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企業文化建設中的問題及對策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企業文化含義及特征
企業文化是一個組織由其價值觀、信念、儀式、符號、處事方式等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是企業在長期生產經營活動中確立的、被企業全體員工普遍認可和共同遵循的價值觀念和行為規范的總稱。企業文化是為解決生存和發展的問題而樹立形成的,被組織成員認為有效而共享,并共同遵循的信念和認知。它集中地體現了一個企業經營管理的核心主張,以及由此產生的組織行為。迪爾和肯尼迪把企業文化整個理論系統概括為五個要素,即企業環境、價值觀、英雄人物、文化儀式和文化網絡。在馬克思主義哲學著作中,馬克思把廣義的文化理解為:文化是人改造自然的勞動對象化中產生的,是以人化為基礎,以人的本質或本質力量的對象為實質的,它包括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因素;狹義的文化概念,即意識形態的精神文化偶爾使用。企業文化的特征歸納為以下幾點:第一,獨特性,每個企業都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經營理念和管理傳統,這是企業文化之間相互區分的顯著特征。第二,相融性,企業文化的相融性主要體現在它與企業環境的協調方面。每一種企業文化都反映著當時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的發展水平和趨勢,并對其產生積極的或消極的影響。第三,繼承性,任何企業文化都不是無源之水、無根之木,都是一定時代的產物,它必然與之前的文化傳統一脈相承。第四,整體性,企業文化同其他文化一樣,也是一個有機的統一體,人的發展和企業的發展是密不可分的,積極引導員工將個人理想與企業的發展融為一體是追求企業整體優勢的基本途徑。第五,創新性,創新是國家、民族、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它不僅是促進企業發展的外在要求,也是人類自我發展的內部動力。第六,人本性,歸根結底,企業文化是人的文化,是以人為本的文化,其本質內容是追求人的理想、實現人的價值。
二、企業文化的作用
首先,企業文化具有導向作用。就是指企業文化對領導者和員工所具有的引導作用。它給企業的發展指明了道路,即我們要做什么、應該做什么、怎么做的問題。它是帶領企業良好發展的指導思想。其次,企業文化具有約束作用。其主要是通過規章制度、獎懲措施和道德規范來約束企業中的成員,也就是我們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的問題。它是公司發展是否良好有序的有效保障。第三,企業文化具有凝聚的作用。企業文化可以在企業中發揮一種強大的向心力,營造一種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的團體意識,是促進企業健康發展的精神推動力。第四,企業文化具有激勵作用。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價值觀使每一個成員都能意識到自身的存在價值和行為價值,獲得精神上的滿足,從而促進企業更好更快地發展。企業文化是影響企業行事規則的最重要的無形財富,是現代企業最具戰略性的管理思想與管理方法,是直接影響企業核心競爭力、決定企業興衰的關鍵因素。
三、我國的企業文化面面觀及反思
當今,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迅速發展,企業之間的競爭也日益激烈,面對殘酷的挑戰和競爭,我國的各類企業也展現出了各種各樣的企業文化,其中有優秀的文化,也有另類的文化。例如海爾的文化戰略系統和品牌文化,其中的文化戰略系統中有三個子系統:一是企業內部系統,用海爾的核心文化最大限度地調動全體員工的積極性,不斷提高產品的質量。二是企業外部系統,用海爾的營銷文化最大限度地滿足用戶需要,不斷擴大市場份額。三是企業快速反應系統,用海爾的戰略理念,僅僅關注并跟上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及時抓住機遇發展企業。而品牌文化中包含五大意識:質量意識———有缺陷的產品就等于廢品、市場意識———品牌無國界、用戶意識———用戶永遠是對的、品牌意識———先賣信譽,后賣產品、服務意識———星級服務。“個人生涯計劃與海爾事業規劃的統一”是海爾的企業口號。這個核心價值觀的中心思想就是:人的價值高于物的價值,整體價值高于個體價值,共同協作的價值高于獨立單干的價值,社會價值高于利潤的價值。此外許多私企組織員工旅游或一些需要共同合作才能完成的活動,不僅緩解了員工的日常工作壓力使身心得到放松,更可以鍛煉員工的身體達到強身健體的效果。還包括上崗前的員工培訓和動員,不僅給員工指出了日后工作的方向也調動了員工的工作熱情。但與此同時,許多另類的企業文化也漸漸闖入大眾的視野,例如亨氏聯合有限公司安排了一個很特別的培訓———上廁所的培訓,培訓員工如何上廁所大小便,還要簽名確認是自愿培訓;還有一些企業的“罵人”文化“、員工打雞血”文化、“體罰下跪”文化、“裸奔”文化等等。對于這些企業文化,我們不能片面地說它是好還是不好,因為每個企業有不同的情況,但是如此的企業文化確實很另類,有些甚至有損員工的尊嚴和人格,如此的企業文化是我們需要的嗎?是應該提倡的嗎?是真正的以人為本嗎?值得我們深思。筆者認為我國企業文化目前存在以下兩個問題:一是企業文化流于形式。很多領導者并不明白企業文化在企業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沒有將眼光放在企業經營的戰略高度,只是為了趕時髦、凸顯特性、炒作來擴大企業的知名度,喊幾句口號,貼幾句標語組織員工做一些驚世駭俗的活動,不僅達不到培養優秀員工、激發員工潛能、培養團體意識的作用,還導致了不良的社會影響。二是企業文化的認同度較低。企業文化應該是整體員工所普遍接受的共同的價值觀或經營理念,但是很多企業文化都是“老板式”的文化,部分員工并不接受也不認同,只是迫于無奈隨聲附和,這不僅不能增強團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還有礙于企業的持續發展。
根據以上總結的企業文化問題,我國建設企業文化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第一,堅持貫徹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企業的發展最終是靠每個員工的共同的努力,因此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只有實現了人的發展,才能實現企業的發展。只有使每個員工真正意識到自己是這個企業團體中必不可少的一分子,意識到自身存在的價值,才能給企業帶來不竭的動力和活力,使企業健康良好的發展。第二,為避免企業文化注重形式而不注重內容的缺陷,應該加強員工的企業文化教育,目前我國教育部為了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在高中政治教材中增加了文化生活的課本,即經濟生活、政治生活、生活與哲學和文化生活,足以體現我國教育對文化的重視程度,而我國企業也應該跟上時代的步伐,跟上教育的節奏,響應國家的號召,對企業員工進行深刻的文化教育,使員工樹立企業文化的意識,理解企業文化的內涵,深化企業文化的實質,同時,這也需要企業領導者的不斷學習和研究,只有領導者和員工的共同努力才能鑄造良好的企業形象,發展企業文化。第三,發展企業文化還要堅持不斷創新。當今社會飛速發展,我們必須突破陳舊的思想,轉變慣性的思維方式,跟上時代的步伐,不斷為企業注入新元素、激發新能量。徐冠華先生在其《大力構建創新文化環境》一文中曾提出“觀念的創新、科技的創新、體制的創新,無不回歸于文化的創新”,我們都知道文化創新的重要性,但是歸根結底,還是要落實在我們的具體行動中,要不斷提出新問題,思考新問題,解決新問題,充分發揮我們的能動性,才有可能在思想上、文化上有所造詣,推動企業文化的創新和發展。知識技術是企業發展的基礎,是物質的力量,文化是企業發展的靈魂,是精神的力量,它決定著企業在未來的道路上能走多遠,我們要將物質的力量與精神的力量緊密結合在一起,相互促進和帶動,才能使企業的發展生機勃勃而持久不敗。企業文化的發展是一個國家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的轉型期,將會面臨方方面面的問題,因此,加強我國的文化教育、文化建設既重要又緊迫,不斷發展的文化,不斷創新的文化必然是社會不斷進步和不斷發展的良方。
作者:呂婕單位:天津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