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中小私營企業會計控制問題及對策分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指出: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均為發展市場經濟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目前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現如今,中小私營企業不斷大量涌現為我國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正是由于中小私營企業的迅速發展,使得中小私營企業的會計控制存在嚴重不足,影響和阻礙了中小私營企業的會計信息質量和健康發展。本文通過中小私營企業的會計控制目前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分析,并結合我國中小私營企業經營管理的特點,提出了解決中小私營企業會計控制的一些對策,為中小私營企業的健康發展提供幫助。
一、中小私營企業會計控制存在的問題
1、會計基礎工作較弱
為了節約企業建設發展成本,大多數是一名職員擔任多項任務,家族式管理也是很多中小私營企業管理方式,特別是會計和出納一般都是業主的直系親屬擔任,這種管理模式不但影響了會計信息的質量,更容易誤導企業業主的決策,嚴重阻礙了企業的發展。
2、會計控制制度不健全
在很多中小私營企業,內部的會計基本制度殘缺不全或形同虛設,如牽制制度、定額管理制度、稽核制度、計量驗收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財產清查制度、財務收支審批制度等。由于中小私營企業業主的垂直式管理,即使有的私營企業建立了一些會計控制管理制度,也仍然由于企業業主在執行過程中以自我為中心,致使企業建立的會計控制制度形同虛設。同時,國家也不能準確的掌握中小私營企業的經營狀況以及企業的稅務負擔,也就不能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與扶持政策。
二、中小私營企業會計控制不足的原因分析
中小私營企業會計控制存在以上兩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家族式企業是我國中小私營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內財務主管、出納等重要崗位均與業主有一定關系的親人甚至企業主家屬擔任,這種家族式企業財務管理大都有任人唯親現象,使得會計控制難以有效執行,企業正常的財會管理收到了影響。這不僅損害了債權人的利益,同樣也會損害業主自身的利益。
1、缺乏對會計控制足夠的認識
所有權與經營權的高度統一是中小私營企業非常典型的管理模式,企業領導者往往憑借自己或他人的經驗與直覺進行管理和控制,集權現象比較嚴重。總是自以為是,如越權行事,致使企業財務管理出現職責不分,監控不嚴,從而造成會計信息失真,會計控制混亂等情況普遍存在于企業中。
2、缺乏財務方面專業的指導
中小私營企業在長期的發展與成長的過程中,政府部門一般不會把精力放在這些中小企業身上,更沒有相應的專業人才對中小私營企業的會計控制體系構建給予恰當的指導與幫助。
3、缺乏高素質財務專業的會計
由于其規模小,管理家族化,企業經營資金相對大中企業和國有企業比較少,工作人員工資低,手工做賬等原因,致使中小私營企業無法吸引高層次的、有經驗的會計專業人才。由于會計人員素質相對較低,中小私營企業就無法根據本企業生產管理的需要,而建立更好的會計控制體系。
三、構建會計控制體系的原則
1、堅持動態發展的原則
在構建中小私營企業會計控制體系時,企業與政府均應用動態發展的眼光來看待企業會計控制問題。每個企業業主均應應該意識到,簡單的會計只能滿足起步階段,隨著企業不斷發展壯大,企業對會計需求會提高,業務流程也會變得相當復雜。企業業主和企業內部需要與企業發展相適應的管理信息,所以,企業制定會計控制時既要考慮目前的需要,也要考慮與未來發展壯大后的銜接,將來當從小企業發展成大企業時,無需重新制定一套全新的會計控制體系,只要將原來簡單體系稍作修改即可。
2、合理設置會計崗位原則
會計控制體系要求企業按照合理設置會計工作崗位,明確職責權限。將簽發支票與保管支票、印章等分開,將登記銀行存款日記賬與記錄支票登記簿分開,將與銀行之間賬目的審核、對賬與編制會計憑證分開,使他們各司其職,才有可能不會導致舞弊行為的發生。
3、符合成本效益原則
中小私營企業會計控制體系框架構建要始終貫穿成本效益原則。構建的會計控制體系的運行成本,要與中小私營企業規模相一致,必須與企業本身的管理水平、經營規模、生產經營方式、企業信息需求等相符合,即符合成本效益原則。
4、符合管理效用原則
中小私營企業由于會計機構設置簡單,如果像大企業、上市公司那樣將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分開,就會增加企業的負擔。所以,中小私營企業會計控制體系的構建,尋求以最低的會計控制成本,充分考慮企業內部管理的效用問題,以達到發揮其最大的效用。
5、內部管理規范性原則
中小私營企業普遍實力較弱,抗風險差,所以,他們在構建內部會計控制體系時,應從自身內部管理需求出發,建立健全各自內部管理制度,如企業的審計、牽制及稽核等制度,以規范企業會計基礎工作。
四、加強中小私營企業會計控制的對策
1、嚴格執行企業重要的控制職能
一是領導簽字審批職能。所有與支出有關系的票據,必須由領導進行審批,并將這些重要的原始憑證進行保存,以備檢查審核。例如工資單、支票使用、各種報銷單等。二是監督職能。企業內部設置監督員或成立監督小組,定期或不定期對企業的賬目、票據進行監督檢查。同時企業領導密切監督會計人員的工作狀況及工作勝任能力,及時給予指導。三是檢查職能。作為企業領導為了及時了解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對重要的文件和郵件應親力親為,對銷售訂單以及與供應商的往來應親自過目檢查,對收付款項做到心中有數。
2、企業領導參與會計控制程序
會計信息的主要使用者是中小私營企業的業主,企業業主要想掌握的第一手業務資料,必須親自參與管理和使用財務會計資料,這樣也保證了企業會計信息的有效性,同時,制定一些防范措施,為企業業主做出正確的經營管理決策提供一定的幫助。另外,企業如果由業主付諸實施,將更加安全可靠。
3、注重會計人員素質的提高
一方面,中小私營企業應采用多種途徑,加強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教育,增強其奉公守法、廉潔自律,做個誠信財務工作者。另一方面,企業也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對會計人員進行業務培訓,提高財務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以減少會計業務的差錯。
4、建立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
任何機構內都需要激勵政策來提高工作效率。企業內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可以提高會計人員對工作積極性,提供準確的會計信息,對企業管理者治理結構也起到強化作用,可以完善企業科學管理,形成管理的良性循環。因此,企業必須定期對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和考核,及時發現執行中有何成績,給予相應的激勵,或出了什么問題應及時更正、嚴重的要根據制度給予相應的懲罰。
作者:張若 單位:南京楚云軟件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