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社會實踐在實踐育人中的作用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2012年國家教育部等7部門聯合下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校實踐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見》中提出要統籌推進實踐育人各項工作,系統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把社會調查、志愿服務、公益活動、勤工儉學等社會實踐活動作為實踐育人的有效載體。由此可見社會實踐在整體實踐育人中的重要作用。
一、社會實踐在實踐育人中的作用
1.社會實踐是大學生思想教育的有效方法
學生在社會實踐中親身體驗、了解社會,認識社會。從單純的校園生活到復雜的社會環境,能夠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增強明辨是非的能力。近年來威海職業學院每年組織大一新生參觀定遠艦、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活動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2.社會實踐是提高學生個人綜合能力的有效途徑
大學生在社會實踐過程中,通過觀察、分析、歸納、總結,提高認識事物思考事情的能力,通過走進社區、深入企業進行社會調研,參加勞動,服務他人。他們接觸社會,在人與人打交道的過程中,學會文明禮貌、提高道德修養,鍛煉了組織交流能力,分析處理問題的能力,同時運用專業知識幫助他人服務社會。寒暑假社會實踐中,學生到農村種子站,了解當地農民種糧情況,從家庭收入構成、農產品增收等問題進行了調查;到幼兒園支教,幫助兒童學習英語,照顧他們生活,到敬老院做義工等等。
3.社會實踐有利于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
90后大學生作為獨生子女的一代,經常以自我為中心、依賴他人,好高騖遠;而且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學校學習,缺乏對社會的認知和實際生活經驗。所以在社會實踐中學生在超市、電子廠、旅行社等勤工儉學,雖然過程辛苦,卻可以在與社會的接觸中更好地運用所學知識,更多了解哪些方面存在欠缺,在與同事、顧客等的交往學習過程中增強了自身社會閱歷,增加了社會經驗,更多的了解社會,獲得工作經驗,為進入社會做準備。同時通過社會實踐能夠找出自己的差距和不足,對于專業知識和個人發展有更清晰的認識,為新的社會角色做好心理準備、思想準備、專業準備和生活準備。
二、目前社會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按照“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的指導方針,學院系部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對引導學生積極向上的學習生活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我們在調研中也看到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和不足。綜合起來有以下幾方面:
1.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參與性不高
學生作為社會實踐活動參與的主體,有些學生覺得參與社會實踐浪費時間,沒有實際效果;有些學生認為是形式主義,勉強應付等。各種原因導致學生對社會實踐活動積極性不高。從社會角度來看,企業出于自身經濟利益的考慮,認為實習學生不能創造很大的價值,工作缺乏長期性而拒絕學生去實習;有些企業不能給予安全、勞資方面的保障使學生不愿意去參加實習。
2.活動組織不規范
社會實踐活動需要學院和系部層面共同組織開展。從學院來看,缺乏對社會實踐活動的總體指導和宏觀統籌安排,對于各類資源整合不夠,從而造成資源的浪費。作為系部活動,大部分以學生干部牽頭,學生自愿參加,缺少對參與者的選拔、培訓。同時在活動中,缺乏對參與人員的安全保障等。
3.評價機制不完善
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后,通常提交社會實踐報告或者單位證明材料,對于優秀的學生給予表彰。但是對于社會實踐是否真的開展,效果如何僅憑實踐報告等材料是無法全面衡量的。如何建立一套完整的監督評價體系,對于促進學生社會實踐的積極性,提高社會實踐的效果非常重要。
4.活動缺乏創新
一提到集體社會實踐活動,學生們就會想到在校內撿垃圾、主題宣傳簽名活動、幫助整理圖書館書籍等校內活動,中小學支教、慰問敬老院老人等校外活動。活動形式的單一以及內容的不豐富導致學生參與積極性下降。缺乏良好的活動平臺以及優秀活動項目的可持續進行,都使社會實踐活動缺乏創新。
三、完善社會實踐體制,更好發揮育人作用
1.加強組織領導
學院層面可以加強與各系部之間的溝通聯系,整合活動資源,從宏觀上把握社會實踐活動的運行;對活動給予資金支持和安全保障。選拔優秀指導教師,包括專職輔導員、任課教師、社會外聘教師等,通過交流、討論、學習,提高教師對活動的指導能力。
2.整合資源平臺
充分發揮社會實踐的育人功能,離不開學院和社會的緊密協作,要加強高校間的溝通聯系,拓寬就業實踐基地、愛國教育基地、志愿服務基地、社會實踐基地等多類型社會實踐基地平臺,爭取企業、社區等各種社會支持。同時也要多發揮社會實踐平臺的作用,達成校企合作的雙贏模式。
3.健全評價機制
在活動前注重參與者的選拔和培訓,活動中要進行指導和監控,活動后要獎勵在社會實踐中表現優秀的集體和個人,并大力宣傳,發揮正能量作用。把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成績作為貧困生認定、發放獎助學金、評獎評優、推薦就業等重要依據。
4.創新活動形式
社會實踐活動應了解學生的興趣,結合專業特長,了解社會需求,把社會實踐日常化、長期化、多樣化。同時把社會實踐與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學業生涯規劃、校園文化生活緊密結合,多措并舉組織開展有益于學生身心成長的各類實踐活動。
四、結語
總之,通過調研發現目前高職院校中開展的社會實踐活動比較豐富多彩,在學生成長成才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存在的問題和面臨的挑戰也是不容忽視的。作為社會實踐活動的組織者,應該緊跟社會發展和就業需求,與社會、行業、企業聯動,開設更加具有吸引力的活動,帶動廣大學生更加自覺、主動、積極地參與到社會實踐中來,使社會實踐成為高職育人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一環。
作者:柳文杰 趙楠 單位:威海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