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要點分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結合混凝土的性質,從原材料準備、混凝土澆筑、養護三方面,闡述了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的技術要點,指出混凝土是土建工程的主要施工材料,保證混凝土的施工質量對提高土建工程施工水平有一定的意義。
關鍵詞: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質量,澆筑
0引言
隨著我國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人們對于建筑工程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而混凝土作為建筑工程的主要材料,保證混凝土的施工質量是確保建筑工程質量的前提。為保證混凝土的施工質量,需要不斷改革混凝土的施工技術,引進新的技術設備和突破新的技術難題,以促進我國混凝土結構技術的進一步發展。
1混凝土的性質
混凝土結構的建筑相較于木結構建筑或者磚石結構建筑擁有更多的優點,如抗壓性能、耐用性能、和易性、抗凍性、抗滲性等。混凝土在澆筑凝固后能夠承載巨大的壓力,這是高層建筑都采用混凝土澆筑的原因之一,更高的強度意味著更多的用處。而由于混凝土是由水泥、沙石和水攪拌混合而成,這使得混凝土在未凝固之前具有一定的流動性,這樣就可以與其他材料進行嚴密地混合,還可以用來填充縫隙。混凝土材料在沒有裂縫的情況下抗滲性極強,因而混凝土筑造的房屋不會出現漏水的問題。凝結后的混凝土不會受溫度的影響,抗凍性能較強,而像木質結構的房屋很容易受到溫度的影響出現熱脹冷縮,帶來整個房屋結構的改變。添加了特殊物質的混凝土能夠做到凝結更快,質量更輕,甚至可以起到隔熱隔音的作用。
2.1原材料的準備
混凝土的原材料是最能夠影響混凝土質量的因素之一,其原材料主要包括水、水泥、砂石,下面逐一進行敘述。水是混凝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混凝土流動性的基礎,水的好壞將直接影響混凝土凝固后的性質,因此攪拌混凝土所用的水要滿足要求。實際攪拌混凝土所用的水不能直接從天然水體中獲取,也不能是廢水、污水或者海水,必須是潔凈程度較高的水。未經過處理的水中含有各種金屬鹽離子和雜質,這些雜質的存在使得混凝土凝結的過程發生變化,或者改變凝結的時間,或者影響了凝結后混凝土的性質。最重要的是水中的各種鹽離子會腐蝕混凝土中的鋼筋,使得混凝土與鋼筋分離,從而破壞整個建筑結構的穩定性。混凝土在凝結后也需要適當的養護,養護工作所使用的水也應該是潔凈的水源,要盡量避免其他水質對混凝土造成影響。水泥在混凝土中主要起粘附性和凝固作用,市場上能夠買到的水泥種類有很多,質量參差不齊,不同標號的水泥的強度、安定性、初凝時間、終凝時間、水化熱、抗滲性以及抗腐蝕性等都有所差異,一般分為通用水泥、專用水泥、特種水泥。需要根據建筑物的設計要求來進行選擇。在進行水泥的采購時,要確定生產廠家有無確定的生產資質,查看水泥是否具備生產合格證,再檢查生產日期,看是否存在過期和硬化的現象。如果已經出現了部分板結或者有小顆粒的現象,則說明水泥已經變質。只有確定水泥的質量合格后才能予以采購。水泥在投入使用之前應該做好預實驗,預實驗的目的是探究最合適的水、水泥、沙石的配比,使凝固后的混凝土能夠滿足強度設計的要求,做預實驗時也要充分考慮到周邊環境,如溫度因素的影響。除上述外,還要控制好混凝土中的骨料質量,水泥的作用是將骨料與骨料粘結在一起,因而骨料承擔著混凝土的主要強度,骨料的強度不過關或者大小級別不滿足要求,均會影響最終混凝土澆筑后的質量。對于骨料的分辨主要是檢查骨料的質地、強度、細度模數、含泥量和有害物質含量。一般要求骨料中的含泥量要低于3%,有害物質含量低于2%,不符合這些要求的骨料應該加以過濾和沖洗,由此降低骨料中的含泥量和有害物質含量。對于粗骨料石子,要著重檢查其質地、級配、針片狀顆粒含量、含泥量及最大粒徑。通常情況下使用1cm~4cm的碎石,卵石一般能用于結構受力部位,嚴禁混有煅燒過的石塊。混凝土所用的粗骨料,其最大粒徑不得超過結構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超過鋼筋間距最小凈距的1/3。在建筑工程中骨料的用量非常大,甚至超過了水和水泥,對此,必須嚴格控制砂石骨料的質量,在預算允許的條件下盡可能選擇高質量的骨料,從而充分保證土建工程的施工質量。
2.2混凝土的澆筑
混凝土的澆筑過程是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中的要點,也是最能夠影響土建工程質量的地方。控制混凝土的澆筑質量主要是控制以下幾個方面:
1)控制澆筑的速度,澆筑過程必須有連續性,大體積混凝土必須一次性澆筑到位,這樣才能夠避免強度上存在差異,而實在無法連續進行澆筑的要預留澆筑縫。
2)由于施工工地與混凝土的攪拌場所往往不在同一地區,混凝土都是要用攪拌車從攪拌場所運送過來,如果混凝土在使用之前出現了較長時間的閑置,可能影響混凝土的最終澆筑質量。因此在使用前要對混凝土的質量進行必要的檢測,檢測混凝土的坍落度等情況,確保混凝土始終處在攪拌狀態,還能夠繼續使用。
3)攪拌過程中應該注意一些關鍵部位,比如鋼筋結構以及模板結構等,這些都是承擔建筑質量的關鍵點,這些地方的澆筑質量一定要得到充分的保證。
4)攪拌和振搗過程要做到規范化和標準化,切不可憑自己的經驗隨意操作,要有充分的質量控制意識,這樣才能夠保證澆筑的質量。
5)對于高層混凝土澆筑來講,由于長管輸送有一定的難度和技術缺陷,使得澆筑的過程中管內的混凝土出現密度不一致的情況,下層混凝土較重,管內堆積了大量的骨料,而上層主要是水泥和水,澆筑后很容易出現混凝土構件不能固化為完整的整體,繼而影響到澆筑的質量,對此,相關人員務必要嚴格注意振搗均勻。
2.3混凝土的養護
混凝土的養護工作是土建工程交付使用前的最后一步,養護工作的效果對于混凝土的質量也有極為重要的影響,因此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應用還應該針對最后養護過程進行嚴格的控制。混凝土養護的主要目的是預防混凝土裂縫的產生,由于混凝土內部存在水化熱,對于大體積混凝土來講水化熱會在內部聚集,使得內部溫度高于混凝土表面的溫度,兩者溫差可以達到數十攝氏度,溫度的巨大差異帶來的熱脹冷縮效應是顯著的,而熱脹冷縮的應力很容易超過混凝土的最大抗拉強度,繼而致使混凝土裂縫的產生。為了避免這種現象,應該盡可能采取相關措施來針對混凝土的結構進行養護,養護的措施依據季節的不同而不同。對于混凝土的夏季養護來講,由于夏季氣溫較高,混凝土外部的水分會很快的被帶走,就會導致混凝土內外的凝結速度不一致,同樣會產生裂縫,因此夏季應該定期灑水降低混凝土表面的溫度,同時做好相應的保濕處理,使得混凝土內外表面的溫度不會相差太大。而由于冬季氣溫較低,混凝土內部的水分容易直接被凍結成冰晶,不僅降低了混凝土的凝結速度,還會直接影響混凝土結構的強度,因此,冬季應在混凝土表面覆蓋草墊,做好保溫措施,防止混凝土內部溫度散失過快。
3結語
混凝土施工技術在土建工程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而這種優勢的發揮需要從施工過程中予以控制。所以,要充分考慮到各個方面可能對混凝土質量帶來的影響,為保證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的質量,還要從原材料準備、混凝土澆筑以及混凝土養護等多個方面進行控制,只有切實做好了這些方面的工作,才能使土建工程質量得到可靠的保證。
參考文獻:
[1]鄧超.對我國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探討[J].城市地理,2014(22):874-876.
[2]翟海明.關于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的若干探討[J].新材料新裝飾,2014(11):179.
[3]李廣榮.試析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J].四川水泥,2014(12):427,436.
作者:趙小軍 單位:山西宏廈建筑工程第三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