照前幾年“搜狐網”針對廣大社會人士,向他們進行了一次“企業社會責任評價”的問卷調查,從這次的調查數據中,我們可以得知:有59.6%的人認為,“在當前的局勢之下,在我國實行企業社會責任制,讓企業面向社會樹立起良好的公眾形象,是極其重要的”。有57.08%的人則認為,“企業的道德核心,除了貢獻社會之外,還應當要承擔起對廣大市民的人身健康以及安全提供保障的義務,所以,不論是產品,還是環境,企業都應當對其進行合理的保護,而這也正是企業對社會的最基本的一種責任。”其次,針對企業社會責任中最基礎,最迫切的內容的調查結果,還應當依照重要程度的排序要求,將其歸納為:產品安全責任,環境保護責任,公眾安全責任,依法納稅責任,公益事業責任。另外,也有42.4%的人持反對意見,他們普遍認為,“企業最主要的社會責任,就是貢獻社會,多做公益事業。”
由此可見,大部分人都贊同企業所必須要參與的社會責任活動,需建立在“經濟責任維度”的基礎之上,且其的重中之重,則是:(1)對廣大市民的權益進行維護;(2)對職員的利益以及他們的人身安全進行保護;(3)對生態環境進行保護與治理。
二、探究社會責任會計與傳統企業會計
1.相同點分析
不論是“社會責任會計”,還是“傳統企業會計”,它們都存在著三個方面的相同點,即:其一,同主體。前者直接反映出來的是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實際情況,所以它的主體為企業;而后者則是以資金的流動情況,來對企業的生產以及經營活動中所開展的經濟活動進行記錄、分析、確定以及作出相應的報告,所以,它的主體同樣為企業。其二,同會計信息質量和假設要求。在同樣的社會背景之下,前者的會計信息質量和假設要求要比后者多很多,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前者會計信息的使用者將不再只是企業所有者和相關利益集團,還包含更多的社會公眾。其三,同會計核算程序。從本質上來說,這兩者的會計核算程序幾乎無太大差別,都為:(1)對原始憑證進行獲取以及填報;(2)對記賬憑證進行填報和審核;(3)對賬簿進行登記;(4)對報表進行繪制。
2.差異點分析
2.1會計對象方面
社會責任會計,它的對象主要有兩個,一個是企業社會責任,另一個則是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實際情況,它能夠直接反映出企業對社會產生的利弊之處,即:給社會作出的貢獻以及對社會產生的負面影響,并為各級政府部門以及廣大市民提供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情況的基本數據信息,從而幫助除了企業之外的客體,對企業經濟活動給社會做出的貢獻以及產生的負面影響進行詳細的了解。而傳統的企業會計,它的對象則主要是企業生產中所涉及到的所有資金活動,總共有六種,即:收入、利潤、資產、費用、負債以及所有者權益。其次,因不同的國家,他們對社會責任會計都持有不同的要求、標準、認識以及實施方式,所以,他們對社會責任會計的對象表述也都是存在著較大差別的。
2.2會計目標方面
在社會責任會計的范疇之下,企業除了需要向企業所有者以及相關利益者提供必需的會記信息之外,還需要向與企業有關聯的客體作出相應的服務,即:為他們提供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實際情況信息,以客觀的將企業所產生的社會成本以及經濟效益完完整整的表現出來。而傳統的企業會計,它則主要是為了向企業所有者以及相關利益者提供企業的經驗成果、現金流量以及財務的基本情況等會計信息,以直接的體現出企業的內部成本和效益。
2.3會記披露方面
社會責任會記的核算對象是不相同的,且其對會計信息進行披露的方式也存在著較大的差別。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市場的不斷進步,我國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方式主要是通過財務報表中的附注來實現的,且它的披露形式也具有兩種,第一種,利用基本的文字表述法,將企業非貨幣性質的信息合理的表述出來,讓其能夠直接的反映出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實際情況;第二種,利用各類表(主要有增值表,對照表,資產負債表以及社會收益表),將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實際情況合理的表達出來。而傳統的企業會計,它則是借助“四表一注”的方法,將企業的現金流量、財務的基本情況以及經營成效,以貨幣的基本形式客觀的表述出來。
三、結語
總而言之,雖然社會責任會計和傳統的企業會計之間是存在著較大差別的,但是,這兩者之間又有著一種難以分割的內在聯系。且社會責任會計,它是以傳統的企業會計為基礎,在社會不斷進步的過程當中,逐漸衍生并經過多年的發展而形成的,它對當代社會來說,既是一個新型的學科,又是把“福利經濟學”以及“傳統會計學”的企業社會責任觀合理集合在一起的一個學科,它并不是獨立的,而是跟傳統的企業會計相輔相成的。與此同時,在企業的各項社會活動中,它還能夠對這整個過程中所產生的效益以及成本進行合理、有效的分析以及計量,以如實的將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實際情況表述出來,進而向企業內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最基礎的社會責任信息。
作者:黃瀚韜單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經管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