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影響建設工程質量的因素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建筑市場管理不夠規范,主體環節控制力度不夠
不按資質、能力承發包任務,盲目壓級壓價,不遵守科學工期和基建程序,出現了“人情工程”、“關系工程”,加之一些不良行為的影響,給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帶來了先天不足。
(2)有個別設計部門專業設計素質低
又偏重于“薄利多銷”,使個別工程設計質量差,隱含問題多,設計審查不嚴,圖紙會審時又得不到糾正,特別是“三邊”工程,往往在施工后期問題才得以暴露。這是產生質量事故的至關重要的原因。
(3)有個別單位,把一整體工程進行解體分包或層層轉包
使一些不具備相應施工能力的隊伍出現了“小馬拉大車”的現象,有的只顧按設計圖紙施工,而對設計中存在的問題無能力進行診斷和更正,有的根本看不懂圖紙,而采取臨時“招兵買馬”的辦法,尤其是從“掛靠”隊伍上顯得最為突出。不重視主體、結構質量,為了“創優”只在裝修上下功夫,這就給工程埋下了人為的隱患。
(4)有些施工企業,因體制的變化,項目部數量的增多
管理人員組成不夠合理,有的不配套,整體管理素質差,加之部門之間,人與人之間關系不夠協調,不負責任的現象時有發生,更有甚者,施工負責人不注重人的因素,不擅長使用有專業特長的管理人員,而偏重于照顧其三親六友,養一些無用之人。這是導致發生質量事故的一個內在原因。
(5)管理不善,體制不健全,缺乏質保體系和監控措施
不懂科學管理和以人為本的管理,缺少得力的專業技術人員和合格的管理人員,致使在質量上失去了根基。
(6)工程施工負責人偏重于攬活、采購、要賬、銷售等外事活動
對質量管理未放到議事日程,質量意識淡漠,缺乏起碼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對質量說起來重要,干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現象有之;管理混亂,環節失控的現象亦有之。這些現象在個別單位和個別人身上尤其是在已出事單位體現的較為明顯。這是產生質量事故的直接原因。
(7)不顧客觀條件和科學工期
在無可靠措施的情況下,盲目搶工程施工進度,導致中途返工或整體加固,甚至一些質量缺陷靠關系和人情來持平,這種行為和做法是極不道德的。嚴重者是犯罪行為,這種行為做法不但難以保證工程質量,制約質量的提高,而且極易給工程質量留下永久的隱患,這是產生質量事故的一個重要原因。
(8)有些施工部門,依賴思想嚴重
認為有質檢部門、監理部門等,放松了自檢、自控力度,質量責任不明確,施工管理與質量檢查、監督管理關系擺的不正,受一種非政黨觀念的影響,認為“干不完是生產的事,干壞了是質檢的事”,這種不符合客觀實際,不符合科學管理的錯誤意識,必須徹底糾正。誰組織施工,誰必須負責其施工質量;誰設計,誰必須負責設計質量,這是天經地義的事,也是一條最基本的管理原則,違背這個原則就會使整個企業的經營管理向著兩級分化,導致惡性循環。這是產生工程質量事故的一個主觀原因。
(9)工程監理監督部門,部分人員專業技術素質偏低,業務水平差
特別是對新成立的監理單位,人員拼湊現象明顯。有的剛出校門就從事該項工作,既缺乏工作經驗,又沒有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只知道按部就班,而對設計圖中存在的問題,特別對一些結構問題,不能及時發現進行糾正,只注重施工質量,忽視了設計質量,這就導致了質量監督和質量管理上的單一,這是產生工程質量事故的很重要的一個內在原因。
(10)原材料質量難以保證
有個別地區和部門出現了兩種不正常的材料供應行為,一是指令性的“官管供應”,這種供應特點往往是價高質低;二是“私下關系”供應,這種供應方式大都出現在一些管理素質差的單位或部門,其特點往往是以“高價”或低價購置一些材質低或不穩定性材料,這些材料有時檢驗合格,但多數都趨于正常安全儲備系數的下限,這些不正常的行為方式不但給一些部門帶來管理上的困難,更重要的是對保證整體工程質量十分不利。近幾年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施工企業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承攬施工任務非常困難,盡管如此,有個別施工企業還將好不容易承攬到手的任務轉包或解體分包給素質差的施工隊伍。有的以包代管,有的包而不管,有的以“掛靠”的名義進行承包,一項工程有時幾家隊伍施工,由于施工隊伍的素質低,管理跟不上,往往在工程施工中互相扯皮,問題成堆,這種現象雖然不是普遍,但在一些地區或多或少都存在,由此造成的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也是觸目驚心的。這難道還不值得我們深思和悔悟嗎?為規范建筑市場,克服行業中存在的弊端,國家在頒布《建筑法》后,《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該條例不但進一步明確了建設管理程序,而且明確了各自的質量職責和義務。全面貫徹執行好該條例,對履行好我們的職責,盡好我們的義務,進一步開展好我們的各項工作,以促進工程建設質量的不斷提高,具有現實意義和深遠意義。目前,許多企業都面臨著一些困難,尤其是大中型國有企業,要減少困難,除采取進一步體制改革外,更重要的是依靠領導的帶動,嚴格的管理,健康的運行機制,提高產品的一次成優率來實現。企業離不開市場,市場又為企業服務,只有牢牢地把握住市場,用過硬的產品質量贏得市場,才能解除困難,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長盛不衰,才能使企業走持續發展之路。抓好一個行業的質量,特別是“形體”質量,它要比完成好某一項臨時性的工作任務難度大的多,艱巨的多,復雜的多,尤其建設工程,它涉及面廣,波動性大,人為的和自然的不利因素很多,盡管這樣,筆者認為只要一些行政管理部門組織貫徹實施好《建設工程管理條例》和與此相關的政策,利用多種調控手段和激勵措施處理解決好以上不利因素,切實有效地把好三關(勘探關、設計關、施工關),就能有效地避免或減少工程質量事故,保證建筑業向著健康持久的方向發展。(本文來自于《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雜志。《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雜志簡介詳見
作者:張志敏單位:赤峰市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