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電子商務作為當前應用廣泛的一種商務模式,被各個行業進行了廣泛的應用。隨著農村地區的發展,也逐漸開始對電子商務進行了應用,產生了農村電子商務。本文對農村電子商務進行了介紹,對我國當前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現狀進行了分析,并結合現狀,提出了幾點改善的建議。
關鍵詞:新型城鎮化;農村;電子商務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家加強了對農村地區的重視程度,在2014年,國家就了《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在該規劃當中首先出現了“新型城鎮化”一詞,指的是當前我國現代化建設不僅是一個歷史任務,而且還是我國發展的需求,逐漸擴大我國農村新型城鎮化,會使我國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同時,在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基礎上,互聯網技術在社會中逐漸的普及,使電子商務逐漸地出現在農村地區,為新型城鎮化的發展帶來了一定幫助。但深入研究后可以發現,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當中依然還存在很多的問題,因此,對基于新型城鎮化模式下的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進行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1.概念介紹
1.1農村電子商務的介紹
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經歷了兩個階段,最早期為“農產品+電子商務”的階段,這一階段中主要將農產品與電子商務簡單的捆綁到了一起,而后從該模式逐漸轉變為“城市+農村+平臺”的模式,即利用平臺將農村與城市連接到一起。農村電子商務不僅可以直接將產品的信息傳遞給城市,減少了交易中的中間環節,降低了銷售成本,提高了自己的收益,而且還可以將分散的農戶集中起來,使農民在交易活動中占據主導地位,同時,還可以打破空間的限制,將產品銷售到全國乃至全世界各個角落。
1.2新型城鎮化介紹
新型城鎮化是以城鄉統籌、城鄉一體、產城互動、節約集約、生態宜居、和諧發展為基本特征的城鎮化,使我國城市、農村能夠快速、和諧發展的一種城鎮化模式。新型城鎮化模式的出現,對我國農村以及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具有如下意義:首先,有利于達到城鎮化和現代化的統一。以中小城鎮為中心,能夠繞過大城市的配送,減少了很多的中間環節,減少了運輸過程中的成本,并拓寬了農產品市場,為更好地向城鎮化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其次,構建和諧新農村。在新型城鎮化的過程中,提高了農民本地就業、創業的積極性,解決了“空心村”、留守兒童教育、留守老人養老等問題。
2.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現狀
2.1農業信息化基礎設施應用程度不高
隨著國家對農村基礎設施的重視,信息化基礎設施的建設為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但電子商務在對這些基礎設施進行應用時,程度不是很高。以四川省為例,到了2015年年末,農業網站共有100余個,農產品網站160余家,同時還有農業研究機構、高校建立的平臺,這些網站與平臺為該地區農村電子商務的開展提供了重要幫助。然而從實際上來說,這些網站大多數都只是對信息進行簡單的,農民與客戶無法利用這些平臺完成交易與溝通活動,想要完成交易活動,都需要淘寶、阿里巴巴等平臺介入進來,通過這些平臺來完成教育活動,這種形勢下的電子商務往往無法滿足農戶的要求。
2.2未形成標準化的管理平臺
在農產品中,包括蔬菜、肉類、水果等很多類型,而在每一類型中又能夠分為很多不同的產品,這些產品銷售時,需要根據產品的等級、品質等進行銷售,只有這樣給,才會在不侵害客戶利益的基礎上,使自身獲得最大的利益。而在農村電子商務中,一直未建立出標準化的管理平臺,在對產品進行鑒定時,只有少數產品存在相應的標準,可以科學、合理的評價出產品的等級與品質,而對于其他大多數產品而言,缺乏有效的標準對其進行評價,不能開展系統性的營銷活動,使其無法達到流通的需求。
2.3農村電子商務未形成聚集模式
雖然我國農村電子商務在21世紀初期就出現了,到了當前階段,已經發展了將近20年,但依然未形成大規模的聚集體,對農產品進行銷售時,大多數農戶只是對自己的產品進行銷售,這一問題的存在,導致農村電子商務中,農戶一直處于劣勢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農戶進一步參與到電子商務中,大多數農戶都會選擇現實交易的方式銷售自己的產品。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國家缺乏對電商的規劃,未對部門進行合理的分工,政府部門工作時,都將主要的精力放到了招商上,對農村電子商務的重視程度較低,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趨勢不是很好,無法吸引其他領域的資金注入進來,從而影響了農村電子商務的聚集。
3.改善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途徑
3.1加強對信息化基礎設施的建設
想要農村電子商務在新型城鎮化的基礎上更好的發展,必須要加強對信息化基礎設施的建設。首先,需要通過對農村地區進行調查,掌握用戶對信息化基礎設施的需求,然后根據農戶的需求,對現有的信息化基礎設施進行完善與優化,如增強該地區的網絡建設,為農戶提供更加快速的網絡系統,不僅降低農戶上網過程中的費用,而且提高信息的流通效果,使農戶更好地參與到電子商務當中;其次,在不同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時,還要有效的結合到一起,在全國范圍內構成一個整體,為全國各地的農戶參與電子商務提供幫助。最后,還要加強對信息化基礎設施的監管,及時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與隱患,并利用相應的方式對其進行處理,為農戶提供一個良好的電子商務環境。
3.2構建良好的農村電子商務平臺
只有構建出良好的平臺,才會推動農村電子商務在新型城鎮化模式下更好地發展。新型城鎮化模式下農村電商平臺的建設應將農戶參與電商平臺運行的相關需求予以全面考量,從整個產業鏈發展的角度出發,為滿足農戶基于農村電商平臺的收益提升的需求奠定良好基礎。具體來說,在對農村電子商務平臺構建時,可以采用“雙流式集成”的模式,該模式下,農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在平臺中進行搜索,尋找農具、農藥等生產中的必需品,并通過對所有產品價格、質量的對比,選擇出性價比最高的商品。同時,農戶還可以通過該平臺,將城市市場結合起來,直接形成一個良好的產業鏈,當城市中對某種農產品產生需求后,農戶會與相應的單位簽訂合同,然后根據合同中的內容來完成生產工作,這樣降低了銷售的環節,使農戶更加快速的收回投入成本,另外,還可以利用這一模式,優化物流配送的問題。如該平臺中同一日期內,產生了往返于A市與B村之間的兩個訂單,這種情況下,運輸人員就會合理的對運輸進行安排,首先現將B村運往A市的農產品運送到制定的地點。然后再將A市的產品云回到B村,這樣會提高了勻速的效率,節省了農村電子商務的運輸成本。
3.3加強農村電子商務聚集模式的建立
當新型城鎮化模式中,我國農村地區電子商務發展緩慢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未形成聚集模式,只有改變這一現象,才會推動農村電子商務更好的發展。想要達到這一目標,就需要國家給予大力的支持。首先,國家要加強對電商的規劃,合理的對每一個部門進行分工,確保在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過程中,存在專門部門來負責該項工作,并將世界上先進的電子商務理念與方法向農業人員傳遞,加強農業人員對電子商務的了解,在產品銷售時,能夠主動參與到電子商務當中,為電子商務聚集模式的建立打下良好基礎;其次,國家要在資金上提供支持,通過國家資金注入,一方面介意加強對電子商務聚集模式的構建,另一方面能夠通過國家資金的帶動,吸引其他更多行業的最近注入農村電子商務中,只有這樣才會為聚集模式的建立提供充足的資金。
4總結
綜上所述,在我國互聯網快速普及的情況下,農村電子商務將會是之后農村發展的必然趨勢,合理的對農村電子商務進行應用,可以推動農村更好的向著新型城鎮化的方向發展。在此基礎上,本文對當前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并根據現狀提出了相應的優化對策,為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了一定幫助。
參考文獻:
[1]陸曉鳳,侯明健.新型城鎮化下農村電子商務促進經濟發展研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7(12):276-277.
[2]閆明月.“互聯網+”背景下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研究[J].延邊黨校學報,2017(02):86-88.
[3]葉秀敏.農村電子商務典型“沙集模式”十年發展經驗總結[J].互聯網天地,2017(02):38-40.
[4]鄭舒.新農村電子商務“三位一體”發展模式研究——基于“電商下鄉”大潮[J].現代商貿工業,2017(01):52-54.
[5]于婧,林孔團.區域電子商務與新型城鎮化的耦合協調發展研究[J].青島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04):36-40.
[6]王媛媛.新型城鎮化背景下小城鎮電商物流企業服務能力評價研究[D].安徽大學,2016.
[7]許嬋,呂斌,文天祚.基于電子商務的縣域就地城鎮化與農村發展新模式研究[J].國際城市規劃,2015(01):14-21.
作者:張海波 單位:四川工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