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農業科技發展戰略探析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業科技發展戰略探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文章從我國農業對外投資領域與規模、地理位置與物種資源、農業科技的發展和對外科技合作機制等方面闡述了我國農業科技“走出去”具備的優勢,并從開展頂層設計、建設全球農業科研基地、推動發展中國家農業發展和強化農業國際合作人才培養等方面對我國農業科技“走出去”的戰略布局進行了探討,希望對推動我國農業向更高水平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關鍵詞:農業科技;“走出去”;優勢;戰略部署;探討

      農業科技在全球范圍內開展新一輪的革命,生物信息、轉基因技術等新興農業技術發展迅猛,世界科技發達國家以較低價格大量出售農產品,部分技術落后的發展中國家農業現代化進程日益加快,農產品全球產供銷的發展趨勢日益突出,這些都對高度倚重農業的我國構成巨大壓力。我國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后,農業受到的沖擊可能最大,如果我國農業科技不能加速農業的產業化和國際化,不能研發出同世界其他國家尤其是與發達國家相比具有特色或優勢的實用技術;如果我國農產品貿易逆差逐步增大,科學技術滿足不了農產品的對外貿易競爭,那么我國農業就很有可能淪為殖民地農業,國家的農業與糧食安全保障可能會喪失殆盡。我國自實施農業“走出去”戰略以來,對外直接投資規模不斷擴大,被投資的地區也呈現出日益擴大與多樣化的發展趨勢,為實施農業科技“走出去”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同時,對科技“走出去”的需求也愈加迫切。十八大以來,以習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大力推動“一帶一路”建設,推動金磚國家銀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發展銀行的建立,得到部分發達與發展中國家或地區的積極響應,標志著我國將在更高水平、更深層次推動對外合作,而農業是國際交往的重點和熱點領域,也是我國對外交往的重要資源之一,在此背景下,實施農業科技“走出去”戰略,將是破解成本提高、補貼增加和資源環境惡化等多重約束的有效舉措,是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措施,是推動農業向更高水平發展的重要保障。

      1我國農業科技“走出去”的優勢

      從全球來看,雖然我國農業科技發展水平與部分發達國家相比存在著一定的差距,但是與發展中國家的整體水平相比,我國農業在對外投資領域與規模、地理位置與物種資源、農業科技的發展和對外科技合作機制等方面具有一定優勢。

      1.1逐年擴增的農業對外投資領域及規模

      近年來,我國不斷拓展農業對外投資領域和區域,已遍及全球80個國家和地區,從最初的漁業發展到多個行業和領域,涵蓋糧油作物種植、畜禽養殖與加工、農用倉儲與物流體系建設、森林資源開發與利用、園藝設備與產品生產、水產品生產與加工、設施農業、農村能源與生物質能源及遠洋漁業捕撈等,從生產環節逐漸向農產品加工、科技合作、貿易和儲運等全產業鏈延伸。此外,投資規模逐步擴大,近5年農業對外投資年增長率達到18%,與前幾年相比同期對外投資的年均增長率接近48%,增速遠高于國家整體對外投資[4];投資模式呈多樣化發展,從最初的合作開發資源逐漸向合作開發與資本合作經營雙向合作轉變,“走出去”層次不斷升級。

      1.2廣袤富足的地理與物種資源

      農業類型齊全是我國農業的優勢之一,既包括所有的農業行業,也包括寒溫帶農業、赤道熱帶農業、雨林農業和綠洲農業等不同類型區域的農業;農業物種資源豐富是我國農業的另一優勢,國內用于農業生產的種質資源高達上千種,被譽為世界種植業與畜牧業基因庫,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已向國外提供3.6萬余份的農作物品種資源,能夠滿足全球農業科技工作者對不同研究環境與對象的需求。

      1.3嶄露頭角的實用型農業技術

      我國在雜交水稻與雜交玉米育種、動物疫病防控及疫苗生產、生物防治農作物病蟲害等方面的研究與應用居世界領跑地位;在畜禽飼養、旱作農業、覆膜種植和設施園藝等方面,也有很多優勢技術;引進消化吸收的數千種國際先進農業技術,已在我國廣泛推廣應用,并培育了大批具備豐富經驗的“技術移植”專家;挖掘出近50萬份高產、優質、抗病蟲和抗逆育種材料,在此基礎上研發的600多個作物品種在農業實際生產中推廣應用。我國生態農業歷經20余年的發展,已由傳統的精耕細作農業升級發展為精耕細作與先進農業技術密切結合的現代化農業,現代生物技術與工程、農藝技術的結合,促進農業走上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統一的良性循環軌道,形成了中國特色發展模式。此外,我國從事農業科學研究的人員總量位居世界第一,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農業科技能手遍布全國各科研院所與推廣機構,為對外開展技術合作與培訓提供了人員保障。

      1.4占有重要地位的農業科技援外工作

      我國在農業領域通過援建農業技術示范基地、派遣農業專家提供技術咨詢與服務以及培訓技術與管理人員等方式,先后幫助了多個發展中國家提升其農業生產能力,有效應對了這些國家面臨的糧食危機問題,使得我國農業科技在發展中國家有著良好的聲譽。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先后向發展中國家援助農業科技合作項目270余項,派遣援外科技人員2.1萬余人次,舉辦援外技術與管理能力培訓班1500余期,受訓人員達12萬余人次。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科技發展迅速,通過農業技術的進步帶動農產品的供給,由新中國成立初期的長期短缺轉為改革開放后的相對過剩。對外合作的方式也日漸豐富,由初級階段的進出口貿易、外資引入和雙邊項目合作等發展到實用新型技術的援助與國際農業條例的制定等,“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農業科技對外開放格局逐步形成。

      1.5日益強烈的農業科技合作愿望

      21世紀以來,農業科技的重要地位受到世界各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重視,農業科技的國際合作與交流也得到更多的關注,特別是后金融危機時代后,發達國家經濟發展速度減緩,開拓中國市場和吸引中國投資的意愿與需求愈加強烈;而欠發達國家則面臨著投入資金匱乏、農產品供給不足、農業技術落后和基礎設施薄弱等挑戰,迫切需要通過與中國開展農業科技合作,引進先進適用技術以提高糧食生產能力,引進外資以恢復經濟增長,促進農業的發展。此外,國際機構希望通過參考和借鑒中國成功的發展模式和經驗,將其運用于發展中國家實踐,更好地指導廣大發展中國家提升農業生產水平。

      2農業科技“走出去”的戰略部署

      2.1開展頂層設計,加強國際合作

      我國農業“走出去”行動由國家多個部委與金融機構聯合協同管理,在各項工作的及時性與可操作性方面有所欠缺,因此,應在現有部際聯席會議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各部門之間的協調與合作實效。一是建議由農業行業主管部門牽頭,聯合國家商貿、對外合作和技術研發等相關科技主管部門,共同開展農業科技“走出去”規劃的編制,明確未來幾年要實現的戰略目標、合作的重點領域、重點支持的國家和重點合作的內容;二是在現有多雙邊合作機制的基礎上,探索建立運行暢通的國際合作機制,為農業科技“走出去”奠定良好的基礎;三是鼓勵和引導我國科學家全面參與國際組織機構未來5年相關涉農領域的重點研究方向、科學研究內容和項目分配規則的制定,充分發揮我國科學家在多雙邊科技合作中的主導作用,并強化與相關部門的協調溝通,為我國農業科技對外合作營造有利的氛圍。

      2.2建設全球農業科研基地

      優化農業科技全球布局,通過調整、拓展、合并和共建等方式,在發達國家分批次建立海外農業科學聯合實驗室,充分利用世界農業科技資源,增強我國農業科研領域的自主創新能力;以中國農業科學院海外農業研究中心為合作公共平臺,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非洲國家和拉美國家分批次設立農業技術試驗示范基地,集中展示我國先進農業實用技術,促進技術及產品的外銷;在國內構建世界農業科學中心、全球農業技術轉移中心和區域農業科技合作中心,吸引國外農業科研機構在華設立辦事處。以我為主謀劃與國際組織機構或其他國家共同發起多雙邊國際合作重大科技任務,開展國內創新團隊與國外科研力量的協同創新,力爭取得一批能夠有效解決當前農業發展問題的新品種、新技術,突破一批有國際影響力的原始創新成果,躋身世界先進行列。

      2.3推動發展中國家農業發展

      制訂發展中國家科技援助計劃,按國情分類,確定重點援助國家與援助內容,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對中亞、東南亞和南美等糧食基本自給的國家,援助重點是提供增加糧食產量與提高品質的良種、耕作技術或深加工技術、設備,以提升其農產品出口能力;對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缺糧國家,重點援助糧食增產技術,以提高其糧食生產能力,解決饑餓問題。此外,要實施農業技術示范項目,強化項目中的試驗研究、示范推廣和技術培訓等公益性功能,整合資源,充分發揮農業技術示范項目的帶動作用;派遣農業專家赴受援國開展試驗示范和農業技術培訓,提供政策咨詢、規劃建議和技術指導,提升其農業自主發展能力;引導國內科研機構、企業和金融機構等在受援國進行技術投入或資金投入,帶動農業科技“走出去”戰略的實施。

      2.4強化農業國際合作人才培養

      對在農業科技國際合作中做出貢獻的科學家制定獎勵措施,鼓勵更多的農業科學家參與國際合作,引導優秀農業科學家到國際知名科研機構兼職或任職,以加快農業科技國際合作領軍人才與創新團隊的培育,提高我國農業科技在國際上的知名度與地位;強化農業科技國際合作復合型管理人才的培養,選派一批政治素質過硬、專業知識扎實和外語水平高的優秀青年科技管理人才,到國際知名組織、大學或科研院所等學習鍛煉;加大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力度,制定優惠政策吸引出國留學人員回國服務,為農業科技對外合作提供人才支撐。

      3參考文獻

      [1]夏海龍,閆曉明.關于加快實施農業“走出去”戰略的幾點思考[J].中國農墾,2013(11):42-45

      [2]劉春香,閆國慶.我國農業技術創新成效研究[J].農業經濟問題,2012(2):32-37

      [3]趙其波,胡躍高.中國農業國際合作發展戰略[J].世界農業,2015(6):178-184

      [4]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國的對外援助[EB/OL].(2011-04-21)

      [5]張陸彪.中國農業科學院國際合作50年[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7

      [6]劉蓉蓉.中國農科院“十三五”科學技術發展規劃[EB/OL].(2015-11-20)

      [7]白世偉,蔣韜,李云伏.農業科技援外項目實現“走出去”的實踐探討[J].農業科技管理,2014(5):31-33

      [8]涂玉琴.擴大對外科技合作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江西省農業科學院開放辦科技的經驗與做法[J].農業科技管理,2014,33(2):30-32

      [9]楊易,于敏,姜明倫.從農業國際合作視角看我國農業科技創新[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3(9):75-79

      [10]李豫新,朱新鑫.農業“走出去”背景下中國與中亞五國農業合作前景分析[J].農業經濟問題,2010(9):42-48

      作者:郝志鵬1董紅敏1金柯2黃丹丹2 單位:1.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2.中國農業科學院國際合作局

      亚洲成a人片在线播放| 免费在线观看亚洲|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 亚洲欧洲无码AV电影在线观看| 全亚洲最新黄色特级网站 | 亚洲精品国自产拍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一区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app| jiz zz在亚洲|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清高APP| 亚洲av无码av在线播放| 怡红院亚洲红怡院在线观看| 国产综合成人亚洲区| 亚洲成A人片77777国产| 国产亚洲精品资在线|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a| 国产成人麻豆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第六区|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手机在线观看| 亚洲爆乳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综合日韩亚洲精品色| 亚洲国产高清人在线| 亚洲国产综合第一精品小说|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4| 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 亚洲熟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导航| 亚洲精品理论电影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最大的黄色网| 亚洲JLZZJLZZ少妇| 亚洲精品成a人在线观看| 亚洲熟妇丰满多毛XXXX| 亚洲国产综合专区电影在线|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成人蜜芽|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浪潮 | 亚洲动漫精品无码av天堂| 亚洲砖码砖专无区2023|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va亚洲va日韩不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