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濕地松造林技術淺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間伐起始年限通常不大于10年,運用下層撫育間伐方式,重點間伐林木分化后的林下被壓木,第1次間伐強度為林分總株數的25%~35%,之后根據林分培育目標及生長狀況,再間伐1~2次,間伐強度為20%~25%。
1造林地選擇
造林地應選擇低山中、下部或低山丘陵,坡度30℃以下,海拔600m以下的崗地、丘陵,以及湖灘、河谷地等背風潮濕、向陽地塊;母巖類型為第四紀紅黏土、板巖、千枚巖、砂頁巖、紅色砂巖、頁巖等;腐殖質層厚度大于5cm,土層深厚、較肥沃、層厚度在80cm以上。筆者認為造林地選擇是引種濕地松成敗的關鍵。
2造林
2.1林地清理
為了方便栽植、整地和幼林撫育管理工作的開展,為新造林打造有利的生長環境,應該開展造林地的清理,把造林地上的所有藤、草、雜灌等全部除掉,并選擇有利天氣開展焚燒煉山。
2.2整地
應該經過松土、翻土和冬天凍垡來提高土壤的理化性質,進而提升幼林成活生長的條件。整地時間通常應在造林前3個月,應該在上一年的12月底前完成,以便全面發揮整地的保墑蓄水作用。為控制水土流失山地造林整地運用塊狀整地和帶狀整地方式,通常運用塊狀整地為主,其規格約為40cm×40cm×30cm;整地應該心土和表土分開,大的石塊和雜根除掉,整出的土壤通過一定時間全面凍垡后進行回土,回土時應先回表土,然后回心土。一般在整地回填土時進行施復合肥或鈣鎂磷肥作基肥,施肥量為每穴300~500g。
2.3栽植
(1)苗木準備與保護。
采選1年生優質濕地松容器苗造林,苗木地徑0.4cm以上,規格高30cm以上。苗木內部的水分平衡涉及到栽植的成活率,所以,從起苗到栽植的過程均應特別關注保護好苗木,應控制好運輸關和起苗關。起苗應打足水再取苗,保護根系不失水,做到不傷稍、不傷莖、不散袋;運輸應該盡量縮短從起苗到栽植的時間,馬上送到造林地,隨起隨栽最佳。
(2)栽植方法與要求。
運用容器苗能夠四季造林,可造林季節多在冬、春兩季。采選細毛雨天氣或陰天栽植。栽前把袋底摳通,栽植時,把苗木扶正,用濕潤土或表土埋苗根,栽植深度通常比苗木根際原有土痕深2~3cm,分層填土打緊踩實,上覆蓋細土略高于穴面呈弧形。運用容器苗造林栽植確保成活率關鍵技術是運輸、起苗、栽植均應控制容器袋土散落。
(3)初植密度。
濕地松的栽植密度根據經營目的的不同各不相同,濕地松適宜的初植密度為每667m2133~166株,其紙漿材林、油脂林、中短周期工業用材林為株行距2m×2m,每667m2167株;建筑通常用材林為株行距2m×2.5m,每667m2133株。
3撫育措施
為了增加造林成活率,推動林木生長,增加林木質量,造摘要:間伐起始年限通常不大于10年,運用下層撫育間伐方式,重點間伐林木分化后的林下被壓木,第1次間伐強度為林分總株數的25%~35%,之后根據林分培育目標及生長狀況,再間伐1~2次,間伐強度為20%~25%。關鍵詞:濕地松;造林;技術林后要馬上開展幼林撫育。通常當年松土除草1~2次,第2年2次,第3年1次,撫育時間通常在5~6月、8~9月。松土深度應淺些,不可超10cm。早期濕地松長得較快,在林分郁閉度達0.9以上,被壓木占總株數的20%~30%時,就應開展間伐。間伐起始年限通常不大于10年,運用下層撫育間伐方式,重點間伐林木分化后的林下被壓木,第1次間伐強度為林分總株數的25%~35%,之后根據林分培育目標及生長狀況,再間伐1~2次,間伐強度為20%~25%。
4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能夠提高土壤養分狀況,增加林木生長量,減少成材年限,特別是幼林期間施肥能盡快郁閉,還能提高林木的抗逆性,以達到林木豐產、優質、速生和可持續利用。因為濕地松是菌根樹種,菌根可實際提高土壤結構,提升植物對養分的吸收能力,特別是磷肥,能實際提高林木的抗病力和抗旱力。施肥時一般運用“因地、適時、適量施肥”技術,沿樹冠滴水線(樹冠投影線)外側,在樹干上坡方向挖半環行溝,溝寬30cm、深30cm,平均放入肥料后,放入表土至穴深的1/2后,把肥料與表土拌勻,再覆表土填平,對林分開展施肥培育。
5綜合管理
濕地松通常要求陽光充足,不耐蔭蔽,喜濕不耐漬,生長環境的空氣相對溫度在50%~70%,土壤排水應該良好。在其生長的立地內,其根系可在最高的地下水位線生長最好,在土壤水分接近飽和狀態時須根可最有效地吸收水分,幼齡濕地松在林地土壤含水量接近飽和時生長最佳,成年母樹表現也是這樣。通常7~8月為濕地松水分管理最關鍵的時期,若遇干旱,要馬上抗旱。杜絕任何形式的打枝,可以進行科學修枝,修枝用手鋸做最好,在貼近樹干處,把想除掉的枝條平整地鋸去。
6病蟲害防治
濕地松優良品種的抗病蟲害能力強,應該采選豐產且適生的氣候區與立地條件,通常較少有病蟲害出現。常見的蟲害有松褐天牛、濕地松粉蚧、松材線蟲、松突圓蚧、馬尾松毛蟲、松梢小卷葉蛾、松梢螟等;常見的病害有松梢枯病、松赤枯病、松落針病、松針褐斑病等。濕地松病蟲害防治本著“預防為主”的原則,防治方法:釋放天敵昆蟲或噴灑90%敵百蟲1200倍液、80%敵敵畏1000倍液,或2.5%敵殺死6000倍液等殺蟲劑1~2次開展防治;用百菌清、波爾多液和多菌靈等藥劑開展噴灑防治;人工間伐病株、修剪病梢以及使用煙劑開展綜合防治。
【參考文獻】
[1]潘志剛,游應天.濕地松、火炬松、加勒比松引種栽培[M].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
[2]桂勝.濕地松速生豐產栽培技術[J].安徽林業,2005(2):33.
作者:蔡興俊 單位:安徽省滁州市全椒縣林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