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魚景魚養殖論文:魚景魚生長特性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本文作者:胡華銳張家波常毅作者單位:華中農業大學水產學院
年齡材料的形態與年輪特征
1耳石
微耳石位于橢圓囊內,體積在3種耳石中最大,形狀不規則,略呈橢圓狀。每個微耳石都有一個年輪中心核,位于耳石中部凸起處,更靠近前區。微耳石的前區邊緣有許多波浪狀小突起,后區邊緣呈波浪線狀,從中心核向前后區逐漸凹(圖1-A)。微耳石經打磨后,在顯微鏡下用透射光觀察可清楚地辨別出生長中心核和其外側呈同心圓狀排列的透明帶和暗帶,一個透明帶和一個暗帶構成一個年輪。由于年輪中心核更靠近前區,所以前區的輪紋密集,不易分辨;后區效果最好,背腹兩側的效果次之,所以以后區觀察計數為主,背腹兩側為輔助。
2脊椎骨
大渡裸裂尻魚脊椎骨呈橢圓型,在顯微鏡下可以看到脊椎骨上呈同心圓狀排列的明暗帶,通常脊椎骨外緣的環紋較中心區域要更清晰(圖1-B)。
3不同材料的比較
微耳石磨片讀取的最大年齡為15齡,脊椎骨最大年齡讀數為12齡。將微耳石和脊椎骨的年齡鑒定結果進行比較(表1),結果表明:微耳石上兩次年齡讀數間的誤差在0~1輪,而脊椎骨兩次年齡讀數間的誤差在0~3輪。不同年齡組大渡裸裂尻魚的微耳石磨片讀數的吻合率都在90%以上,最高達到了98.10%;而脊椎骨讀數的吻合率較微耳石磨片均偏低,4+~6+年齡組的吻合率最高為92.28%。
體長與體重的關系
用冪函數方程擬合得到大渡裸裂尻魚體長與體重的關系式為。以lnL為協變量進行協方差分析,雌、雄魚間體長與體重關系存在極顯著的差異(F=105.24,P<0.01),因此不能合并。雌雄魚的b值均與3有顯著差異(t檢驗,P<0.05),表明雌雄魚的生長為異速生長。
生長推算
大渡裸裂尻魚雌、雄魚體長與耳石半徑R的線性方程為。將測量的耳石半徑代入上述線性方程進行計算,求得各齡的推算體長(表2)。對同齡雌雄魚的平均體長進行配對比較,發現相同年齡組雌、雄魚之間平均體長差異極顯著(t檢驗,P<0.01),各齡雌魚的平均體長要顯著大于雄魚的平均體長。
生長方程
以耳石磨片年輪計數為準,各齡退算體長與體重用VonBertalanffy方程擬合生長曲線,體長方程為。根據VonBertalanffy方程求得大渡裸裂尻魚雌、雄魚生長拐點的年齡分別為:8.1齡和6.0齡;對應的雌魚體長和體重為:L=21.06cm,W=129.12g;對應的雄魚的體長和體重為:L=15.18cm,W=51.85g。
在年齡鑒定過程中并不是所有年齡鑒定材料都能得到有效的年齡讀數,不同的年齡鑒定材料在大渡裸裂尻魚的年齡識別上是存有差異的。選擇處理方便、鑒定準確的年齡鑒定材料是成功鑒定年齡的關鍵[12]。耳石的年輪中心核暗區在1齡魚時就已經形成。中心核暗區是由日輪緊密排列而成,其內部相對較亮的環紋也與日輪排列疏密有關[13]。個別耳石磨片中第一年輪的明暗程度可能與中心核區接近,導致年輪的誤判。另外,高齡個體的年輪在耳石邊緣排列緊密,明暗帶間的距離很小,有時將兩輪合為一輪,導致年齡的誤判。本實驗中脊椎骨作為年齡材料,其年齡讀數的誤差主要原因:(1)小齡個體,在早期年輪生長時會出現年輪不完整的現象,可能導致將其當作副輪而不加以計數,出現年齡誤判;(2)高齡個體的年輪在脊椎骨邊緣排列密集,在計數時可能漏記,進而導致年齡的誤差。國內外許多學者對年齡材料的選擇做了比較研究,得出耳石是可靠的年齡鑒定材料的結論。如Erickson用耳石、鱗片和鰭條鑒定了大眼梭鱸[14]年齡,得出耳石比其他鈣化材料能更可靠、精確的鑒定年齡;楊軍山等[2]在對錯鄂裸鯉年齡鑒定中,也得出以耳石計數年輪作為個體年齡更為可靠。本實驗結果顯示微耳石磨片的年齡讀數的誤差在0~1齡之間,而脊椎骨的年齡讀數的誤差在0~3齡之間;不同年齡組大渡裸裂尻魚的微耳石磨片讀數的吻合率都在90%以上,最高達到了98.10%;而脊椎骨讀數的吻合率較微耳石磨片均偏低,4+~6+年齡組的吻合率最高為92.28%,從而得出微耳石更適合用于大渡裸裂尻魚的年齡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