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林業病蟲害發生原因及防治應對措施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林業資源是我國生態建設和生態環境維護中非常重要的物質資源,和傳統的農業模式相比,林業的發展具有其特殊性,林木的生長周期較長,空間利用率高,單位面積產量大,而且林業病蟲害發生的原因和特點與農業病蟲害防治明顯不同。基于此,分析林業病蟲害發生的原因,提出相應的預防措施。
[關鍵詞]林業資源;病蟲害;原因;措施
由于現代社會生態環境破壞嚴重,某些部門與人員不重視對林業資源的保護,導致林業病蟲害問題愈發嚴重。所以,如何及時找出我國林業資源病蟲害的發生原因,并且制定科學合理的解決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1林業病蟲害發生的原因
1.1不合理的人工造林
大規模林業病蟲害的爆發就預示著生態系統出現失衡的現象,這與林區中栽培種植的林木品種單一、物種多樣性簡單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人類活動對森林生態系統的破壞是非常大的,人工造林是保護森林資源的重要措施。但是,近年來我國森林覆蓋面積和病蟲害發生面積呈同步增長的趨勢。人工造林的林木品種單一,種植結構不合理現象嚴重,破壞了人工林生態系統的穩定性,致使生態系統脆弱,對病蟲害的抵御能力下降,一旦發生大規模的病蟲害,依靠樹木自身是很難抵抗的。因此,在進行人工造林時,一定要根據造林區域的生態結構和生態環境來選擇合適的林木種類。
1.2防治措施不合理
我國對林業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主要是依靠化學藥品和農藥來完成的,化學防治雖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化學藥品在大量殺傷害蟲的同時也將消滅大量對林木有益的生物,化學藥品的長期使用還會導致害蟲產生抗藥性,長此以往,會使林木生態系統變得脆弱不堪,降低林木的自愈能力,化學藥品的大量使用還會污染土壤和水資源。此外,我國林業病蟲害的防治技術仍處于起步階段,發展進程十分緩慢,根本不能滿足我國林業大規模發展的需要,我國在林業病蟲害方面投入的資金和技術還有待提高。
1.3病蟲害的種類和數量在不斷增加
目前我國林區中發生病蟲害的種類大約有8000多種,比較常見有200種,每年都會爆發由3~5種害蟲組成的大規模病蟲害災難,大規模病蟲害災難爆發的原因在于生態環境整體惡化所致。
1.4林業病蟲害監測工作薄弱
由于我國不重視對林業病蟲害問題的關注,投入的資金和技術相對較少,造成我國林業病蟲害的檢測工作十分薄弱,部分地區根本不能及時發現并預報當地林業中發生的病蟲害災難。只有在病蟲害災難大規模爆發時才會察覺出來。
1.5我國林業從業人員的技術和業務能力有待加強
林業資源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是一項技術性非常強的工作,要求從業人員不僅要掌握相關的病蟲害的防治技術,還需要擁有充足的防治經驗,能夠根據病蟲害發生的種類和規模,結合林木爆發病蟲害區域的生態條件來采取科學合理的防治措施。但現階段,我國專業的林業病蟲害防治人員的整體文化素質和技術水平還有待提高。
1.6防治手段單一
在林業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中,我國的投入力度不夠,欠缺對一些新技術和新設備的推廣和使用力度,很多地方的防治手段落后單一,面對曾出不窮的林業病蟲害的威脅,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而且我國各林業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情況脫節嚴重,在造林、育苗等林業工作方面缺乏統一的安排和協調,在對林業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上處于十分不利的被動局面,部分地區有關林業病蟲害的預防機制存在極大的缺陷。
2林業病蟲害的防治措施
2.1加強植物檢疫和監測工作
提高對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的認知是保護林木資源的重要措施。隨著國際化交流的不斷加強,危險性病蟲害長距離傳播的可能性在不斷增加,如美國白蛾、松針褐斑病等重大病蟲害災難都是通過從國外進口林產品帶入的。所以,必須提高植物檢疫工作的質量和水平,對從國外進口的種子、林木等執行嚴格的檢疫措施,減少病蟲害從國外引入的概率。同時,林業監管部門還要采用科學合理的管理方法,加強對病蟲害的預防和監測工作。綜合考察當地林木覆蓋區域的生態環境和自然條件,做好病蟲害的預防和監察工作,及時預測病蟲害發生的概率和趨勢。做好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林木保護措施,降低和減少大規模病蟲害的發生。
2.2提高林業病蟲害的防治手段和技術水平
面對日益嚴峻的林業病蟲害防治形式和國家對生態環境的保護要求,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積極提高林業病蟲害的防治技術水平,在防治過程中要逐漸禁止使用氧化樂果和甲胺磷等毒素含量較高的農藥化學產品,提高對高效低毒的生物農藥及仿生農藥和植物性農藥的使用力度。加大對生物防治技術和無公害防治技術的研究和實施。例如,我國部門地區采用周氏齒小蜂來防治美國白蛾,利用赤眼蜂來防治松毛蟲等病害,這些生物防治措施擁有十分遼闊的發展空間,而且不會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影響。同時,積極推廣使用飛機、噴煙機等林業病蟲害防治機械來綜合治理病蟲害;利用遙感技術和全球定位系統相結合的方式,實現對美國白蛾、松毛蟲等害蟲的監測。總之,充分發揮科學技術在林業病蟲害中的防治作用。
2.3因地制宜
地使用防治措施對林業病蟲害所采取的防治措施首先應遵循“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樹立健康森林的防治理念,確保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能夠始終貫穿在林業生產和發展的每個角落,降低或減少對化學藥品的使用,積極采用生物、物理、化學相結合的多重防治措施來綜合治理林業病蟲害,當地林業管理部門應對林區內的溫度、通風情況、生物種類及分布等進行詳細的調查,充分發揮林區內有益生物對病蟲害的預防作用,使得當地的自然環境處于一個相對平衡的狀態,提高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和修復能力,實現我國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此外,封山育林、退耕還林等工作可以最大程度地減少因人類活動對當地植被的破壞和影響,通過對當地生態環境和自然的研究來積極營造多樹種直接和諧共存的混交林,不斷優化林木種類的配置,豐富并提高當地物種資源的多樣性,提高林木對病蟲害的抵御能力和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從根本上降低或者減少病蟲害對林木的危害。
3結語
林業病蟲害的防治工作能夠最大程度上保護森林資源,促進提高我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有利于保障我國林業建設始終處于高效穩定的發展階段。
參考文獻
[1]林榮斌.林業病蟲害的發生原因及無公害防治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3(19):169.
[2]龔云華,黃國成,陳秀東.關于林業病蟲害發生原因及無公害防治策略的探討[J].科技致富向導,2012(12):207.
作者:張陽 單位:陽江市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檢疫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