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文化與汽車企業文化對接融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
高職教育是為了培養能夠適應企業建設、生產、管理和服務的高等技術應用人才,這就要求高職學校不僅僅要從技能上培訓學生,還必須盡快的融入到企業文化當中,更好的為企業創造價值。本文以煙臺汽車工程職業學院的辦學實際為出發點,對汽車類高職院校的特色校園文化與汽車企業文化對接融合實踐提出了自己的觀點,表明只有更好的了解汽車企業文化,適應汽車企業文化,才能更好的為汽車企業服務。
關鍵詞:
高職院校;校園文化;企業文化;融合
以前很多高等職業學校注重的是技能教育,為的是培養學生的一技之長,將來在企業中有所作為,很少去關注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的融合問題。對于現代的企業,他們需要的是能夠適應企業自身建設生產和管理服務的應用型專門人才,為了達到這樣的培養目標,僅僅對學生進行技能培訓是遠遠不夠的。在一份對汽車行業高等職業學校畢業生的發展前景調查中發現,有相當一部分高職畢業生技術水平過硬,但是并沒有在汽車企業中有很好的發展,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有些甚至已經被企業辭退,這些都是因為高職院校只注重學生的技能教育培訓,忽略了校園文化培訓與汽車企業文化之間的融合,導致學生不能很好的融入到汽車企業的文化中。企業文化是指在生產經營的過程中企業形成的符合本企業特點的愿景、使命、員工行為準則以及經營觀和價值觀等,以及這些愿景、使命和價值觀等在企業生產、管理、員工行為等方面的體現,是被員工認可并遵守的一種企業理念。作為高職教育中校園文化與汽車企業文化融合來說,就是要求學校根據汽車企業的特點與要求,構建與汽車企業的專業文化、組織文化、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和活動文化能夠對接的高職特色校園文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要突出高等職業教育的職業特點
高職職業教育是為了培養能夠適應企業建設、生產、管理和服務的高技能應用人才為目標,著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職業技能。職業性作為高等職業教育的根本屬性,突出的體現在了高等職業學校開設的課程和專業上,像我院設有汽車制造、車輛運用、機電工程等9個系部,包括了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等34個專業,這些專業都是高等職業教育職業性的體現。為了將高職學校的專業性和汽車企業文化相融合,高職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就要以自身的職業性為出發點,將本行業的職業特點、職業技能、職業道道、職業理想、職業態度和職業素養等內容貫穿到高職校園的文化建設當中,彰顯出高職學校的辦學特點[1]。
二要體現企業化的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要和企業理念相融合,高職學校與汽車企業互相合作是目前高職教育發展的一條正確道路。目前高職校園文化與汽車企業文化的對接融合已經成為高職學校培養學生的重要方向。在高職教育中,高職學校必須要把現代企業文化中的價值觀、思維方式和思想觀念融合到高職校園文化建設當中,在校園文化中積極營造汽車企業文化氛圍,在技能培訓中突出汽車企業的文化元素,在學生實習中培養學生的汽車企業文化素質,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的適應企業企業文化,畢業后迅速融入到自己所從事的汽車行業當中去。
三要突出汽車行業的行業特點
高職學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是為各行各業培養符合各行業技能的技術型人才,這就決定了高職學校在課程設置和專業設置上必須滿足行業需求和理念,體現行業的特點。比如我院培養的人才所具有的扎實的的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較好的崗位勝任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良好的發展能力以及能夠滿足汽車企業生產銷售和售后服務等綜合素質能力就突出的體現了汽車行業的行業特點。高職院校要想建立具有其所服務的行業特點的校園文化,就必須在專業教學中融入企業文化,在實踐中融入行業氛圍,要以汽車行業的職業道德規范和標準來要求學生,培養學生對汽車行業的“行業價值取向”和“行業情結”。
四要強調汽車企業文化的區域特點
高等職業學校一般都是地方性的區域院校,擔負著培養適應當地企業發展的技術性人才、服務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使命,這就意味著高等職業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要體現符合當地區域企業文化特色的特點,不能離開區域文化的土壤。只有植根于當地的區域文化特色,研究當地的區域特色有別于其他區域的特點,積極利用當地的文化資源,才能實現高等職業院校與區域文化的融合,才能讓高等職業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更好的了解地方、融入地方,更好的為地方服務,作為汽車類的高職院校,一定要注重培養符合當地汽車行業區域文化特色的專業人才。煙臺汽車工程職業學院作為山東省技能型特色名校,是以培養汽車專業高素質技術性人才為主要目標。學校在校園文化的建設中,創新性地將高職理念、汽車文化、傳統文化、地域文化融于一體,提出了“人車合一、平而不凡”的文化育人體系,并把“平而不凡”作為校訓。學院把文化育人作為人才培養戰略,提高了學院核心競爭力和“軟實力”。人車合一就是指人文與技能的相融,追求“方向、安全、動力、速度”的品質,體現了學院辦學特色與文化育人的良好融合。平而不凡中的平就是指做一名合格的現代高職教師和現代文明藍領。不凡就是指接受平凡,超越平庸,在平凡的生活中,追求杰出,有所建樹,創造不平凡的精彩人生。學院在校園文化與汽車企業文化的對接實踐中,主要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對接融合:首先是樹立了汽車專業的精神文化。根據高等職業教育的特點,把辦學重點放在培養汽車類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上,立足于點亮人性之美、發掘潛在之能,目的是培養學生扎實的的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較好的崗位勝任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良好的發展能力以及能夠滿足汽車企業生產銷售和售后服務等綜合素質能力。精心的打造汽車專業的專業特色和文化內涵,并且逐步讓汽車文化融入到全體師生的共同價值取向當中,形成全院師生共同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準則。形成了深化政、行、企、校聯合的汽車集團化辦學特色、以汽車為主線、面向汽車生產和服務的布局特色,突出專業勝任能力的課程特色和“人車合一、平而不凡”的文化特色。其次是構建了具有汽車特色的專業文化。目前學院設有汽車制造工程系、車輛運用工程系、汽車營銷服務系、機電工程系、電子工程系等9個教學系(部),開設了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等34個專業,主要專業都是與汽車有關,學院課程體系的設置都是根據目前汽車企業的崗位需要來設置,體現了相互支撐、相互融合的課程架構,目的就是培養學生能夠完成比較復雜的汽車專業工作能力,體現核心技能和汽車行業最新技術,滿足了汽車企業對人才的需要[2]。最后是形成了具有汽車行業特點的活動文化。學院開展了普及汽車文化的系列活動,不遺余力的將學院校園文化與汽車企業文化相融合。學院著名的汽車文化長廊,集中展示中外汽車發展的歷史、經典汽車品牌的理念及成長、汽車行業最新的技術成果以及未來汽車行業的發展方向等,這些都加深了學生對汽車專業知識的認知與理解。學院建有汽車文化廣場,漫步廣場可以體會到煙臺汽車工程職業學院特有的文化氛圍和職業特色,在文化廣場展示與學院具有緊密合作關系的車企商標、色彩識別、文化理念以及企業精神等一系列的文化要素,學生漫步在廣場就能夠受到汽車企業文化的熏陶,讓學生能夠深入理解汽車企業文化并為之驕傲。為了實現校企文化的對接,學院按照汽車企業真實的工作場景設置了實習培訓中心,按照“校中廠、廠中校”的原則,引進了富士康的生產線以及“6S”(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安全)的管理方法,車間和教師一體化,師生都穿著工裝,嚴格的按照汽車企業的操作規程指導學生的實習,讓學生通過“模擬仿真”和“角色扮演”等方式,真正體會到汽車企業的文化。與此同時,學院積極參與汽車企業活動,目前已經與富士康科技集團、煙臺矢崎汽車配件有限公司、上海通用東岳汽車有限公司等企業開展了緊密合作并作為實訓基地,捷豹路虎卓越培訓項目的成立是校企雙方攜手創立的具有國際化技術水準的人才培養教學平臺,這些都是學院學院汽車活動文化的具體體現。高等職業學校是為了培養具有專業技能素養的應用型人才,為了達到這一目標,高職學校就要不斷加強校園文化與汽車企業文化的對接融合,立足當地實際,體現汽車工程學院的辦學特色,結合學院各專業的學科背景,改革教學方法,為汽車企業培養出更多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雷久相.適應經濟新常態的職業教育發展研究綜述[J].職業時空,2015,(10):1-4.
[2]雷久相.高職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對接的理論意義與實踐要求[J].職教論壇,2010,(12):57-59.
作者:王桂鳳 單位:煙臺汽車工程職業學院