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社會保障檔案的發展完善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規范化的社會保障檔案是確保基金安全運營的重要手段。規范化的社會保障檔案是社會保障事業軟成果的總匯,從其自身的憑據作用和查考作用中體現出它的權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著社會保障工作的職權。基金能夠獨立地穩定下來,是與規范管理的社會保障檔案分不開的。社會保障檔案要在實踐中不斷發展完善社會保障檔案是一門科學,它需要得到實踐的檢驗和肯定。目前,我國的大部分社會保障經辦機構都實行了計算機管理,而且在管理水平上都達到了一定的程度,可是,從它提供的信息效能和整體管理水準來看,還是比較低能的,特別是全國還沒有一個統一的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網絡。
在英國,殘疾人可以直接通過電話聯結到社會保障計算機網絡上,獲得所需要的信息。比利時則建立了一個數據庫,把不同社會保障機構所有個人數據統統聯系起來由專業機構管理,提高了信息的交換率。在我國,目前僅僅是一些地區的電話語音信箱中可以查詢到少量的社會保障信息,個別地區建立了信息觸摸屏,可以查詢到個人賬戶的積累額等信息。雖然其信息量微乎其微,但畢竟看到了希望,如果全國的社會保障檔案都入網聯接起來,那么,所有的勞動者都可以方便地查到自己需要知道的社會保障信息,社會保障檔案就會發揮出更大的效用,社會保障事業也將為之推動而發展,可見,社會保障檔案還需要不斷借鑒和發展。同時,社會保障檔案也需要不斷完善。養老、失業、醫療、生育、工傷,以及最低生活保障、最低工資制度、住房公積金制度等項社會保障關系是十分密切的,它是一個十分宏大而復雜的社會工程,社會保障檔案規范化管理就是完成這項工程的重要手段,能夠成為這項工程發展的動力。
隨著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化,加強社會保障檔案的規范化管理,使之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程序化是大勢所趨。社會保障檔案要適應新的社會保障制度社會保障是國家通過立法、在勞動者年老、疾病、生育、傷殘、死亡等原因喪失勞動能力和因失業中斷勞動,本人和家屬失去生活來源時,從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一種制度。社會保障檔案是這個制度本身和這個制度中的各種活動形成的全部檔案的總和。在全面發展市場經濟的今天,社會保障制度要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保障檔案就必須適應社會保障制度的要求。我國社會保障體系建設要求社會保障檔案對職工從就業到失業、再從失業到再就業直至死亡(甚至死亡之后仍需檔案利用,如死亡職工遺屬補助等)進行全面的信息管理。全息管理是由一個一個細胞組成社會保障信息,通過檔案規范化管理將信息庫內的各個無序信息有序化,為完整的社會保障體系配套出一體化的社會保障檔案。但是,就目前的社會保障檔案來說,是無法滿足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需要的。從它的原始性來看,可以說社會保障檔案是一個半成品,根本無法獨立解決問題,使得在社會保障政策的兌現和落實上出現了不少脫節現象。
社會保障檔案要適應新形勢,就必須實行規范化管理。它既不應是各門類檔案的分頭管理、單向發展,也不能是多種門類的松散結合。筆者認為,要適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需要,就必須建立一個社會保障檔案專門管理機構———社會保障綜合檔案館或社會保障檔案信息管理中心。國家建立總中心,各級依次建立分中心,這個機構應設在社會保障資金征繳機構與經辦機構的上級機關內(以政府的獨立機構為宜),它既是業務指導部門,也是行政管理部門,對內指導所轄業務范圍內的所有機關、團體、企事業、個體工商戶,以及檔案托管人員等所有經濟組織與個人的社會保障責任單位的社會保障檔案(包括個人檔案)工作,它可以調閱這些單位與個人的社會保障業務檔案,并直接承擔社會保障檔案信息全面開發利用的責任。以信息中心為依托,應建立覆蓋全國的社會保障信息服務網絡。按照社會保障信息化全國性的標準與規范,以“統分結合、遠近兼顧”為原則,建立全國社會保障體系網絡系統。社會保障資金的繳納、記錄、核算、支付以及查詢服務等,都應納入計算機管理系統,并實現全國聯網。人社、財政、民政、稅務、統計、公安等部門要根據各自的職能,開發、研制和利用社會保障管理和服務軟件,規范服務,理順機構,配備專門的技術人員,實行業務網上操作,建立健全網絡傳輸和查詢系統。社會保障計算機網絡建設應全國統籌規劃、統一安排,做到軟件統一、硬件設備配置統一、網絡之間接口標準統一、數據傳遞方式統一,建成便于利用的全國社會保障計算機網絡系統。
檔案是社會保障管理的重要方面,這是一個需要引起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人士十分重視的問題。任何事情領導重視與不重視其結果會大不一樣。各地應成立由政府主要領導牽頭,有關職能部門參加的社會保障信息網絡建設領導小組,統一協調各部門的工作,以期盡快建成社會保障信息網絡。這樣既可以解決社會保障檔案原始性和分散性的不足,又可以與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相配套,它必然要隨著社會保障制度的發展而發展,隨著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深入而進一步顯現出其強大的生命力。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是經濟結構調整的迫切需要。隨著勞動力流動的逐年增加,這就要求我們加快改革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加快城市化進程,逐步消除導致城鄉勞動力身份判別的制度壁壘,打開城鄉勞動力流動通道,逐步建立起以社會保障關系代替戶籍關系的城市管理格局,勞動者流動到哪里,社會保險關系就轉移到哪里,社會保障檔案就跟蹤到哪里,建立起以社會保障號碼、指紋信息檔案等為主要內容的動態社會保障檔案,完善社會保障檔案管理,為社會保障體系的全面建立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通過一系列措施,最終建立起完善的社會保險體系,使廣大勞動者能夠人有其崗、崗有其酬、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失有所助、安居樂業。
作者:劉靜單位:威海市人力資源公共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