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商科高校汽車營銷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商科院校汽車營銷專業面臨的困境
1.汽車營銷專業現狀
“汽車營銷”是河南牧經學院營銷系的重點建設專業,成立于2005年,現有學生450人,汽車營銷教研室有教師8人,其中副教授2人,講師2名,高級實驗師1名。2011年“汽車營銷”專業被教育部確定為“中央財政支持提升專業服務產業能力”項目。校內現有汽車營銷綜合實訓室、發動機拆裝實訓室、電控發動機實訓室、汽車底盤與電氣實訓室和汽車美容養護中心,校外有河南長江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河南新凱迪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等10余家實訓基地。畢業生就業主要集中在鄭州及周邊地區的汽車4S店、維修服務企業、二手車和汽車租賃企業等。
2.面臨的困境
我們對“汽車營銷”專業畢業生就業狀況進行的跟蹤調查表明:畢業生一次就業的專業對口率從2010年開始下降,從2010年的59%持續下降為今年(統計截止到2014年3月)的不足40%。從就業結構上來看,專業對口的畢業生中從事汽車后市場工作的比例在不斷上升,已經從2008年的不足25%上升到2014年的51%。“汽車營銷”專業性很強,河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和河南職業技術學院該專業畢業生的對口率都穩定在80%以上。專業對口率的不斷下降和就業結構的變化反映出汽車市場的人才需求已發生了較大變化,而商科院校的人才培養模式未能適應這種變化,我們必須重新審視和定位該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
二、原因分析
1.汽車市場轉型發展,后市場崛起
2011年以來,中國汽車市場結束了迅猛增長的“黃金十年”,進入微增長階段。汽車銷售增速明顯放緩,多個品牌的新車銷量停滯不前,經銷商利潤不斷下降,生存壓力增大,汽車市場的發展面臨轉型。而隨著汽車保有量的不斷攀升,汽車后市場的價值開始凸顯,并日益受到各方的重視。汽車后市場是指圍繞汽車使用過程中的各種服務業,是汽車產業鏈的有機組成部分,主要分為四大行業:汽車維修及配件業、二手車行業、汽車金融(保險)業和汽車美容養護業。來自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末,我國汽車保有量達到1.37億輛,汽車后市場的營業額增至6000億元,年增長率達到26.9%。2015年中國汽車后市場產值有望達到7500億元,位居全球第一。目前新車銷售仍然是我國汽車經銷商的主要利潤源,所占比重超過50%,售后服務約占40%,另外10%包括汽車金融、二手車等其他業務。而在歐美成熟汽車產業鏈的利潤分配中,僅有5%的利潤來自新車銷售,汽車后市場的利潤則超過50%。隨著新車銷售進入微利時代,單一的整車銷售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大型4S店持續發展的需要,盈利模式亟需變革。2011年以來,各個品牌經銷商紛紛轉戰汽車后市場,加強維修保養服務、二手車、汽車配件和金融業務。汽車產業的轉型升級,對汽車后市場的人才質量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對專業內涵認識不足,人才定位狹窄
當前商科院校對“汽車營銷”的內涵認識不足。汽車營銷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上的汽車營銷與汽車服務的內涵接近,不僅包括市場調查、營銷策劃、廣告宣傳、汽車銷售(包括整車和零部件),還包括汽車使用過程中的售后服務、汽車保險與金融、汽車租賃、汽車轉讓和汽車文化等內容;狹義的汽車營銷僅指汽車產品的市場調查、營銷策劃、廣告宣傳和銷售(包括整車和零部件)等內容。河南牧經學院“汽車營銷”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側重于整車和零部件營銷,著重培養汽車(新車)銷售、策劃和經營人才,定位狹窄。這既不能滿足汽車后市場廣泛的崗位技能要求,也不利于畢業生的就業與職業發展。前幾年汽車市場發展迅速、銷售人才供不應求時這種矛盾并不突出,一旦市場遇冷,畢業生就業壓力就會迅速放大。因此商科院校在確立專業的培養目標時,應把握好“汽車營銷”專業的豐富內涵,重視汽車后市場的人才需求,不僅要重視營銷方向,更要重視技術服務方向,將人才培養定位于“汽車流通中的營銷與服務”,即培養的是“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人才,而不僅僅是銷售人才。
3.人才培養類型多,但特色方向不明
大多數商科院校比較重視汽車營銷或汽車金融方向的人才培養,但多有雷同,缺乏特色,競爭力不強。本課題組進行的“河南汽車企業人才需求狀況調研”表明,“汽車營銷”專業的就業方向面向整個汽車市場,包括汽車銷售服務企業、金融保險企業、二手車公司、汽車租賃公司、零配件企業等,崗位類型眾多。人才類型有營銷人才、美容養護人才、金融保險人才、二手車交易人才、鑒定評估人才、汽車租賃人才、汽車電商人才和汽車文化人才,其中緊缺人才為汽車營銷、維修服務、金融保險和二手車評估人才。人才培養目標的多類型,也造成了“汽車營銷”專業建設的多方向性。明確重點專業建設方向,構建差異化的人才培養模式,突出特色,是商科院校辦好“汽車營銷”專業的關鍵。
4.辦學基礎薄弱,人才培養水平不高
“汽車營銷”專業轉型發展要求加大汽車后市場所需人才的培養力度,但是與辦學歷史悠久的汽車類高職院校相比,商科院校的“汽車營銷”專業普遍存在著開設時間較短、辦學經驗不足和師資力量薄弱等問題,特別是汽車技術服務類課程(如《汽車使用性能與檢測》、《汽車電子控制技術》)的教學對實踐實訓條件要求較高,投入巨大。而商科院校由于底子薄,積累不夠,大多存在著實訓場地不夠、師資和設備缺乏、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問題,直接影響了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和專業技能的提高,也影響了汽車技術服務人才的培養質量和水平。
三、“汽車營銷”專業改革與建設
1.專業定位與培養目標的調整
(1)重新定位
“汽車營銷”專業涵蓋范圍廣、內涵豐富,商科院校應定位在整個汽車服務領域(含汽車后市場),即汽車產品生產下線后,從銷售、使用、轉讓到報廢回收全過程中的技術性服務和非技術性服務。近年來河南汽車產業快速發展,汽車產業已被列為中原經濟區的建設重點,鄭州已發展成為中西部汽車貿易中心。因此,河南牧經學院的汽車營銷專業應主動適應并滿足區域經濟建設和發展的需要,為鄭州及周邊地區培養汽車服務業的高級應用型技術人才。
(2)確定培養目標
通過對河南牧經學院“汽車營銷”專業畢業生和就業企業的問卷調查,與企業專家進行了研討,結合專業定位的要求,確定“汽車營銷”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為:培養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掌握必需的汽車基礎理論和技術,掌握汽車整車及配件營銷和汽車金融和保險的理論及技巧,具有汽車營銷策劃、汽車推銷技巧、汽車鑒定評估和一定的故障診斷能力,適合汽車營銷與服務、汽車金融(保險)及汽車鑒定評估企業和管理一線需要的高級應用型技術人才。
2.特色建設方向的確立
河南牧經學院“汽車營銷”專業在中央財政資金支持下,經過兩年的專項建設,辦學的軟件和硬件已經有了很大改善。但客觀地講,“汽車營銷”專業成立時間較晚,專業積累不足,與河南科技大學、河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等兄弟院校相比,在師資、設備、經驗和能力等方面差距明顯,在汽車產業的研發、生產、零部件、維修服務等環節暫無優勢,目前只在營銷、金融保險和二手車等方面有一定的積累和比較優勢。因此,河南牧經學院的“汽車營銷”專業應該圍繞汽車營銷、汽車金融(保險)、二手車鑒定評估等方面加強學科建設力度,實施差異化競爭,趕超同類院校,形成河南牧經學院在汽車營銷方向的特色和優勢。我們根據商科院校的傳統專業優勢和汽車市場的發展方向,同時考慮畢業生的就業現狀,確立河南牧經學院“汽車營銷”專業建設的特色方向為汽車營銷、售后服務、汽車金融服務和二手車服務。畢業生的核心就業崗位確定為:整車(配件)銷售顧問、售后服務顧問、二手車鑒定評估師、汽車金融(保險)專員。營銷和金融專業是河南牧經學院及其他商科院校的優勢學科,擁有較強的師資隊伍和豐富的教學經驗,銷售顧問是畢業生的主要就業崗位,在本地經銷商中擁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售后服務體現著該專業的特色,擁有較高的技術門檻,服務顧問則是品牌經銷商售后環節中的重要崗位,同樣也是我校畢業生的主要就業崗位。汽車金融是汽車與金融的結合,是當前產業金融的重要領域,河南省的汽車金融市場尚處于初級階段,蘊藏著巨大商機。二手車行業則擁有廣闊的發展空間,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質、技能型的人才供給,核心能力就是鑒定評估。河南牧業經濟學院緊鄰中部地區最大的中博二手車交易市場,并與啟乘、貳仟家等多家本地著名的大型二手車經銷商保持著良好的互動,地理位置和資源優勢明顯,理應加強二手車專業方向的人才培養。
3.建設措施
(1)整體目標
圍繞“汽車營銷”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特色建設要求,建立起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及專業資源庫,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和素養,力爭用5-8年,建成與企業深度融合、在同類院校中具有領先示范作用的省級特色專業,成為鄭州及周邊地區汽車服務業高素質技術人才的培養基地。
(2)人才培養
重視與河南汽車行業協會和鄭州汽車流通行業協會的溝通和交流,以行業協會為橋梁,加強與汽車行業各類企業的合作,構建“雙向服務、互利互惠”的機制,增加校企共建互動平臺數量。運用校內崗位情景模擬、校外頂崗實習、全過程項目主導的工學結合模式,充分發揮合作企業的作用。完善目前“2.5+0.5”的人才培養模式。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明確學生在半年頂崗實習中應培養的素質、能力;完善現有的校內實訓基地功能,建設20個緊密型的校外實訓基地,把工學結合作為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切入點,實現有專業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同時,探索“2+1”等其它培養模式。
(3)師資隊伍建設
重視培養專業帶頭人和骨干教師,可選派教師到企業頂崗實踐或出國進修,聘請企業一線技術骨干和管理專家擔任兼職教師等,組建以專業帶頭人為引領、骨干教師為核心、專兼職教師相結合的“雙師”教學團隊。每年引進1-2名汽車工程專業研究生或副教授等高學歷、高職稱人員,充實和加強師資隊伍。到2020年,團隊專任教師達15人,兼職教師15人,其中,高級職稱教師比例達到40%,研究生比例達到80%以上,雙師型教師比例應達到100%。制定青年教師培養計劃,建立健全老教師幫帶青年教師制度,提高青年教師業務能力;通過新技術培訓、企業掛職鍛煉、職業教育師資培訓等措施,培養教師的課程開發能力、教學設計能力、行業實踐和技術研發能力;每年至少選送一名青年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支持教師考取“汽車維修技師”和“二手車評估師”等職業資格證書。聘任有豐富實踐經驗的企業專家為外聘教師,逐步建立由30名企業技術、管理人員組成的兼職教師資源庫;每年聘請3-5名行業專家參與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專業建設和師資培養研討、學生實習實訓的指導和專業課教學。針對企業兼職教師教育教學知識欠缺的問題,每年應組織2次高職教育理論的學習與研討。
(4)課程建設
依據人才培養目標和職業崗位能力的要求,優化課程設置,構建“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結合專業發展方向,確立《汽車營銷》、《汽車保險與理賠》、《汽車維修業務接待》和《二手車鑒定評估》等為專業核心課程。通過核心課程建設,帶動本專業網絡課程、特色教材、數字化教學資源、實踐平臺等資源建設。每門核心課程應組建由1名副高以上職稱教師引領、專業教師與企業專家共同組成的課程建設團隊,以建設省級精品課程為目標,開展教學和綜合訓練項目設計,制定課程能力考核標準,重視教學資源建設,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汽車營銷高技能人才的培養水平。
(5)實訓室建設
實訓室建設應突出體現本專業的職業性和開放性,模擬真實的職業環境,引進企業真實項目,重點培養學生的技術服務能力。首先,要在二手車方向打開局面。二手車行業的首個國標《二手車鑒定評估技術規范》將于2014年6月正式實施。我們應集中力量,以國標的出臺為契機,在河南省高校中率先建立“二手車鑒定評估中心”,直接為社會提供車輛鑒定評估服務;同時依托該中心加強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并聯合行業協會實施“二手車評估師”職業技能鑒定。這樣可迅速在河南省二手車行業確立我們的優勢和主導地位。其次,要在原有實訓基地的基礎上建設“整車檢測實訓室”,培養提高學生在汽車性能檢測與故障診斷等技術服務方面的能力。新建“事故車查勘定損實驗室”,可為學生提供車輛承保、報案登記、車輛查勘、車輛定損、車輛理賠及編制案卷的訓練。完善現有汽車底盤與電氣實訓室,補充底盤設備和工具,增加汽車電工電子實訓箱、自動變速器、動力轉向等實訓設備的數量,逐步實現單位班級學生可同時進行實訓,并達到4-6人/臺(套)的實訓標準,同時加大汽車電控技術先進設備的引入力度。完善實訓基地運行管理制度,制定實訓室崗位職責和操作規程,建立“開放、合作、競爭”的運行機制,逐步實現對師生和社會完全開放。
作者:任林潔單位:河南牧業經濟學院營銷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