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煤礦機電人員短缺制約的正常生產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結合實際,重點探討了機電人員短缺對煤礦機械化發展的影響及改進建議。
關鍵詞:煤礦機電;人才;制約生產
1概述
近年來隨著煤礦機電設備的不斷更新改造,煤礦機械自動化的水平越來越高。相對煤礦機電設備的不斷更新、提高,機電維修人員的數量越來越少、綜合素質能力不能適應設備更新發展的需要,煤礦機電技術人員的短缺現已制約了煤礦正常生產。
2機電維修人員缺少的原因
2.1個別領導認識還有偏差
過去,煤礦的機械化程度不高,新進高科技設備較少,機電人員施展才能的機會相對較少,與從事生產組織、安全管理的專業人員相比,其在領導心目中的受重視度不夠。如今雖然礦井的機械化程度有了大提高,技術也有了用武之地,但個別領導的觀念仍未轉變,認為機電是為生產、安全工作服務的,始終處于從屬地位,不能與生產專業同日而語,沒有做到一視同仁,公平對待,從而造成了機電人員心理上的失衡
2.2工資待遇低,影響工作熱情
現在在機電隊伍里普便存在著沒有學習專業業務的熱情,誰會的多,懂得多,就干活干的多,但工資不一定能開的多。如我礦二采區電工韓某負責二采區絞車修理、壓風機修理,掘進隊組的供電如有什么疑難問題,隊組電工處理不了了,他還得去處理。但一開工資他肯定沒有任何一個隊組的電工開的多。分配機制的不合理很大程度上遏制了他們的工作的積極性,因此說機制的好壞嚴重影響工作效率。
2.3專業前景不被看好,有很多技術員都改專業
由于現行的管理體制,機電人員可選擇的個人發展空間十分有限,而采礦畢業的本科大學生當兩年技術就可以升到主任工程師,在干幾年就可以當專業副總或是科長,所以有的剛畢業的本科畢業生馬上改成采礦專業。如我礦一名學電氣自動化的本科生改成采礦專業,現在在五采區當一名掘進技術員,另一名學機械工程自動化的本科生改成采礦專業現在在采煤區當一名采煤技術員。從這件事性我們不難看出如果不改變現有的體制,機電專業技術人員的接續問題會很嚴俊。
2.4專業技工學校學生越來越少
煤礦一此董技術的老師父慢慢退休,年輕人員沒人主動學習專研業務,八九十年代還有一此技工類學校的學生來補充煤礦的機電維修隊伍,而現在的家長沒有人愿意讓自己的孩子畢業以后從事煤礦工作。這樣就造成了煤礦機電維修人員的隊伍越來越。
3機電人員的缺失對煤礦機械化發展的影響
3.1先進的機械設備需要有人進行操作
近年來煤礦機械設備不斷更新換代,能否讓先進的設備發揮其應有效應是個關鍵,煤礦井下工作環境差,工作現場復雜,在設備使用上要極其重視,其操作不當,不僅會損壞設備,影響礦井生產,嚴重時還會帶來更加嚴重的后果,威協到整個礦井的安全。優秀的操作人員不僅能熟練的操作設備而且能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為企業創造更大的效益。
3.2先進的設備需要人檢修維護
設備檢修不到位,設備就不會正常運轉,要想把設備維修好,就要懂得設備的性能原理和檢修方法。要想懂得設備性能原理和檢修方法就要有一個懂設備技術、性能、原理的高素質機電隊伍。像我公司很多煤礦井下都存在著拼設備的情況,沒有人去檢修設備,沒有人去維修設備,只有設備拼壞了以后再派人去處理設備。這樣只會造成惡性循環,采掘生產要實現正規循環作業,機電設備的運行使用亦是如此。只有實現正規常態化檢修維護使用,才能更好的保證我們井下正常生產。
3.3高新設備的投入需要尖端性技術人才
隨著礦井高產高效機械化礦井的建立,設備種類越來越多、系統的不斷改造升級,特別是PLC技術,變頻技術大量在煤礦的應用,都對當前的機電從業人員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而原先具備的知識和技能已遠遠解決不了當前工作中出現的問題,而要重新掌握新技術,又絕非易事。像我東海礦現有12臺2.5米以上絞車其中10臺都是變頻調速控制,井下出現變頻故障以后,只有機電科2個人能處理,有的機電科處理不了,只有找廠家來處理,一次主提二段絞車電控出現問題,機電科人員去處理,處理了一個小班沒處理好,沒辦法只好聯系廠家來處理。廠家來到我礦用了6個小時,沒有休息直接入井到現場,只用了兩個小時就把絞車修好。如果我礦有過硬的維修人員可以使故障縮短14小時。
4解決煤炭行業人才短缺問題的建議和辦法
4.1煤炭企業要提高對人才工作的重視程度,尊重人才、支持人才和使用好人才,將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納入企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改革人事制度,制訂必要的獎勵機制,大幅度提高工程技術人員的工資和福利待遇,井下工作的同等級人員的最低工資要高于地面工作的工資。使煤炭井下工作,成為人們向往的職業,形成不經過專業培訓不能下井的制度。
4.2充分發揮企業辦學的積極性,鼓勵煤炭企業整合自辦的職工大學、職業學校和培訓機構,在國家的指導下,舉辦覆蓋中等職業教育與培訓的多功能高等職業技術學院。企業辦學,首先要滿足煤炭企業需要,同時為社會服務。國家給予企業辦學以優惠政策,新辦學校不應延用舊的辦學模式,更不能要求企業辦學大而全。如在招生計劃、招生條件、招生對象以及就業安排等方面給予優惠,允許學校根據煤炭行業和企業實際進行必要的教育教學改革,鼓勵其在教育內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上創新和實驗。
4.3充分利用原煤炭教育資源,繼續為煤炭行業培養人才。國家應拿出政策和具體措施保證有能力的院校能繼續為煤炭行業服務,尤其并入其他高校或合并辦學的原煤炭職業學校應繼續開辦煤炭專業,以發揮師資、設備的優勢,減少教育資源的浪費和重復建設。
4.4煤炭企業主動與煤炭院校聯系,通過各種形式和渠道爭取學校的支持,同時為學校提供必要的人才培養和專業建設支持。煤炭院校也應主動為企業服務,了解企業生產、安全、技術裝備、技術水平、管理政策等情況,及時將最先進、最前沿的技術引進教育教學內容之中。
5結論
因此加大力度提高機電人員的綜合素質,要采取果斷有效的措施,不但要從領導的主觀意識、工資待遇等方面考濾,還要采取走出去,引進來的多種方式。每年選派一批技術骨干到廠家學習深造,每年還要引進一此大專院校及技術類學校的學員來補充維修人員的險伍。只有這樣才能使煤礦機電維修隊伍越來越強,才能大大提高煤礦的開機率,大大提高生產效率。
作者:張繼福 單位:雞西礦業集團東海煤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