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瓜類果斑病發生狀況及其防控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瓜類果斑病發生狀況及其防控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本文作者:王曉青1楊揚1趙朔1黃婭藍2羅來鑫2作者單位:1.北京市植物保護站2.中國農業大學植物病理學系

      發生現狀

      1發生地區

      從20世紀80年代起我國就有果斑病為害的報道。1988年張興平等在陜西省合陽縣的新紅寶西瓜上觀察到類似果斑病菌侵染導致的腐爛癥狀[4],1990年張老章等報道在河北、山西發現此病發生在由臺灣引進的新紅寶西瓜上[5],但以上兩者均未能做出詳細的病原鑒定。1998年張榮意等報道在海南省樂東縣和東方縣的西瓜上發現瓜類細菌性病害,并鑒定為噬酸菌屬燕麥種西瓜亞種[6],這也是我國最早確認果斑病為害的記錄。1998年,臺灣西部西瓜上發現類似病害,受害率20%,經鑒定為細菌性果斑病[7]。2000年趙廷昌等報道在內蒙古和新疆的哈密瓜上發現果斑病,經病原鑒定確認為A.avenasubsp.citrulli。1999年新疆建設兵團農六師103團因該病害發生造成經濟損失3000~4000萬元,內蒙古巴彥淖爾盟地區從1996年開始發生該病,2000年7月約10000hm2發病,病株率10%~90%,個別地塊發病率100%,失去商品價值[8]。此后,果斑病在福建、湖南、山東、廣東等多個省市相繼發生。由于各地對病情的認識程度不同,可以推測果斑病的實際發生地區比現有報道可能更加廣布。

      2發生特點

      (1)自然發病寄主種類少,潛在寄主種類多

      果斑病菌寄主主要包括西瓜、甜瓜、哈密瓜、蜜露洋香瓜、網紋洋香瓜等,人工接種條件下也可以侵染黃瓜、南瓜、節瓜、苦瓜、絲瓜、瓠瓜、西葫蘆等葫蘆科植物及番茄、胡椒、茄子等[7]。目前國內報道的自然發病寄主植物僅有西瓜、甜瓜、哈密瓜3種,種類較少。在葫蘆科其他作物上尚未發現該病害的發生為害報道,但不排除現實生產中可能存在病菌侵染后癥狀不明顯,未引起重視等情況。另外,果斑病菌也可能由茄屬植物種子攜帶,如As-souline等報道從進口茄子種子培育的幼苗和進境番茄種子上檢測到A.avenasubsp.citrulli[9]。

      (2)以種子帶菌傳播為主

      雖然果斑病菌可以依靠農事操作、嫁接、灌溉等傳播,但其遠距離傳播主要通過種子帶菌,這是過去十幾年中該病在我國傳播的主要原因。其中部分省市經調查發現,病情發生的原因確是種子來源于疫區或者是種子公司生產基地位于疫區,如劉剛報道2009年山東省安丘市保護地西瓜上發現的果斑病,種子就來源于新疆農人種子有限責任公司(新疆昌吉)[10]。果斑病菌可以存活于土壤、病殘體及田間自生雜草上,但存活時間一般較短,是否能成為下茬葫蘆科作物的初侵染源目前仍不十分明確。Richard等根據將帶有果斑病菌的舊塑料盤(留有基質和病株殘余)貯存在4℃下,63d后檢測不到病原菌,22℃下14d后檢測不到病原菌,貯存于溫室中(24~36℃)1d后即檢測不到病原菌的結果,認為病原菌不太可能隨塑料盤上的病殘體從一個生長季存活到下一個生長季[11]。Isakeit等人1998年在發生果斑病的西瓜田附近,發現citronmelon被果斑病菌自然侵染,這種植物是美國德克薩斯州南部的一種常見雜草,該發現表明果斑病菌可以通過citronmelon這種雜草傳播[12]。

      (3)癥狀表現集中于苗期和收獲前

      果斑病菌喜高溫高濕,瓜類作物生產時育苗一般在保護地內進行,溫度和濕度較高,如果種子帶菌,苗期容易表現癥狀。我國屬大陸性季風氣候,瓜類作物多在夏季收獲上市,此時全國普遍高溫,遇多雨季節果斑病可能在1~2周內快速流行蔓延,最終導致全田果實染病,損失巨大。如果瓜類作物苗期溫濕度條件較低,幼苗在不表現癥狀的情況下可能攜帶病菌,經移栽進入大田。移栽后,如未遇高溫多雨等環境條件,在葉片和果實上可能不表現癥狀,或者癥狀不明顯,不易被發現,這種情況下生產出的瓜類種子也有可能攜帶病菌。

      綜合防控策略

      近年來果斑病在我國一些省市尤其是種子生產基地發生危害,對我國瓜類作物生產已構成重大威脅,一些國外種子生產企業也開始考慮退出中國制種市場。由于該病害主要以種子帶菌傳播,因此我們建議通過各級管理部門、研究機構、公司、種植戶等共同協作,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采取有效措施預防病害發生,減少病害的傳播擴散。

      1政府部門加強檢疫管理

      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應加強對入境植物種子尤其是葫蘆科植物種子的檢疫,一旦發現帶病種子,應當給予銷毀或除害處理。農業植物檢疫機構應加強產地檢疫、調運檢疫和疫情普查監測工作,杜絕從疫區調種,發現疫情后應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集中鏟除銷毀染疫植株,染疫地塊3年內不得種植葫蘆科作物。農業科研機構應加強種子檢測、綜合防控技術研究和抗病品種選育工作,指導和應用于瓜類作物生產實踐。

      2種子和種苗生產單位加強關鍵環節質量控制

      目前國內很多種子公司采取公司加農戶模式,公司把農戶生產的種子收集后進行銷售。這種模式的問題在于農民的技術水平較低,生產操作較為粗放,容易造成病菌的污染。種子公司應對農戶加強生產關鍵環節的技術培訓和統一管理,嚴格質量控制。制種環節:種子生產應選擇氣候干燥的非疫區地塊制種,最好是3年內未大面積種植過葫蘆科作物,制種田與其他瓜類生產田有一定隔離;親本種子要進行高溫或藥劑處理,防止親本帶菌;生產過程中加強管理,定期進行藥劑保護。采種環節:種子采收時選擇健康果實,采收后對種子進行處理。可使用采種前發酵的方法降低種子帶菌率,即種子與果汁、果肉一同發酵24~48h后,種子隨即以1%鹽酸浸漬5min,接著水洗風干,但這種方法可能會降低種子發芽率。也可以1%次氯酸鈣浸漬15min或200mg/kg新植霉素或硫酸鏈霉素浸種2h后水洗風干,這些方法不會影響種子發芽[13-14]。檢測環節:按照國際種子檢測協會(ISTA)標準,種子銷售前,應對每批次種子進行30000粒種植檢測[15],這種方法需要耗費大量種子、土地、人工和時間,國內種子公司實際上很難做到。為克服以上缺點,科研人員研究出血清學檢測方法和基于PCR的多種檢測方法[16],種子公司可根據儀器設備條件選擇合適方法進行檢測,經檢測證實種子不帶果斑病菌后方可進入市場。近年來嫁接技術得到推廣應用,嫁接苗生產日趨規模化和市場化,然而嫁接苗生產的高溫高濕等環境條件非常有利于果斑病的發生和傳播擴散,加強嫁接苗的生產管理成為預防果斑病發生的重要環節;所以嫁接苗生產場所和栽培基質應確保無病菌污染,嫁接材料選擇無病砧木,嫁接工具使用75%酒精消毒處理,選擇滴灌并適當降低育苗棚室濕度,發現疑似病苗及時報告當地植物檢疫機構,經確認為果斑病病苗后應進行除害處理或銷毀,不能做種苗使用。

      3種植戶加強種子處理和田間管理

      播種前進行種子處理能夠有效預防生產過程中果斑病的發生。文獻報道的種子處理方法和藥劑很多,如用1%鹽酸浸種15min后水洗晾干,或3%鹽酸浸種15min、水洗后用47%加瑞農浸種過夜后播種[17],或福爾馬林100倍液浸種30min后水洗3~5遍晾干,或1600μg/mL過氧乙酸處理種子30min然后40℃烘干48h等,也可使用50℃溫水浸種30min[18]。生長期間噴施1~2次殺細菌劑進行保護性防治。可選用53.8%氫氧化銅干懸浮劑(可殺得)800倍液、47%春雷•王銅可濕性粉劑(加瑞農)1500倍液、90%新植霉素可溶性粉劑1500倍液、72%硫酸鏈霉素可溶性粉劑1000倍液等。施藥時應注意不同類型藥劑的的輪換使用,以防病菌產生抗藥性。由于果斑病菌早期能通過雌花柱頭侵染瓜類作物[19],可以使用芽孢桿菌(緩病類芽孢桿菌)、非致病性嗜酸菌、植物附生酵母和熒光假單孢等生物藥劑進行花期保護。灌溉方式宜選用滴灌、地面灌溉,不宜使用噴灌,以減少病菌傳播。田間管理注意濕度調節,降低濕度有利于減緩病害發生。條件許可時應進行輪作倒茬。

      亚洲理论精品午夜电影| 亚洲免费人成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成AV人片在线播放无码| 久久99亚洲综合精品首页 | 在线亚洲午夜片AV大片| 亚洲手机中文字幕| 亚洲欧洲国产成人精品|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免费| 亚洲日韩乱码久久久久久| 亚洲小说区图片区| 亚洲资源最新版在线观看| 亚洲六月丁香婷婷综合| 亚洲中文无码mv|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电影天堂|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花野真一| 亚洲欧好州第一的日产suv| 亚洲av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熟丰满熟妇高潮XXXXX|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 亚洲AⅤ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专区|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精品|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素人| 亚洲色偷偷狠狠综合网| 亚洲日产韩国一二三四区| 亚洲AV永久无码区成人网站| 亚洲国产天堂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视频网站| 亚洲熟妇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va在线观看| 国产91精品一区二区麻豆亚洲| 国产亚洲情侣一区二区无码AV| 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播放| 亚洲日本va午夜中文字幕一区| 亚洲激情校园春色| 亚洲日本在线电影| 亚洲精品无码99在线观看| 亚洲真人无码永久在线| 亚洲国产综合91精品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