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柏拉圖正義觀對和諧社會的啟示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關于個人正義
柏拉圖在完成了對城邦正義的論述后,轉而又分析了個人正義。柏拉圖認為,城邦正義和個人正義是緊密關聯密不可分的。城邦是由其細胞即個人所構成,城邦正義必須建立在個人正義的基礎上。柏拉圖認為,與城邦中有統治者、輔助者和生產者相對應,個人靈魂中也存在智慧、勇敢、節制和正義四種品質。理智具有智慧的特點,激情具有勇敢的特點,節制則是整個靈魂都應該具有的特點。在個人正義中,節制的含義主要是對個人欲望的控制。柏拉圖用靈魂三分法來分析個人正義。他認為,理智是靈魂的理性部分,統轄著整個靈魂,其作用與統治階層類似;激情與輔助者階層中的勇敢相對應,“激情是理性的盟友”,服從并協助理智。欲望是貪婪的,很難控制的,其對應的是生產者的節制。因此,如果靈魂中的這三個部分彼此和諧相處,理性起領導作用,激情和欲望都接受它的制約,這樣的人就是有節制的。當靈魂中的這三個部分各司其職,不相互干涉,那么這個人就是正義的。由此可以看出,柏拉圖個人正義的理論,不僅是個人的德性,而且是國家和個人的共同德性;這種正義不像個人的道德修養是單向約束的,而是國家和個人的雙向約束和互動;不僅是對個人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對國家的要求。
二、柏拉圖正義觀的價值
柏拉圖是西方第一個系統地論述正義的哲學家,他在《理想國》中對正義的論述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和作用。英國著名哲學家波普爾評價說到:“柏拉圖著作的影響(不論好壞)是不可估量的。可以說,西方思想不是柏拉圖哲學的就是反柏拉圖哲學的,但很少是非柏拉圖哲學的。”但是與此同時,柏拉圖的正義理論也受到了很多當代自由主義者的抨擊,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們對極權統治的擔憂。波普爾的評價很具有代表性,他指出:“在國家這面大鐘里,齒輪用兩種方式來體現其品德。第一種,它們的尺寸、形狀、力量等必須符合自己的工作;其次,每一個都必須安裝在恰當的位置并且必須固守這一位置。第一種類型的品德,對一項特定工作的符合性,將帶來一種差異性,這跟齒輪的特殊任務有關。(各干各的,即差異)有些齒輪(因其本性)大而派上用場,所以是道德的;有些因其堅固;有些則因其光滑。但是固守崗位的美德則是它們共同具有的;而且同時它們對整體而言也是一種美德:被恰當地安裝到一起———處于融洽協調的狀態。對于這種普遍的美德,柏拉圖給它命名為正義。”波普爾擔心的是,柏拉圖把實現正義的理念視為理想城邦的最終目的,由于現實中理想國的設計帶有強烈的烏托邦性質,而且柏拉圖在設計中把維持國家正義的希望寄托在“哲學王”的自我節制上,因而這是靠不住的。實際上,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哲學王”最終往往導向極權主義,進而成為獨裁者,這樣就會對建立在自由、平等、民主基礎上的現代社會造成毀滅性的打擊。筆者認為,柏拉圖的正義看似違背了現代正義思想中的自由、平等、民主原則,但是實際上,柏拉圖并沒有把每個人的等級看作是固定不變的,而且柏拉圖認為三個階層是可以不斷地更新流動的。哲學家之所以能夠在理想國當統治者,因為他最富有智慧和能力,最適合擔當統治者。柏拉圖在《理想國》說:“如果農民個人的后輩中間發現其天賦中有金有銀者,他們就要重視他,把他提升到護衛者或輔助者中間去。”由此,我們可以看到柏拉圖的社會分工并不是從血統角度出發,而是根據每個人的專長和特點作出的分工。城邦的正義不是空洞的,它是通過個人的正義得到彰顯。柏拉圖要求理想國三個等級各盡其責、各司其職,這實際上表達了他對社會統一、和諧與穩定的渴望。
三、柏拉圖正義觀的啟示
從《理想國》可以看出,柏拉圖心目中的“理想國”是通過追求正義來實現的。正義的國家必定是一個和諧的統一整體,正義的價值就是為國家的發展提供秩序的保障,“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因此,“追求公平正義是實現社會和諧的前提,沒有公平正義就沒有和諧。”可見,柏拉圖的正義觀對目前我國全面深化改革,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具有重要啟示的作用。
(一)國家領導階層要牢固樹立“治國為民”的思想柏拉圖說:“一個統治者,當他是統治者的時候,他不能只顧自己的利益而不顧屬下老百姓的利益,他的一言一行都為了老百姓的利益。”雖然柏拉圖主張“哲學王”統治,即精英治國,但同時他也認為治理國家的人要注重人民的利益,并傾其才智為人民謀福祉。因此,作為現今國家的領導階層,首先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個人思想品德,除此之外,還應該具備一定專業水平、組織能力和領導能力。在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過程中,我們更需要各級領導干部,堅持“執政為民”理念,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立足點,而目前正在如火如荼開展中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其本意也就在于此。
(二)國家在改革發展中要兼顧社會各階級和階層的利益柏拉圖在《理想國》中設想,國家的統治者和輔助者階級不能夠擁有私有財產,他們的財產應該屬于國家所有。這樣,統治階級就會以國家利益為重。而廣大生產者可以通過勞動擁有一定私有財產,以此避免與統治階級之間產生貧富差距。而如今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們的許多思想觀念還不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還存在著許多阻礙社會公平正義的觀念,如利已主義、個人主義、享樂主義、特權思想等等;還存在著不同階層人員利益分配不均,貧富差距過大,社會矛盾比較突出等問題。因此,我們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崇尚整體主義,在承認柏拉圖有差異的合理分工的基礎上,要以公平正義原則作為指導思想,重視公共利益分配,全社會建立健全公正、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協調好不同層次的群眾利益,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同時,要關注弱勢群體,抓緊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擴大參保繳費覆蓋面,進而實現公平合理的社會保障功能,讓全體人民共享發展成果。
(三)國家要加強公共教育和道德培育柏拉圖在西方歷史上首倡系統教育理論,他提出了“知識就是美德”的概念,并認為國家只有通過教育才能增強人們的理性和培養人們的智慧、勇敢和節制德行。柏拉圖還認為教育是維護社會存在和發展的重要手段,即“良好的培育和教育在國家中造就公民良好的品質,而具有良好品質的公民再接受教育成為比前輩更加優秀的人……”。因此,在如今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中,如何進一步擴大公共教育的普及范圍、提高教育水平、保證教育公平,使全民素質與道德水平得到普遍提升,日益成為一個十分重要和迫切的問題。特別是學校教育,更要努力做到“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形成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活動的有效形式和長效機制,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應該看到,目前,我國存在的諸多不和諧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根源于人們的思想道德水平近年來的急劇下滑和社會核心價值觀的迷失。因此,我們要從娃娃抓起,注重從小就對他們進行智慧、勇敢、節制、正義德行的培養,以此加強和諧社會的道德基石。
(四)國家要注重培育公民個人健康人格柏拉圖認為個人靈魂的正義,也就是情感和理性的和諧。他把當時雅典社會出現的動蕩、分裂與混亂的原因歸結于個人道德行為的敗壞,并認為保持靈魂的和諧才能實現社會的穩定。因此,在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中,必須重視塑造公民的健康人格,因為,和諧的社會建設成功的基礎在于心理、人格都健康的個人。我們在借鑒柏拉圖正義理念時,必須注重在全社會大力倡導追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進一步加強培育公民的健康人格。只有這樣,才能使于公民在當今社會中面對各種分歧和矛盾時,能夠理性對待,進而維持社會秩序穩定,最終實現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偉大構想。
(五)國家要倡導控制欲望的節制美德柏拉圖推崇“哲學王”的統治包含著理性對欲望和激情的統治,他認為個人靈魂的正義同樣在于最終對欲望的節制。人作為高級動物,都有七情六欲,但如沒有節制的欲望,就有可能把人引向毀滅。中國有句俗語叫“人心不足蛇吞象”,說的正是這個道理。我國社會現在正處于轉型期,客觀存在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不正常的社會現象,會扭曲人們的靈魂,進而導致了社會不和諧、不穩定因素日益增多。為此,重提柏拉圖節制思想,有助于我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如果我們在各種誘惑面前,能夠有所節制和約束,把欲望約束在法律和道德允許的范圍內,那就會免除許多煩惱,并杜絕社會上一些不良風氣對我們的侵蝕,才能做到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諧相處,最終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本文來自于《法制博覽》雜志。《法制博覽》雜志簡介詳見)
四、結語
轉瞬間,2300多年過去了,但是直至今天柏拉圖的公平正義思想依然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因為公平正義應是社會和諧的重要特征和重要保證。柏拉圖在《理想國》中雖然只是抽象地描繪了未來和諧社會的圖,他的這些追求也最終成為了烏托邦,但卻包含著其對未來和諧社會的美好設想。他在《理想國》中提出國家正義、個人正義、和諧有序、賢人治國等等思想和主張,對我們目前全面深化改革,實現“中國夢”都有很強的借鑒意義,也必將對我國改革發展帶來巨大的推動作用。
作者:沙季超單位:華東政法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